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12 18:27
问题家庭与青少年违法
家庭关于儿童有极其重要的联系,少年社会化是否顺畅,取决于家庭对少年怎么影响而定。关于问题家庭,不只无法将儿童社会化,反而将其引上违法路途。问题家庭对子女的不良影响各有不同,依据审判事例,能够分为以下几种:
1、缺点家庭。指爸爸妈妈双亡、有父无母、有母无父,致使无人管束或只要爸爸妈妈一方管束少年,发作管束不周的状况。江阴籍青年景某,还在襁褓中时爸爸妈妈即因性情欠好离婚,父亲将其带回江阴交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哺育,生长期间,因为父亲的阻遏,母子从未见过面。景某的父亲从事商贸作业,没有再婚,不常回家。景某14岁弃学,15岁与父亲到无锡日子,期间不断将家中资产变卖,钱款用于上网游戏,17岁犯掠夺罪被判刑,18岁开释,家中资产简直被他卖空,19岁安排一个掠夺团伙,大举作案。
2、贫穷家庭。因赤贫,爸爸妈妈忙于工作生计,致使子女无人管束。又因家庭贫穷,使子女正当要求往往得不到满意,少年在绝望之余,可能会以不法手法处理满意自己的需求。江阴籍少年陈某自幼失恃,父亲再婚后继母携一女入住其家。家中只要一间二十几平米的粗陋住宅,全家靠父亲打短工的低收入保持日子。陈某12岁即因交不出膏火而抛弃学业,尔后常常离家不归,理由是自己出去找活路,为家庭减轻负担。14岁时在街头掠夺同龄少年20元钱,被检察机关免予申述。16岁时再犯偷盗罪。
3、不道德家庭。正人先正己,爸爸妈妈两边或其一方施行不道德行为,则难以纠正未成年子女的不道德情绪或不法行为。有的还会怂恿或默许其施行非法行为。所以,不道德家庭的子女有仿照不道德爸爸妈妈的趋势,而爸爸妈妈因本身的不道德,无法阻止。少年夏某,年少即目击母亲常常赌博、爸爸妈妈彼此漫骂。爸爸妈妈离婚后,随父亲日子的他看到父亲常常带女性回家,在他心目中父亲是个吃喝嫖赌之徒,他对父亲除了惧怕,没有一点敬意,9岁开端在家中偷盗,14岁时已开展到社会上作案,他以偷盗为生,对父亲彻底失去了依靠感,17岁时已受过7次治安处分、三次刑事处分。
4、仇视家庭。爸爸妈妈相互敌对,好像水火,未成年人夹在中心,左右为难,极易对爸爸妈妈发生不信任或轻视感,从而不听从爸爸妈妈的管束。少年沈某爸爸妈妈欠好,家中常有打架谩骂声,幼时沈某每遇此况,躲进房间单独哭泣。后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整天以酒麻醉自己,不事家务,陈某感触不到温暖、得不到照料,15岁开端离家外出混社会。对爸爸妈妈再无挂念。17岁已两度违法。又如少年蒋某,父亲对家庭成员粗犷、冷酷,家庭气氛严寒沉郁。蒋某常常成心逃避父亲。某日深夜下班回家发现钥匙未带,无法进门,蒋某怕敲门引来父亲怒骂,即决议蹲守在门外等天亮,后难耐冷寂,骑自行车到路上转转,遇一独行妇女,胸前挂有手机,顿生劫取歹念,对女施行掠夺后又生淫念,强行猥亵。
5、亲情过剩的家庭。爸爸妈妈对子女溺爱过甚表现为养尊处优、唯命是从、庇护庇护、怂恿听任,足以使孩子养成毅力低沉、不求上进、好吃懒做、好吃懒做、自私自利、得寸进尺的不良质量。难以养成欲求不能满意时应有的忍耐性,以致无法习惯社会日子。少年程某系富家子,家产雄厚,自幼遭到爸爸妈妈各样呵护违拗。初中阶段课业严重,他无法忍受提出退学,得到爸爸妈妈答应。退学后与街头青少年混迹于舞厅、酒店等场所,所需金钱全数由爸爸妈妈供应,某日在网吧看见一美貌女,将女骗至酒店客房求欢,遭女回绝,程恼羞成怒,强行奸污,16岁即因强奸罪领刑。
6、监督缺乏的家庭。爸爸妈妈对子女彻底采纳听任情绪,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不予干预,易使少年毫无顾忌地施行不法行为。少年蒋某某年少机灵,深受爸爸妈妈、乡邻喜欢,爸爸妈妈从没有发现他有什么欠好,从未打骂过他。他逃学爸爸妈妈不知道、他交什么朋友爸爸妈妈不了解、他主动退学爸爸妈妈不知道、他几个月不回家住哪里靠谁吃他们也不想知道,他开展成为小有名气的打手,常常身携砍刀参加打斗、偷盗、参加非法拘禁别人、帮人暴力索债等等,做爸爸妈妈的一窍不通。他们从不干预儿子的事。18岁时,蒋某某因四罪并罚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