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男子为独占遗产竟然让父亲抄遗嘱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06 01:43
儿子在老父亲病重时付出了3万元医疗费,让卧病在床的白叟照抄儿子事前写好的遗言,欲独享遗产。孰料白叟病况好转后,觉得对不住其他儿孙,遂废旧立新。白叟病逝后,儿子将10名亲人告上法庭,只为分摊亡父3万元医疗费。番禺区法院一审判定原告败诉,日前,广州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老父入院医治花费数万元
家住番禺的王老伯(化名)年过七旬,患有哮喘、肺结核、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并自2003年起替换病发。2009年9月12日至2010年10月1日期间,王老伯因病先后到番禺多家医院医治,花去医疗费近5万元,其间“个人缴费金额”32000余元,其他归于“医保/公医记账金额”部分。
王老伯共有五个子女,其间三个已过世,但均已成家生子。患病期间,其医疗费主要由小儿子王斌(化名)付出。
老父卧病时立下奇怪遗言
2010年10月2日,王老伯病逝。此前,他曾先后立下两份内容对立的遗言,这也成为了承继人之间抢夺遗产的导火索。后来,一家人为此打了3年多的官司。
第一份遗言立于2010年5月26日,遗书记载“最近十余年,自己年高体弱,长时间罹患疾病,虽子女成伍,但惟小儿子王斌十年如一日照料我的日子起居,付出医药费,对我孝义有加、关怀备至,因此我现有的个人财产悉数遗留给王斌。”
2010年7月15日,王老伯出具《废弃遗书声明》,称第一份遗言并非其实在志愿,而是小儿子王斌提早写好让他照抄的。王老伯还称,其时是由于身体有病、神志不清,才抄下了所谓的遗书,后来病况好转回到家,觉得对不住其他儿孙,所以作出报废声明。
当日,王老伯决议重新分配遗产,并立下了第二份遗言。依据新遗言,王老伯的几个子女及其家人别离能分到房产、乡村股权等遗产。
王老伯病逝后,小儿子王斌将大姐、嫂子、舅子等几家共10人告上法庭,一家人为抢夺遗产闹得没法解开。该承继胶葛经一审、二审,法院终究采信了王老伯第2次立下的遗言,判定王斌败诉。
为3万医疗费再次告亲人
本想独享悉数遗产的王斌方案落空,打输承继官司后又开端追讨自己曾为父亲付出的3万元医疗费,再次将上述10名亲人诉至法院。
王斌以为,其代垫的医疗费属被承继人王老伯的生前债款,各承继人应一起分管,诉请法院判令10被告一起返还医疗费元中应分管的29000余元,并承当诉讼费。
10名亲属一起辩称,王斌办理着王老伯的生前存款、各亲属付出的生活费、亲友探病金及身后帛金,其持有王老伯的医疗费发票,不能证明悉数医疗费就由其付出。此外,10名亲属在王老伯每次住院时均付出了部分医疗费及护工费,现已实行了奉养责任。
法院判定:
子女无权
向别人追索生活费
法院以为,王斌虽持有医疗费收据原件,但并不足以证明其便是实践付出人。经查,王斌的银行转账金额仅7000余元,与3万元的医疗费相差甚远。2010年5 月,王老伯的存款曾被人支取1.4万元,与当月的医疗收据金额一起。患病期间,10名亲属至少付出了1万元日子费给王老伯,也可用于付出医疗费。
法院还指出,即便王斌付出了王老伯的悉数医疗费,也无官僚求其他承继人返还。由于奉养年迈爸爸妈妈是子女的法定责任,包含对年迈爸爸妈妈经济上的供养、日子上的照料和精神上安慰,照料爸爸妈妈的特殊需要,以及对患病爸爸妈妈供给医疗费用和护理,可见付出医疗费仅是其间的一部分,王斌即便付出了悉数的医疗费,也不能证明其实行了较其他奉养人更多的奉养责任。
奉养人实行奉养责任是法定责任,奉养人不实行该责任的,年迈爸爸妈妈有权向奉养人追索生活费,但已实行奉养责任的子女无权向其他奉养人追索生活费或要求按份额返还,由于奉养责任并非是以金钱为仅有衡量标准的按份之债。王斌建议其付出的医疗费是王老伯生前债款,要求10名亲属一起返还医疗费中应分管的29000余元,无现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撑,遂驳回王斌的诉讼请求。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