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估土地使用权年限修正该怎么计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02 16:59跟着社会的开展,人们经济也越来越好,许多人学会了出资理财,有了钱就会购买一些土地和房子进行增值。那么我们都知道的是土地有土地的运用年限,关于一些被评价的土地又是怎样样呢?下面听讼网小编为我们阐明一下关于被评价土地运用权年限批改该怎样核算。
一、被评价土地运用权年限的批改办法
1、核算运用年期批改系数,年期批改系数按下式核算:
K=1-1/(1 r)m /[1-1/(1 r)n]
式中:K——将比较事例年期批改到待估宗地运用年期的年期批改系数;
r——土地复原率;
m——待估宗地的运用权年期;
n——比较事例的运用权年期。
2、运用年期批改系数对买卖事例地价进行年期批改,即有:
年期批改后地价=比较事例价格×K
3、事例
(1)若挑选的比较事例成交地价每平方米为500元,对应运用权年期为30年,而待估宗地出让年期为20年,该市土地复原率为8%,则年期批改如下:
年期批改后的地价=500×1-1/(1 8%)20/[1-1/(1 8%)30]=436.06元/m
(2)被评价土地运用权年限为50年,参照物土地运用权年限为40年,折现率为10%,则年期批改系数K=[(1-(1 10%)^-50]/[(1-(110%)^-40]=0.99148/0.9779=1.014
公司制改造土地运用权评价:公司制改造分为改造为国有企业的土地运用权评价和改造为非国有企业的土地运用权评价是指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组成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国有企业间合吞并或与非国有企业合吞并成国有企业等,改制后的企业仍为国有企业或许国有控股企业,土地财物处置仍是以划拨方法进入企业,这时的评价价格实际上是划拨土地运用权价格,而改造为非国有企业的土地运用权评价是指企业改造后,国家和政府不再是土地财物的主体,如企业破产,企业上市,非国有企业吞并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出售或租借,土地处置方法为出让或租借。土地处置方法为出售的土地有必要处理土地出让手续,与土地管理部门签定土地出让合同,补交土地出让金。补交土地出让金的数额是划拨土地运用权价格和出让土地运用权价格两者之差,所以评价要别离评出划拨土地运用权价格和出让土地运用权价格。土地处置方法为租借的有必要与土地管理部门签定土地租借合同,付出租金。承租人在付出租金并完结开发建造后,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赞同或依据租借合同约好,能够将租借土地运用权转租、转让或典当,但有必要依法挂号。租借土地运用权的评价又分为租借土地运用权的转租、租借土地运用权的转让、租借土地运用权的典当评价。
二、划拨土地运用权典当有必要事先到土地地点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补办土地运用权出让手续。其程序如下:
(一)土地运用者应当持有国有土地运用证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产权证明等合法证件,向土地地点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请求;
(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请求人经协商一致后,签定土地运用权出让合同;
(三)土地运用者应当在土地运用权出让合同签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土地地点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交给土地运用权出让金,处理土地运用权出让挂号手续;
(四)土地运用权典当两边当事人,签定土地运用权典当合同;
(五)土地运用者应当在典当合同签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别离到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处理土地运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挂号手续。
三、团体荒地土地运用权和村庄企业团体土地运用权典当须经被典当土地的团体土地所有者同,并出具书面证明。
村庄企业团体土地运用权典当的,团体土地所有者出具的赞同典当的书面证明包含:在完成典当权时赞同按法令规则的土地征用规范补偿后转为国有土地;征地费是否作为清偿资金等内容。
团体土地所有者在出具赞同村庄企业团体土地运用权典当的书面证明前须将土地典当有关事项在村农民团体内部实行合法手续。
典当当事人应当托付具有土地评价资历的评价组织对其典当土地运用权进行地价评价,其评价成果需报经土地管理部门承认。
村庄企业团体土地运用权典当的,土地管理部门还应核定经过拍卖典当物完成典当权时应补交的土地运用权出让金额。
典当人和典当权人在土地运用权典当合同签定后十五日内,持下列文件向土地管理部门请求土地运用权典当挂号:
1、被典当土地的团体土地所有者赞同典当的证明;
2、典当挂号请求书;
3、典当人和典当权人身份证明;
4、典当合同;
5、经土地管理部门承认的地价评价陈述;
6、土地运用权属证明;
7、土地管理部门以为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经审阅,不契合典当条件的,土地管理部门在接到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通知典当当事人。经审阅,契合典当条件的,土地管理部门处理典当挂号,向典当权人核发土地运用权典当证明书。并在典当土地的土地挂号卡上及土地运用证改变记事栏内除记载典当状况外,还应记载是否在完成典当权时征为国有;完成典当权时,典当人、典当权人及团体土地所有者的权力、责任等内容。
关于土地的相关法令,我们仍是要结合当地政府的规则进行了解。如有其它内容能够咨询听讼网的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