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最高法解读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若干意见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29 10:47
最高公民法院今日发布了《关于遵循宽严相济刑事方针的若干定见》。这个文件的下发对公民法院的刑事审判作业具有重要的辅导含义。最高公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在此间对该定见进行了威望解读。一、《定见》出台的布景和首要内容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经过了《中共中心关于构建社会主义调和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其间清晰提出,要施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方针。这是中心在全面建造小康社会的新的前史条件下作出的重要布置,是咱们党和国家的底子刑事方针。这一方针既是对惩罚与广大相结合方针的承继,又是对惩罚与广大相结合方针的开展。它依据当时社会生活的需求,弥补完善了许多新的内容。
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方针,是中心《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定见》确认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首要内容之一。依据中心的精力,最高公民法院决议,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公民法院关于遵循宽严相济刑事方针的辅导性文件,以促进全国法院愈加全面深化地遵循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方针。最高公民法院为此成立了项目组,广泛寻求了各方面的定见和主张,规模触及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公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政法部门、各高档公民法院、部分中级公民法院及部分闻名法令专家,并报中心政法委审阅。经重复修正完善,数易其稿,拟定了本《定见》。《定见》拟定的整体思路是,依据党和国家宽严相济刑事方针的方针特性和定位,对公民法院在刑事审判作业中怎么遵循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方针提出辅导性定见。《定见》不是供给详细的科罪量刑标准,而是重在处理方针导向问题。一起,《定见》重视方针的安稳性以及方针与法令之间的一起性,对最高公民法院近年来出台的一些法令文件的内容和精力进行了体系的收拾,将相关内容归入《定见》中,成为宽严相济刑事方针辅导下的详细的刑事司法准则。《定见》合计四十五条,包含“遵循宽严相济刑事方针的整体要求”、“精确把握和正确适用依法从‘严’的方针要求”、“精确把握和正确适用依法从‘宽’的方针要求”、“精确把握和正确适用宽严‘相济’的方针要求”以及“完善遵循宽严相济刑事方针的作业机制”五个部分。二、《定见》的首要特色《定见》首要表现了以下四个特色:(一)着重宽严并用,对立偏轻侧重宽严偏重、宽严并用、宽严平衡是宽严相济刑事方针的底子要求,也是拟定《定见》的起点。《定见》第2条清晰规则:“要正确把握宽与严的联络,实在做到宽严并用。既要留意战胜重刑主义思维影响,避免片面从严,也要避免受轻刑化思维影响,一味从宽。”一方面,《定见》持续坚持依法严惩严峻刑事违法的方针,着重对严峻刑事违法予以严厉打击。在清晰严惩的目标和规模的一起,还对司法实践中应当特别着重的应予从“严”的状况作出规则,如着重“对国家财产和公民群众利益构成重大损失、社会影响极端恶劣的职务违法和商业贿赂违法案子,即便被告人违法所得数额不大,也应依法从严惩办”。关于职务违法适用缓刑的问题,《定见》也专门作出规则:“要严厉把握职务违法法定减轻处分情节的确定标准与减轻处分的起伏,严厉控制依法减轻处分后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缓刑的规模,实在标准职务违法缓刑、免予刑事处分的适用”。另一方面,《定见》较为全面地规则了“从宽”处分的景象以及怎么正确把握从宽情节。如规则“被告人的行为现已构成违法,但违法情节细微,或许未成年人、在校学生施行的较轻违法,或许被告人具有违法准备、违法间断、从犯、胁从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等情节,依法不需求判处惩罚的,能够免予刑事处分”。《定见》关于司法实践中有不合定见的问题,也特别予以清晰。如规则“关于亲属以不同形式送被告人归案或帮忙司法机关捕获被告人而确定为自首的,准则上都应当依法从宽处分;有的尽管不能确定为自首,但考虑到被告人亲属支撑司法机关作业,促进被告人到案、认罪、悔罪,在决议对被告人详细处分时,也应当予以充沛考虑”。(二)着重处理好方针和法令的联络《定见》特别着重处理好方针与法令的联络,保证遵循方针不违反法令,实行法令又能充沛表现方针精力。《定见》第3条规则:“遵循宽严相济刑事方针,有必要坚持严厉依法办案,实在遵循实行罪刑法定准则、罪刑相适应准则和法令面前人人平等的准则,按照法令规则精确认罪量刑。从宽和从严都有必要按照法令规则进行,做到宽严有据,罚当其罪。”这就清晰了遵循方针有必要在法令的基础上进行。一起,《定见》又规则,“要依据经济社会的开展和治安局势的改变,特别要依据违法状况的改变,在法令规则的规模内,当令调整从宽和从严的目标、规模和力度。”这就为咱们在司法活动中科学、当令、正确地遵循方针留下了空间。 处理好方针与法令的联络,有必要在依法的基础上,最大极限地发挥好方针的辅导作用,这也是拟定《定见》的一个底子考虑。对此,《定见》首要经过以下方法来提出详细的方针导向:一是对法令没有明文规则的状况提出准则性的辅导定见。如对老年人违法是否从宽处理,法令没有规则。对此,《定见》清晰规则:“关于老年人违法,要充沛考虑其违法的动机、意图、情节、结果以及悔罪表现等,并结合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或许性,酌情予以从宽处分。”这一规则的法令依据是刑法第六十一条“关于违法分子决议惩罚的时分,应当依据违法的现实、违法的性质、情节和关于社会的损害程度,按照本法的有关规则判处”关于量刑底子准则的规则。二是对法令虽有规则,但规则较为准则的状况进行清晰。如法令规则对累犯和毒品再犯应当从重处分,但仅仅准则性规则,没有进一步细化从重处分的不同状况。对此,《定见》规则:“要依法从严惩办累犯和毒品再犯。但凡依法构成累犯和毒品再犯的,即便违法情节较轻,也要表现从严惩办的精力。特别是关于前罪为暴力违法或被判处重刑的累犯,更要依法从严惩办。”又如法令规则对具有建功情节的被告人能够从宽处理,但对具有建功情节的一起违法人,怎么区别对待则不清晰。对此,《定见》规则:“在一起违法案子中,关于主犯或首要分子检举、揭露同案中位置、作用较次的违法分子,构成建功的,从轻或许减轻处分应当从严把握,从轻处分后导致全案量刑失衡的,一般不予从轻处分;假如检举、揭露的是其他违法案子中罪过相同严峻的违法分子,或许帮忙捕获的是同案中其他主犯、首要分子的,准则上应予依法从轻或许减轻处分。关于从犯或违法集团中的一般成员建功,特别是帮忙捕获主犯、首要分子的,应当充沛表现方针,依法从轻、减轻或许革除处分。”三是对司法实践中或许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提出处理的准则。如关于“从宽”与“从严”情节并存的案子怎么处理?司法实践中把握不尽一起。对此,《定见》规则:“关于被告人一起具有法定、裁夺从严和法定、裁夺从宽处分情节的案子,要在全面调查违法的现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损害程度的基础上,结合被告人的片面恶性、人身危险性、社会治安状况等要素,归纳作出分析判断。”四是对一些准则性的刑事方针进行了详细阐释。如《定见》规则:“要精确了解和严厉实行‘保存死刑,严厉控制和稳重适用死刑’的方针。关于罪过极端严峻的违法分子,论罪应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要依法严厉控制死刑的适用,一起死刑案子的裁判标准,保证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过极端严峻的违法分子。拟判处死刑的详细案子科罪或许量刑的依据有必要的确、充沛,得出仅有定论。关于罪过极端严峻,但只要是依法可不当即实行的,就不应当判处死刑当即实行。”(三)着重法令作用和社会作用的有机一起宽严相济方针作为我国的底子刑事方针,其意图不仅仅在于为刑事司法活动供给清晰的方针标准和边界,标准司法行为,更深远的意图在于最大极限地削减和化解社会矛盾,化消极要素为活跃要素,从而促进社会调和安稳。对此,《定见》作出的一些规则,充沛表现了这一特征。比方,刑事顺便民事诉讼案子的调停作业从表面上看,好像与宽严相济方针联络不大,但实际上,一些因民间胶葛引发的刑事案子,假如被告人或其亲属活跃补偿,获得被害方的体谅,就应当充沛考虑对被告人依法从轻处分。它能够有用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调和。从底子上讲,与宽严相济方针的底子意图是一起的。因而,《定见》专门规则:“要尽或许把握全部有利于顺便民事诉讼调停结案的活跃要素,多做促进当事人两边宽和的辨法析理作业,以更好地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方针,努力做到案结事了。要充沛发挥被告人、被害人所在单位、社区基层安排、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和近亲属在顺便民事诉讼调停作业中的活跃作用,调和各方一起做好促进调停作业,尽或许经过调停达到民事补偿协议并以此获得被害人及其家属对被告人的体谅,化解矛盾,促进社会调和。”再如,《定见》提出,在依法弛刑、假释时,关于确有实行才能而不活跃主动实行顺便民事补偿职责的,应当从严把握;关于活跃实行民事补偿职责的,则应当依据悔改表现予以从宽把握。这些都有利于争夺更好的社会作用。(四)着重准则保证,力求收到实效为了保证宽严相济刑事方针得到实在的遵循实行,《定见》着重加强相关的作业机制建造,将作业机制问题单列为一个部分,专门作出了规则。如对未成年人刑事案子的审理机制问题规则:“要树立健全契合未成年人特色的刑事案子审理机制,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经过科学、人性化的审理方法,更好地完成‘教育、感染、抢救’的意图,促进未成年违法人提前回归社会。要活跃推动有利于未成年违法人改造和办理的各项准则建造。对公安部门针对未成年人在缓刑、假释期间违法违法状况报送的拟吊销未成年违法人的缓刑或假释的陈述,要及时检查,并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做出决议,以真实构成合力,一起做好未成年人违法的惩戒和防备作业。”《定见》要求不断推动量刑标准化试点、事例辅导、刑事宽和、刑事被害人救助等作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定见》还规则,要不断树立和完善法官考评机制、公民法院与相关政法部门的联络调和机制等,这些都将为公民法院全面、深化地遵循宽严相济刑事方针,供给愈加坚实、牢靠的准则保证。三、关于《定见》的遵循实行《定见》是公民法院全面遵循宽严相济刑事方针的辅导性文件,对做好刑事审判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含义。最高公民法院将采纳有用办法,保证《定见》得到实在遵循实行。最高公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公民法院充沛知道遵循宽严相济刑事方针在新时期的重大含义,仔细安排对《定见》的学习,深刻体会精力,实在增强遵循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方针的自觉性,将这一方针的底子要求实行到刑事审判作业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保证办案的政治作用、法令作用和社会作用的高度一起。本年上半年,最高公民法院将举行全国高档、中级法院刑事审判法官训练班,在法治理念、专业知识、审判技术等方面进行会集训练。到时,对《定见》的学习体会将作为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进一步一起思维,进步知道,增强全面了解和正确实行党和国家底子刑事方针的才能,在往后的作业中,最高公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强辅导,对各级公民法院遵循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方针的状况进行检查,保证《定见》在审判实践中得到遵循实行。最高公民法院审理死刑复核案子以及其他类型的案子时,将愈加严厉精确地遵循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方针,经过个案的审理起到演示的作用。最高公民法院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和其他法令文件,将充沛地表现《定见》的精力,保证方针适用的连续性、安稳性,力求完成审判作业的最佳作用。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