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什么人可以担任监护人,什么情况下可以终止监护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04 02:41
一般对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才需求建立监护人,但近年来也有人呼吁应该为到达必定年纪的老年人建立监护人。很显然,这里是需求监护人能够担负起监督、照料的责任。那么实践中什么人能够担任监护人呢?咱们一同鄙人文中进行详细了解。
一、什么人能够担任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建立又能够分为以下几种状况:
1、未成年人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的监护人。
2、未成年人的爸爸妈妈现已逝世或许没有监护才能的,由有监护才能的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兄、姐,或许与未成年人联系密切的、乐意承当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赞同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
3、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许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许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能改变监护人吗,怎样改变监护人
能改变监护人吗?答案是必定的。当监护人不宜持续担任监护人或许监护人不实行监护责任时,人民法院能够依据有关人员或安排的请求,经查明现实,吊销监护人的资历。经过诉讼吊销监护后,原监护人的监护权力被吊销,依法应另行确认监护人。所以,吊销监护并不意味着被监护人不再需求监护,而是撤换新的监护人,这实际上是监护人的改变。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通则的施行定见》第 18条规则:“监护人被 指定后,不得自行改变。私行改变的,由原被指定的监护人和改变后的监护人承当监护责任。
在确认了监护人之后,监护人就应该担负起责任,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才能的约束,不具备全面充沛的自我维护才能,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危害,其产业也由监护人保管,能够被监护人合理使用,在处置被监护人的产业之前,最好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让律师帮助剖析自己的处置行为是否有利于被监护人,避免惹来不必要的产业纠纷,由于关于被监护人的某些产业,监护人也不能作出处置。
三、能够抛弃监护吗,什么状况下能够停止监护?
监护是不能够随意被抛弃的,只在特定的状况下能够停止,监护的停止,设定监护的客观条件天然消失,导致监护的存在成为不必要,然后免除监护联系。引起监护联系停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已达成年。
2、被监护的精神病人康复,并已由人民法院作出吊销监护的判决。
3、监护人逝世。
关于未成年人来讲,其监护人一般是其亲生爸爸妈妈。而要是归于精神病人的话,则监护人一般为其爱人。在没有爱人的状况下,则为其爸爸妈妈。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之所以要建立监护人,便是由于他们还没有彻底的行为才能,所以监护人要尽量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