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代表委员: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须防"空账运行"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20 06:04

最近,正在广东、上海、重庆、浙江、山西5省市进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准则变革试点引起热议,而这种热度也传导到了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
“变革是大势所趋,但假如做得不到位,不但会严峻影响退休员工日子,也会发生新的不公”;“一些工作和区域在试点中呈现的问题,应该赶快妥善解决,防止变革受挫”……代表委员们以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变革有必要稳重保险地推进,防止重蹈一些企业员工养老金“空账运转”的覆辙,更好地保护员工利益。
现在,我国事业单位有120多万个,在职人员3000多万人,离退休人员900多万人,占全国财务供养人数多半。
“事业单位人员基数大,各地财务负担太重。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准则变革势在必行。”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蒙则表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变革是大势所趋,关键是怎样确保“不要让距离拉得太大”。
2009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准则变革试点工作发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广东等地一度呈现“教授提前退休潮”。据了解,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变革早在1992年就曾尝试过,并在云南、江苏、福建、山东、辽宁、山西等省部分试点,但终因各种原因,没能构成全国一致的变革计划。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苏立清在调研中了解到,事业单位员工对这项变革最大的忧虑在于,当事业单位与企业“根本相等”后,养老金会不会大幅下降?
对此种忧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准则变革试点计划”提出了“事业单位树立工作人员工作年金准则”, 以补足变革后或许损减的部分。但苏立清委员以为,比如校园、医院这样的公益性单位,不以获利为意图,创收才能无法与企业比较,“补差”很或许无法实现。假如让公益校园和医院承当昂扬的养老金,则有或许导致校园和医院从学生和患者身上创收,加重“上学难”、“看病贵”。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王晓龙则发现,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入职门槛遍及偏高,其工作人员大多学龄长工龄短,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也相应较短,假如抽象地讲与企业“拉平”,将会发生另一种不公平。
关于这项变革,全国人大代表、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戴敏表现出忧虑,假如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变革当作“甩包袱”,养老金设置过低,或许导致专业人才的严峻丢失,影响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