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钢铁投资公司与日本国株式会社劝业银行等借款合同纠纷管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17 17:30法发布(2001)第4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01)民四终字第12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我国世界钢铁投资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胜古庄二号院。法定代表人:杨真,该公司副总经理。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株式会社榜首劝业银行上海分行。住所地: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东路l01号上海森茂世界大厦25层。代表人:古贺保马,该行行长。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日本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26号长富宫办公楼8层。代表人:中泽幸太郎,该行行长。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株式会社三和银行上海分行。住所地: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路1号船只大厦16层。代表人:御手洗彻,该行行长。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株式会社山口银行青岛分行。住所地:山东省青岛市香港西路50号海天大酒店651室。代表人:神代纯英,该行行长。上诉人我国世界钢铁投资公司(以下简称钢铁公司)因与被上诉人株式会社榜首劝业银行上海分行(以下简称劝业银行)、日本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以下简称兴业银行)、株式会社三和银行上海分行(以下简称三和银行)、株式会社山口银行青岛分行(以下简称山口银行)告贷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0)高经初字第539号民事裁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虽然告贷协议中司法审核权载明为无排他性,但协议内容以香港法令统辖,上诉人和被上诉人显着有一致应先在香港法庭处理法令纠纷。而且在公正的准则下,在北京运用异地法令审理将令法庭的审判进程更为繁复冗长,并加剧法院和诉讼两边的担负及压力。而且被上诉人为外国银行在我国的分行位置是确认无疑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被上诉人虽然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领取了营业执照,也不具备法人位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条之规定,被上诉人不具备法令诉讼的主体资格,其与上诉人签署告贷合同的行为,是署理其在国外的总行所进行的,因为被上诉人不具备法令诉讼的主体资格,且其总行与上诉人没有就修正合同达成协议,而其以本身作为诉讼主体,更改合同的约好,提起诉讼的行为是违背法令规定的。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榜首百五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恳求吊销原审裁决,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恳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