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诈骗多少钱才立案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2-15 22:32
近来,我国警方在福建省对涉嫌电信欺诈的35名日本人依法刑事拘留,据相关人士介绍,35名日本人涉嫌从我国给日本千叶县打电话进行大数额的电信欺诈,日本警方恳求中方予以协作。现在欺诈无孔不入,那么什么是欺诈,欺诈多少才构成违法,欺诈多少钱才立案,欺诈罪的立案规范是什么?今日,为你辩解网小编就与咱们一起来了解有关欺诈罪的相关法令知识。
一、欺诈多少钱才立案
北京市依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联合发布的在1998年7月施行《北京市关于偷盗罪、欺诈罪、侵占罪、抢劫罪等八种侵略产业违法的数额规范》,关于八种侵略产业的文件中规则:关于欺诈罪违法数额(以人民币核算)确认规范,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并规则:数额是确认侵略产业违法的重要规范,但不是仅有的规范。除依据侵略产业数额定,还应当依据违法的其他详细情节以及欺诈罪违法嫌疑人的认罪态度和悔罪体现等,进行全面剖析,正确科罪量刑。
河南省河南省欺诈罪的立案规范:关于欺诈违法,咱们规则欺诈公私资产价值5000元、5万元、50万元的,应当别离确认为刑法第266条规则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
上海市上海市欺诈罪的立案规范: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司法局依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欺诈案子详细运用法令的若干问题的司法解说》的有关规则,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对上海市确认欺诈违法详细数额规范作如下规则:
一、个人欺诈公私资产在4千元以上的,归于“数额较大”;个人欺诈公私资产在5万元以上的,归于“数额巨大”。个人欺诈公私资产在2千元以上不满4千元,并有欺诈前科或引起自杀、重伤、逝世等严峻后果的,也应依法追查刑事责任。单位欺诈公私资产在10万元以上的,归于“数额较大”;单位欺诈公私资产在30万元以上的,归于“数额巨大”。
二、本《定见》下发之前现已受理的欺诈案子中,对个人欺诈数额在2千元以上不满4千元,单位欺诈在5万元以上满10万元的,(且违法嫌疑人现已拘捕并审查申述的案,仍可追查刑事责任,但可依法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
三、欺诈罪法令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欺诈公私资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许控制,并处或许单处分金;数额巨大或许有其他严峻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许有其他特别严峻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许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许没收产业。本法还有规则的,按照规则。
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 运用欺诈手法骗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许能够用于骗得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按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则科罪处分。
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偷盗、欺诈、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抵抗抓捕或许消灭罪证而当场运用暴力或许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则科罪处分。
第三百条第三款 安排和使用会道门、邪教安排或许使用迷信奸污妇女、欺诈资产的,别离按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则科罪处分。
第二百八十七条 使用核算机施行金融欺诈、偷盗、贪婪、挪用公款、盗取国家秘密或许其他违法的,按照本法有关规则科罪处分。
附:欺诈罪司法解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欺诈刑事案子详细运用法令若干问题的解说》已于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经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为依法惩治欺诈违法活动,维护公私产业所有权,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则,结合司法实践的需求,现就处理欺诈刑事案子详细运用法令的若干问题解说如下:
第一条 欺诈公私资产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别离确认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则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能够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前款规则的数额起伏内,共同研究确认本地区履行的详细数额规范,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存案。
第二条 欺诈公私资产到达本解说第一条规则的数额规范,具有下列景象之一的,能够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则酌情从严惩办:
(一)经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许使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伪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施行欺诈的
(二)欺诈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助、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施行欺诈的
(四)欺诈残疾人、老年人或许损失劳动能力人的资产的
(五)形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许其他严峻后果的。
欺诈数额挨近本解说第一条规则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规范,并具有前款规则的景象之一或许归于欺诈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别离确认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则的“其他严峻情节”、“其他特别严峻情节”。
第三条 欺诈公私资产虽已到达本解说第一条规则的“数额较大”的规范,但具有下列景象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能够依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则不申述或许免予刑事处分: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分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悉数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加分赃或许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体谅的
(五)其他情节细微、损害不大的。
第四条 欺诈近亲属的资产,近亲属体谅的,一般可不按违法处理。
欺诈近亲属的资产,确有追查刑事责任必要的,详细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第五条 欺诈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资产为欺诈方针的,或许具有其他严峻情节的,应当科罪处分。
使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法对不特定多数人施行欺诈,欺诈数额难以查验,但具有下列景象之一的,应当确认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则的“其他严峻情节”,以欺诈罪(未遂)科罪处分:
(一)发送欺诈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欺诈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欺诈手法恶劣、损害严峻的。
施行前款规则行为,数量到达前款第(一)、(二)项规则规范十倍以上的,或许欺诈手法特别恶劣、损害特别严峻的,应当确认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则的“其他特别严峻情节”,以欺诈罪(未遂)科罪处分。
第六条 欺诈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别离到达不同量刑起伏的,按照处分较重的规则处分;到达同一量刑起伏的,以欺诈罪既遂处分。
第七条 明知别人施行欺诈违法,为其供给信用卡、手机卡、通讯东西、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协助的,以共同违法论处。
第八条 假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欺诈,一起构成欺诈罪和招摇撞骗罪的,按照处分较重的规则科罪处分。
第九条 案发后查封、扣押、冻住在案的欺诈资产及其孳息,权属清晰的,应当发还被害人;权属不清晰的,可按上圈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住在案的资产及其孳息总额的份额发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应予扣除。
第十条 行为人已将欺诈资产用于清偿债款或许转让给别人,具有下列景象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一)对方明知是欺诈资产而收取的
(二)对方无偿获得欺诈资产的
(三)对方以显着低于商场的价格获得欺诈资产的
(四)对方获得欺诈资产系源于不合法债款或许违法违法活动的。
别人好心获得欺诈资产的,不予追缴。
第十一条 曾经发布的司法解说与本解说不一致的,以本解说为准。
跟着我国加大对欺诈罪的冲击力度,欺诈违法分子的空间大大缩小,可是仍有一小部分人逼上梁山,置法令于不管。信任经过上面的介绍,咱们对欺诈罪有了全面的知道,也期望有欺诈倾向的人遵纪守法,依法致富。假如你有法令咨询,请咨询律师,他们会给你带来愈加专业的回答。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