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和义务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4-29 22:48
一、权力:
1.承受奉告的权力。
(1) 违法嫌疑人有权及时获悉被指控的内容和理由,获悉所享有的诉讼权力。侦办机关应当即及时奉告违法嫌疑人为何被采纳强制办法或被讯问。(侦办机关应当即及时奉告违法嫌疑人所涉嫌的是什么罪名以及相关理由)
(2) 违法嫌疑人有权得知从何时起有权延聘律师为其供给协助,有权托付辩护人等,侦办机关应当即及时奉告。
2.、取得法令协助的权力违法嫌疑人在被侦办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许采纳强制办法之日起,能够延聘律师为其供给法令咨询,署理申述、指控。违法嫌疑人被拘捕的,延聘的律师能够为其请求取保候审。(本人和家族都能够托付)3、托付辩护人的权力公诉案子自案子移交审查申述之日起(便是到检察院阶段),违法嫌疑人有权托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移交审查申述的案子材料之日起三日内,奉告违法嫌疑人有权托付辩护人。4、请求躲避的权力这是一项救助性权力,也便是违法嫌疑人假如以为侦办人员、检察人员、书记员、判定人、翻译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许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有或许影响到公证性的,违法嫌疑人有权请求侦办人员、检察人员、书记员、判定人、翻译人员躲避,对驳回请求躲避的决议有权请求复议一次。这关于确保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权力,阻挠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介入,确保案子的公证性是非常重要的。 5、运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力6、请求取保候审的权力被拘押的违法嫌疑人及其法定署理人,近亲属和延聘的律师有权请求取保候审。
(1) 取保候审的意义:
所谓的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对没有拘捕的违法嫌疑人和
被告人,为了避免其躲避侦办、申述和审判,责令其提出确保人或交纳确保金,并出具确保书,确保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办法。
(2)取保候审的条件:(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请求取保候审)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则,违法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以下景象之一的,才干适用取保候审:1、或许判处控制、拘役或许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或许判处有期徒刑以上惩罚,采纳取保候审办法不致发作社会危险性的;3、应当拘捕的违法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峻疾病,或许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的;4、对拘留的违法嫌疑人、被告人,现有依据不契合拘捕条件的;5、违法嫌疑人、被告人被拘押的案子,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求持续侦办的;
(3)取保候审的期限: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越12个月,
7、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的讯问,有回绝答复的权力,违法嫌疑人对侦办人员的发问应当照实答复,但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回绝答复的权力,有为自己作无罪或罪轻辩解的权力。8、要求免除强制办法的权力违法嫌疑人及其法定署理人,近亲属或许违法嫌疑人托付的律师关于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采纳强制办法超越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免除强制办法。(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在刑事侦办过程中超期拘押的现象是屡禁不止,由于有些案子比较杂乱,许多违法嫌疑人的拘押期限都远远超越了法令规则的最高期限,可是决大一部分违法嫌疑人由于不懂法,底子就不知道自己的权力遭到了损害,那么也就不会向侦办机关提出异议。那么今天在这里有必要把相关的法令规则的期限做具体的阐明。
(1)传唤和拘传。
第92条规则:"传唤、拘传时刻不得超越12小时。不得以接连传唤、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违法嫌疑人。"
(2)拘留。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则,对一般案子中违法嫌疑人最长拘留期限是14天,而对有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屡次作案嫌疑的违法嫌疑人最长拘留期限是37天。
第64条规则,除有碍侦办或许无法告诉的景象以外,公安机关在拘留违法嫌疑人后,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拘押的场所,在24小时内告诉被拘留人的家族或许他的所在单位。第65条规则,公安机关关于被拘留人应该在24小时内进行详细询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分,必需当即开释,发给开释证明。
(3)拘捕今后的关押期限。
a.该法第124条规则,"对违法嫌疑人拘捕后的侦办拘押期限不得超越2个月。
b.案情杂乱、期限届满不能完结的案子,能够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同意延伸1个月。"
c.第125条规则:"由于特别原因,在较长时刻内不宜交给审判的特别严重杂乱的案子,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意延期审理。"
d.第126条规则:"下列案子在本法第124条规则的期限届满不能侦办完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同意或许决议,能够延伸2个月:(一)交通非常不方便的边远地区的严重杂乱案子;(二)严重的违法集团案子;(三)流窜作案的严重杂乱案子;(四)违法触及面广,取证困难的严重杂乱案子"
e.第127条对违法嫌疑人或许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惩罚,按照本法第126条规则延伸期限届满,仍不能侦办完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同意或许决议,能够再延伸二个月。
这样核算下来拘捕今后的关押期限最长为7个月。任何案子超越7个月的,有必要改变强制办法,违法嫌疑人及其法定署理人,近亲属或许违法嫌疑人托付的律师关于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采纳强制办法超越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免除或改变强制办法,转为取保候审或是监视居住。
因而作为被拘押的违法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尽或许的多了解这方面的规则,然后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略。
9、请求弥补判定或许从头判定的权力对用作依据的判定结论,违法嫌疑人假如以为存在过错或有疑义,能够请求弥补判定或从头判定。10、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申述决议申述的权力违法嫌疑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申述决议,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述。11、核对笔录的权力讯问笔录应当交违法嫌疑人核对,假如记载有遗失或许过失,违法嫌疑人能够提出弥补或许纠正。(对笔录要细心核对,看与自己所说的是否共同,如发现有不同之处,或许影响整个案子现实的,有权要求弥补或许纠正,假如侦办人员不予弥补或许纠正,那么违法嫌疑人有权不签字认可,这一点也非常重要,由于讯问笔录是今后法院审理案子的重要依据,它会直接影响案子的审理成果,也直接影响罪名是否建立以及罪轻罪重,我们在承受讯问的时分必定要注意这一点。)12、对侵权提出指控的权力关于侦办人员或检察人员侵略违法嫌疑人诉讼权力或有人身凌辱的行为,以及刑讯逼供的行为,那么违法嫌疑人有提出指控的权力。13、取得补偿的权力违法嫌疑人的人身权力、财产权力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遭到侵略的,有取得补偿的权力。
但凡没有违法现实或没有依据证明有违法严重嫌疑而遭到过错拘留或拘捕的,终究被宣判无罪的,能够按照规则的程序取得国家补偿。违法嫌疑人能够提起国家补偿诉讼
二、责任:1、照实答复的责任违法嫌疑人对侦办人员的发问应当照实答复。不能为了躲避处分而隐秘案子的真实情况。2、在契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承受拘捕、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拘传等强制办法,承受侦办人员的讯问、搜寻、扣押等侦办行为。
便是说假如侦办人员的侦办行为完全契合法令的规则,而且在程序上也无违法之处,那么违法嫌疑人应当活跃的合作而且予以承受。
以上便是违法嫌疑人、被告人在侦办阶段和审查申述阶段(也便是拘押期间)的相关权力和责任。
1.承受奉告的权力。
(1) 违法嫌疑人有权及时获悉被指控的内容和理由,获悉所享有的诉讼权力。侦办机关应当即及时奉告违法嫌疑人为何被采纳强制办法或被讯问。(侦办机关应当即及时奉告违法嫌疑人所涉嫌的是什么罪名以及相关理由)
(2) 违法嫌疑人有权得知从何时起有权延聘律师为其供给协助,有权托付辩护人等,侦办机关应当即及时奉告。
2.、取得法令协助的权力违法嫌疑人在被侦办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许采纳强制办法之日起,能够延聘律师为其供给法令咨询,署理申述、指控。违法嫌疑人被拘捕的,延聘的律师能够为其请求取保候审。(本人和家族都能够托付)3、托付辩护人的权力公诉案子自案子移交审查申述之日起(便是到检察院阶段),违法嫌疑人有权托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移交审查申述的案子材料之日起三日内,奉告违法嫌疑人有权托付辩护人。4、请求躲避的权力这是一项救助性权力,也便是违法嫌疑人假如以为侦办人员、检察人员、书记员、判定人、翻译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许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有或许影响到公证性的,违法嫌疑人有权请求侦办人员、检察人员、书记员、判定人、翻译人员躲避,对驳回请求躲避的决议有权请求复议一次。这关于确保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权力,阻挠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介入,确保案子的公证性是非常重要的。 5、运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力6、请求取保候审的权力被拘押的违法嫌疑人及其法定署理人,近亲属和延聘的律师有权请求取保候审。
(1) 取保候审的意义:
所谓的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对没有拘捕的违法嫌疑人和
被告人,为了避免其躲避侦办、申述和审判,责令其提出确保人或交纳确保金,并出具确保书,确保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办法。
(2)取保候审的条件:(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请求取保候审)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则,违法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以下景象之一的,才干适用取保候审:1、或许判处控制、拘役或许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或许判处有期徒刑以上惩罚,采纳取保候审办法不致发作社会危险性的;3、应当拘捕的违法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峻疾病,或许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的;4、对拘留的违法嫌疑人、被告人,现有依据不契合拘捕条件的;5、违法嫌疑人、被告人被拘押的案子,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求持续侦办的;
(3)取保候审的期限: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越12个月,
7、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的讯问,有回绝答复的权力,违法嫌疑人对侦办人员的发问应当照实答复,但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回绝答复的权力,有为自己作无罪或罪轻辩解的权力。8、要求免除强制办法的权力违法嫌疑人及其法定署理人,近亲属或许违法嫌疑人托付的律师关于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采纳强制办法超越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免除强制办法。(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在刑事侦办过程中超期拘押的现象是屡禁不止,由于有些案子比较杂乱,许多违法嫌疑人的拘押期限都远远超越了法令规则的最高期限,可是决大一部分违法嫌疑人由于不懂法,底子就不知道自己的权力遭到了损害,那么也就不会向侦办机关提出异议。那么今天在这里有必要把相关的法令规则的期限做具体的阐明。
(1)传唤和拘传。
第92条规则:"传唤、拘传时刻不得超越12小时。不得以接连传唤、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违法嫌疑人。"
(2)拘留。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则,对一般案子中违法嫌疑人最长拘留期限是14天,而对有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屡次作案嫌疑的违法嫌疑人最长拘留期限是37天。
第64条规则,除有碍侦办或许无法告诉的景象以外,公安机关在拘留违法嫌疑人后,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拘押的场所,在24小时内告诉被拘留人的家族或许他的所在单位。第65条规则,公安机关关于被拘留人应该在24小时内进行详细询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分,必需当即开释,发给开释证明。
(3)拘捕今后的关押期限。
a.该法第124条规则,"对违法嫌疑人拘捕后的侦办拘押期限不得超越2个月。
b.案情杂乱、期限届满不能完结的案子,能够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同意延伸1个月。"
c.第125条规则:"由于特别原因,在较长时刻内不宜交给审判的特别严重杂乱的案子,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意延期审理。"
d.第126条规则:"下列案子在本法第124条规则的期限届满不能侦办完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同意或许决议,能够延伸2个月:(一)交通非常不方便的边远地区的严重杂乱案子;(二)严重的违法集团案子;(三)流窜作案的严重杂乱案子;(四)违法触及面广,取证困难的严重杂乱案子"
e.第127条对违法嫌疑人或许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惩罚,按照本法第126条规则延伸期限届满,仍不能侦办完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同意或许决议,能够再延伸二个月。
这样核算下来拘捕今后的关押期限最长为7个月。任何案子超越7个月的,有必要改变强制办法,违法嫌疑人及其法定署理人,近亲属或许违法嫌疑人托付的律师关于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采纳强制办法超越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免除或改变强制办法,转为取保候审或是监视居住。
因而作为被拘押的违法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尽或许的多了解这方面的规则,然后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略。
9、请求弥补判定或许从头判定的权力对用作依据的判定结论,违法嫌疑人假如以为存在过错或有疑义,能够请求弥补判定或从头判定。10、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申述决议申述的权力违法嫌疑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申述决议,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述。11、核对笔录的权力讯问笔录应当交违法嫌疑人核对,假如记载有遗失或许过失,违法嫌疑人能够提出弥补或许纠正。(对笔录要细心核对,看与自己所说的是否共同,如发现有不同之处,或许影响整个案子现实的,有权要求弥补或许纠正,假如侦办人员不予弥补或许纠正,那么违法嫌疑人有权不签字认可,这一点也非常重要,由于讯问笔录是今后法院审理案子的重要依据,它会直接影响案子的审理成果,也直接影响罪名是否建立以及罪轻罪重,我们在承受讯问的时分必定要注意这一点。)12、对侵权提出指控的权力关于侦办人员或检察人员侵略违法嫌疑人诉讼权力或有人身凌辱的行为,以及刑讯逼供的行为,那么违法嫌疑人有提出指控的权力。13、取得补偿的权力违法嫌疑人的人身权力、财产权力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遭到侵略的,有取得补偿的权力。
但凡没有违法现实或没有依据证明有违法严重嫌疑而遭到过错拘留或拘捕的,终究被宣判无罪的,能够按照规则的程序取得国家补偿。违法嫌疑人能够提起国家补偿诉讼
二、责任:1、照实答复的责任违法嫌疑人对侦办人员的发问应当照实答复。不能为了躲避处分而隐秘案子的真实情况。2、在契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承受拘捕、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拘传等强制办法,承受侦办人员的讯问、搜寻、扣押等侦办行为。
便是说假如侦办人员的侦办行为完全契合法令的规则,而且在程序上也无违法之处,那么违法嫌疑人应当活跃的合作而且予以承受。
以上便是违法嫌疑人、被告人在侦办阶段和审查申述阶段(也便是拘押期间)的相关权力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