企业所得税计算有几种方法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06 11:33企业所得税是一个核算比较复杂的税种,某些触及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事务,虽然有明文规则的核算公式,但欠好了解。本文总结了一些简洁的核算办法,不但能进步核算速度,并且有助于加深对公式的了解。
非股权付出对应的财物转让所得的简洁核算
按有关规则,企业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情况下,买卖中股权付出时,暂不承认有关财物的转让所得或丢失,非股权付出应在买卖当期承认相应的财物转让所得或丢失。
例一:甲公司共有股权10000万股,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开展,将80%的股权由乙公司收买,成为乙公司的子公司。假定收买日甲公司每股财物的计税根底为8元,每股财物的公允价值为10元。在收买对价中,乙公司以股权方式付出72000万元,以银行存款付出8000万元。
一般核算办法:甲公司获得非股权付出额对应的财物转让所得=(被转让财物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财物的计税根底)×(非股权付出金额÷被转让财物的公允价值)=(10000×80%×10-10000×80%×8)×[8000÷(72000 8000)]=(80000-64000)×10%=1600(万元)。
简洁核算办法:甲公司获得非股权付出额对应的财物转让所得=银行存款付出对应的股份数×每股盈余额=8000÷10×(10-8)=1600(万元)。
因出资未到位不得扣除利息开销的简洁核算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出资者出资未到位而发作的利息开销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9〕312号)的规则,凡企业出资者在规则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告贷所发作的利息,相当于出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则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开销,应由企业出资者担负,不得在核算企业应交税所得额时扣除。
一般核算公式:企业每一核算期不得扣除的告贷利息=该期间告贷利息额×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该期间告贷额,一起,向非金融企业告贷的利息开销,超越依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告贷利率核算的数额的部分也不得扣除。
例二:某公司2011年1月向工商银行依照5.4%的年利率借入500万元,向一家私营企业以8%的年利率借入200万元,全年共发作利息开销43万元,公司甲股东欠缴资本额300万元。
一般核算办法:该公司2011年不得扣除的告贷利息=200×(8%-5.4%) (500×5.4% 200×5.4%)×300÷(500 200)=21.4(万元)。
简洁核算办法:该公司2011年不得扣除的告贷利息=告贷利息总额-可扣除告贷利息额=43-(200 500-300)×5.4%=21.4(万元)。
不得扣除相关方利息开销的简洁核算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清晰指出,企业从其相关方承受的债务性出资与权益性出资的份额超越规则规范而发作的利息开销,不得在核算应交税所得额时扣除。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相关方利息开销税前扣除规范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告诉》(财税〔2008〕121号)的规则,非金融企业承受相关方债务性出资与其权益性出资份额为2:1。
不得扣除的利息开销=年度敷衍相关方利息×(1-规范份额÷相关债资份额)
需求阐明的是,年度敷衍相关方利息应契合税法对利息开销的一般规则,特别是应约束在银行同类同期告贷利率以内,超越银行同类同期告贷利率的利息也不得在核算应交税所得额时扣除。
例三:某企业2011年权益性出资全年均匀额为3000万元,向相关方告贷8000万元,年利率9%,当年付出相关方利息720万元,不能供给独立买卖证明,且相关方实践税负低于该企业,银行同期同类告贷利率为5%,核算不允许扣除的利息开销。
一般核算办法:
(1)超银行利率利息开销=8000×(9%-5%)=320(万元);
(2)该企业的相关债资份额=8000÷3000=2.667,超债资份额的利息开销=(720-320)×(1-2÷2.667)=100.04(万元);
算计不允许扣除的利息开销为320 100.04=420.04(万元)。
简洁核算办法:不允许扣除的利息开销=告贷利息总额-按税法规则可扣除告贷利息额=720-3000×2×5%=420(万元)。
特别交税调整再出售价格法的简洁核算
《特别交税调整施行办法(试行)》第二十四条规则,再出售价格法以相关方购进产品再出售给非相关方的价格减去可比非相关买卖毛利后的金额作为相关方购进产品的公正成交价格。其核算公式如下:
公正成交价格=再出售给非相关方的价格×(1-可比非相关买卖毛利率)
例四:某企业自行申报以55万元从境外甲公司(相关企业)购入一批产品,又将这批产品以50万元转售给乙公司(非相关企业)。假定该企业的出售毛利率为2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用再出售价格法核算此次出售事务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
一般核算办法: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50-50×(1-20%)]×25%=2.5(万元);
简洁核算办法: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50×20%×25%=2.5(万元)。
固定财物加快折旧的简洁核算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则,企业的固定财物因为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快折旧的,能够缩短折旧年限或许采纳加快折旧的办法。企业所得税法施行法令第九十八条进一步清晰,采纳加快折旧办法的,能够采纳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许年数总和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简洁核算:
双倍余额递减法,指在不考虑固定财物残值的情况下,以直线法(即均匀年限法)折旧率(不扣残值)的两倍作为折旧率,乘以每期期初固定财物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求得每期折旧额的一种快速折旧的办法。运用这种办法核算折旧时,因为每年年头固定财物净值没有扣除估计净残值,为了确保固定财物运用年限终了时账面净值与估计净残值持平,所以在核算固定财物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财物净值扣除估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均匀摊销。核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估计运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每年年头固定财物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例五:一台设备原值100万元,估计运用年限10年,估计净残值3万元,按规则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要求核算其运用第四年可税前扣除的折旧额。
一般核算办法:年折旧率为2÷10=0.2,第一年折旧额为100×0.2=20(万元);第二年折旧额为(100-20)×0.2=16(万元);第三年折旧额为(100-20-16)×0.2=12.80(万元);第四年可税前扣除的折旧额为(100-20-16-12.8)×0.2=10.24(万元)。
由以上核算能够看出,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核算出的各年折旧额(最终两年在外)和各年年头固定财物的净值都是等比数列,比值是“(1-年折旧率)”,即次年折旧额(或年头固定财物的净值)=上年折旧额(或上年年头固定财物的净值)×(1-年折旧率)。
简洁核算办法:第四年可税前扣除的折旧额=设备原值×(1-年折旧率)3×年折旧率=100×0.83×0.2=10.24(万元)。
2、年数总和法的简洁核算:
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财物的原值减去估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财物尚可运用寿命为分子、以估计运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核算每年的折旧额。核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运用年限÷估计运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例六:某企业购进一台机器,价格为300万元,估计运用5年,估计净残值15万元,按税法规则可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试核算可运用的5年中每年可税前扣除的折旧额。
估计运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1 2 3 4 5=15[或5×(1 5)÷2=15]
一般核算办法:第一年折旧额为5÷15×(300-15)=95(万元);第二年折旧额为4÷15×(300-15)=76(万元);第三年折旧额为3÷15×(300-15)=57(万元);第四年折旧额为2÷15×(300-15)=38(万元);第五年折旧额为1÷15×(300-15)=19(万元)。
经过以上核算能够看出,用年数总和法核算出的各年折旧额是一组等差数列,差值是“固定财物原值减残值的余额×1÷逐年数字之和”,本例中即为(300-15)×1÷15=19(万元),即次年折旧额=上年折旧额-19。
简洁核算办法:第一年折旧额为5÷15×(300-15)=95(万元);第二年折旧额为95-19=76(万元);第三年折旧额为76-19=57(万元);第四年折旧额为57-19=38(万元);第五年折旧额为38-19=1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