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取保候审担保人需要哪些条件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19 07:15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则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确保人或许交纳确保金,确保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实行。
法律咨询:刑拘人员身体经检查出疾病,若要取保,担保人需求哪些条件?有前科的能够担任吗?
听讼网律师回答:应该是看守所吧,拘留所不存在取保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确保人有必要契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才能实行确保责任;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约束;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第六十八条 确保人应当实行以下责任:
(一)监督被确保人恪守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则;
(二)发现被确保人或许发作或许现已发作违背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则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实行机关陈述。
被确保人有违背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则的行为,确保人未及时陈述的,对确保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知识:   关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景象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取保候审:
(一)或许判处控制、拘役或许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或许判处有期徒刑以上惩罚,采纳取保候审不致发作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峻疾病、日子不能自理,怀孕或许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纳取保候审不致发作社会危险性的;
(四)拘押期限届满,案子没有办结,需求采纳取保候审的。
这是司法机关处理取保候审的最主要法律依据。上述第一种景象中所谓的“或许判处”某种惩罚,就是指依据司法机关初步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实,承办案子的司法人员所确定的对其或许判处的惩罚,绝不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所冒犯的刑法条文某一条款的法定最高刑,更不是指该条文规则的某种罪名的法定最高刑。第二种景象中所谓的“或许判处有期徒刑以上惩罚,采纳取保候审不致发作社会危险性”,是指依据司法机关现已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实,虽然能够确定其所犯罪过比较严峻,且依据其对应的刑法条款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惩罚,可是,假如对其适用取保候审也不会发作社会危险性。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