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现状分析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15 12:26据报道,印度是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开创成员之一,多年来,特别是1994年乌拉圭回合商洽达成协议以来,印度依据《世贸组织协议》的内容,结合国内的打开状况和各种利益集团的要求,一再运用反推销、反补贴和保证办法,对被以为构成推销的进口产品打开反推销查询,维护国内工业。
一、我国是印度打开反推销查询最多的国家
据有关材料显现,1992年~2003年3月31日,印度针对47个国家(区域)共发起了153起反推销查询,其间针对进行反推销查询最多的国家是我国,高达66起,占其总数的43%。在印度对外国产品打开查询的化学和石化产品、药品、纤维制品、钢铁及其他金属、消费产品和其他产品等六大类产品中,我国有四大类产品均为遭反推销查询最多的,其间,化学和石化产品31起,医药制品15起。钢铁及其他金属6起,消费产品9起,其他产品5起。在针对我国的66起案子中,作出终裁的有46起,作出初裁的9起,正在进行初裁查询的1起,立案后又停止查询的3起。从时间段来看,印度对我国产品打开反推销查询开始于1994年,当年只要4起;尔后的1995~2000年,基本上为2~6起/年;跟着我国参加世贸组织,2001年,印度对我国产品反推销到达前史最高峰,当年发动的反推销查询案子有19起,充分反映了印度对我国参加世贸组织后的心态。
二、印度对我国产品反推销的原因
1.中印交易竞争性较强
中印交易开始于1951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交易规模很小,打开缓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双方交易打开很快,交易额以均匀每年超越30%的速度递加,到2003年11月,两国双方交易额到达66.6亿美元。现在,印度已成为我国在南亚区域的最大交易同伴,我国向印度出口29.59亿美元,从印度进口37.01亿美元,印度在我国外贸同伴中名列第20位。
中印交易结构既存在互补性,又存在竞争性,从两国各自对外经济的整体结构来看是竞争性大于互补性。首要,从交易目标国散布来看,两国都以西方发达国家商场作为首要的外贸协作目标,并且这种外贸同伴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动;其次,从两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来看,也是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
在出口方面,印度传统的出口产品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由1950年的70%左右下降到现在的约20%,而我国现在现已以制成品出口为主。因而,在占印度出口总额的约20%的初级产品出口中,中印两国具有互补性,而在占印度出口总额近80%的制成品出口中,整体上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在进口方面,原料及中心产品出口额占印度进口总额的70%~75%,在这部分产品中,一部分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但更多的是来自其他商场,如欧佩克、东欧、俄罗斯和打开我国家商场等。在这一范畴,我国出口的原材料及中心产品将会有不少是印度所需求进口的,由此能够构成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