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骗婚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2-26 06:03
这些年,剩男剩女越来越多了,可能是现在人变得实际了,可是,有些诈骗分子便使用大龄青年急于成家立室的心态进行诈骗行为。那么,骗婚归于诈骗罪吗?骗婚罪和诈骗罪有哪些差异呢?为了给你回答相关的疑问,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令知识,供您阅览,期望可以协助到您。
【事情通过】
大龄青年宋某(男)早就过了适婚年龄,急于找个人成家。他在网上认识了郑某,郑某称,她有一个同乡韩某,还不错,可以介绍给宋某。宋某赞同了。宋某和韩某两人触摸后感觉还不错,不久便确立了爱情联系。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两人就想尽快把婚事办一办。所以,宋某依据郑某及韩某所说的家园规则支交给了韩某2万元彩礼,又买了一套价值8千元的首饰送给韩某。可是,韩某在收取礼金及首饰之后就人间蒸发了。宋某找到郑某,郑某称,她也是听韩某说是两人是同乡,其实不太了解的。终究宋某是否被骗婚了呢?骗婚行为归于诈骗吗?
【法令解读】
首要,骗婚这不是一个法令上的术语,在法令上不存在这个罪名,但咱们国家刑法规则了诈骗罪,依据你的叙说,韩某的行为应该定性为诈骗罪。由于咱们国家的刑法266条规则,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意图,采纳以虚拟现实隐秘本相的办法,骗得数额较大的公私资产的行为。韩某虚拟与被害人成婚为由,骗得被害人28000元资产,获得资产后就逃跑的行为可确定其片面上是以非法占有为意图的。因而其契合诈骗罪的悉数构成要件。
【相关法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意图,用虚拟现实或许隐秘本相的办法,骗得数额较大的公私资产的行为。一般以为,该罪的根本结构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意图施行诈骗行为,被害人发生错误认识,被害人依据错误认识处置产业,行为人获得产业,被害人遭到产业上的丢失。
假如诈骗内容没有让他们作出产业处置,就不是诈骗罪的诈骗行为。诈骗行为有必要到达使一般人可以发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处置产业表现为直接交给产业,或许许诺行为人获得产业,或许许诺搬运产业性利益。行为人施行诈骗行为,使别人抛弃资产,行为人拾取该资产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假如没有骗得的资产达不到违法金额是不行违法的。
以上便是听讼网小编给你介绍的“骗婚罪与诈骗罪的差异”的相关法令知识,所以我国法令并没有骗婚罪这一说,但咱们国家刑法规则了诈骗罪,依据你的叙说,韩某的行为应该定性为诈骗罪。假如你的状况比较复杂,本站也供给了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你进行法令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