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的主体资格要求是什么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04 11:00
在实际社会中,咱们了解到就公民主体来说,只需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均能以自己的行为承受赠与成为受赠人。对此,听讼网小编在下文为您详细介绍有关赠与合同主体资历要求包含什么,以及赠与合同建立的条件,期望共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协助。
一、赠与合同的主体资历要求是什么
赠与合同的主体资历要求分别为关于赠与人和受赠人,这两者的规范如下所述:
(一)关于赠与人的资历规范
赠与人主体规模的确认规范
1、具有彻底民事行为能力的天然人:赠与人一般是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公民能够把自己的产业赠与别人、团体和国家。具有彻底民事行为能力的天然人,其有权处置自己的产业权利,法令一般不应对其进行干与,所以具有彻底民事行为能力的天然人能够成为赠与人。
2、法人:法人是具有彻底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能够处置自己的产业,因此也能够成为赠与人。
3、其他经济组织:其他经济组织,如依法挂号收取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等在法人授权规模内也能够处置相应的产业,天然也能够成为赠与人。
(二)关于受赠人资历的确认规范
能够作为受赠人的一般主体 从主体的规模来看,公民(天然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能够成为受赠人,承受公民或企业、事业单位法人和有独立产业的社会团体的赠与,这无可厚非。就公民主体来说,只需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均能以自己的行为承受赠与成为受赠人。
二、赠与合同建立的条件是什么
关于赠与合同的建立问题,争议首要在于赠与合同为诺成性合同仍是实践性合同,赠与合同的建立规范首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合同法》第185条及186条第1款的规则,赠与合同原则上是实践性合同,所以赠与合同的建立要件仅一般情况下不只需求有赠与人与受赠人意思表明的共同,还要求有必要进行赠与产业的交给。
2、依据《合同法》第186条第2款及第188条的规则,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品德责任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许通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归于诺成性合同,而不是实践性合同,只需两边当事人的意思表明达到共同,即可建立。
归纳上述,小编收拾有关赠与合同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关于赠与合同的建立问题,争议首要在于赠与合同为诺成性合同仍是实践性合同,需求契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赠与合同的建立规范。假如你对这方面还有更多问题,听讼网供给专业法令咨询服务。
一、赠与合同的主体资历要求是什么
赠与合同的主体资历要求分别为关于赠与人和受赠人,这两者的规范如下所述:
(一)关于赠与人的资历规范
赠与人主体规模的确认规范
1、具有彻底民事行为能力的天然人:赠与人一般是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公民能够把自己的产业赠与别人、团体和国家。具有彻底民事行为能力的天然人,其有权处置自己的产业权利,法令一般不应对其进行干与,所以具有彻底民事行为能力的天然人能够成为赠与人。
2、法人:法人是具有彻底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能够处置自己的产业,因此也能够成为赠与人。
3、其他经济组织:其他经济组织,如依法挂号收取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等在法人授权规模内也能够处置相应的产业,天然也能够成为赠与人。
(二)关于受赠人资历的确认规范
能够作为受赠人的一般主体 从主体的规模来看,公民(天然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能够成为受赠人,承受公民或企业、事业单位法人和有独立产业的社会团体的赠与,这无可厚非。就公民主体来说,只需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均能以自己的行为承受赠与成为受赠人。
二、赠与合同建立的条件是什么
关于赠与合同的建立问题,争议首要在于赠与合同为诺成性合同仍是实践性合同,赠与合同的建立规范首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合同法》第185条及186条第1款的规则,赠与合同原则上是实践性合同,所以赠与合同的建立要件仅一般情况下不只需求有赠与人与受赠人意思表明的共同,还要求有必要进行赠与产业的交给。
2、依据《合同法》第186条第2款及第188条的规则,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品德责任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许通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归于诺成性合同,而不是实践性合同,只需两边当事人的意思表明达到共同,即可建立。
归纳上述,小编收拾有关赠与合同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关于赠与合同的建立问题,争议首要在于赠与合同为诺成性合同仍是实践性合同,需求契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赠与合同的建立规范。假如你对这方面还有更多问题,听讼网供给专业法令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