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媒体称中国社会心态存十大病症 官员存信仰缺失危机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08 15:36
当时,我国反腐之风正紧、八项规矩家喻户晓、经济开展持续安稳、日子标准有序,与此同时,变革叠加下的社会转型加速,也催生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公民论坛问卷查询中心的查询显现:当时我国存在十大社会病症;超越对折的网友以为官员集体存在崇奉缺失危机,部分官员“不问苍生问鬼神”展现其权本位病态心思。
(一)十大病态 咱们的社会生病了
查询显现,超多半受查询者以为当时社会处于亚健康状况,“崇奉缺失”、“看客心态”、“社会焦虑症”位列当今社会病症前三项。
1、崇奉缺失:价值多元化下存在崇奉与品德有关的精力危机,品德赤字与坏账凸显;
2、看客心态:阿Q式的冷酷、麻痹与围观,崇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处世哲学;
3、社会焦虑症:因作业、日子、养老及未来无法预期等而长时间严峻与不安;
4、习惯性置疑:社会诚信危机导致人与人之间短少信赖和安全感,然后置疑全部;
5、炫富心态:展现、夸耀财富,虚荣心作祟,自卑心思的另一种反映,夸耀是为了取得满足感;
6、审丑心思: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假恶丑盛行、越骂越红;
7、文娱至死:崇尚个人享乐主义,“毫不勉强”地成为文娱的附庸;
8、暴戾狂躁症:粗犷粗野、怪癖残酷,易怒且好走极点乃至损害社会;
9、网络依靠症:对网络及移动前言上瘾,发生依靠,沉溺在虚拟国际中不能自拔;
10、自虐心态:骂共产党、恨体系,乃至取得体系内优点越多的人骂得越凶。
此外,鸵鸟心态、未老先衰的初老症、考虑依靠症的问题也有突出体现。
(二)崇奉缺失 我国的官员怎么了
1、关于“崇奉缺失、品德滑坡”。超越对折的网友以为崇奉缺失首要体现在官员集体身上
在答复“哪类集体崇奉危机最严峻”时,超越对折的网友(占比57.5%)以为崇奉缺失首要体现在官员集体身上。
这样的查询成果并不古怪。“大师”王林事情曝光后,“官场迷信”再度成为言论重视和征伐的焦点。部分官员“不问苍生问鬼神”,折射出他们“权位观”和“为民观”的偏执与错位。官场迷信是一面照妖镜,照出的是其背面官场糜烂的风险信号。贪腐官员的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是崇奉缺失、精力缺钙所形成的。崇奉缺失削弱了党的凝集力、战斗力,影响党员干部在公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关于“崇奉缺失”的原因有,50.8%的网友以为是“准则层面,一些不品德的现象没有遭到准则的惩办,反而成为一些人仿效的目标”。此外,“利欲熏心”的市场经济以20.8%的比重位列第二大要素。
2、关于“看客心态”。“看客心态”一般,每个人都或许成为看客
超越多半的网友以为“看客心态”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恶疾,仅有0.3%的网友以为这一现象在社会中并不存在。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官员集体也成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首要集体,占比26.9%,这个数据高于知识分子、白领阶层、青少年等其他集体。官员是看客,更多地是与其居高临下、具有权利、占有资源、享有话语权却往往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关,在强拆的冷酷中,在截访的无情中,在灾害面前的微笑中,均有官员的身影闪现,这些都严峻影响着官员的形象。
3、关于“习惯性置疑”。“政府公信力下降”成为“习惯性置疑”的首要病根儿
当被问及“习惯性置疑”的体现时,“政府说什么都不信”(41.2%)、“人与人之间短少信赖感”(35.2%)、“置疑食物、药品的安全性”(33.5%)、“对医师的工作品德不信赖”(28.0%)是社会各集体以为的首要体现形式。
与习惯性置疑的体现相对应的,“政府公信力下降”(24.0%)、“社会诚信缺失”(22.4%)、“食物、药品安全监管不力、惩办机制不完善”(16.6%)、“特定工作人员短少工作精力”(14.6%)成为“习惯性置疑”这一社会病症诱发的重要原因。
今日,这种“不信赖”、置疑全部的心情,已然渗透进大都我国人的日子:吃饭不信赖食物的安全性,出行不信赖铁路职业处理买票难的才能和诚心,上医院不信赖医师没有给自己多开药,打官司不信赖司法会公正……不信赖政府,不信赖专家,更不信赖媒体等已构成了当时社会上一堵亟待翻越的“信赖墙”。
4、关于“文娱至死”。61.0%的受访者以为“文娱至死”是社会盛行的病症,官员集体和青少年集体成为最易感染人群
从查询中可看出,官员集体(36.5%)和青少年集体(27.1%)成为这一社会病症的首要人群。我国现有准则的缺点放纵了官员的越权行为、减少了违法乱纪的本钱,让他们知法犯法地文娱。
5、关于“暴戾狂躁症”。85.3%的受访者认同当时社会弥漫着较为严峻的暴戾狂躁症,“知识分子集体”、“城市白领阶层”两类社会集体最为理性、镇定
“弱势集体”(33.6%)被以为是患有“暴戾狂躁症”最为明显的集体。短少时机、短少资源,被掠夺、被揉捏等“标签”是社会对这类集体的刻板形象,“在看不到任何或许的出路之时,暴力方法就成为十分或许的挑选”,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如此剖析。
“社会不平等加重,弱势集体被掠夺感强”(42.4%)首战之地,成为诱发“暴戾狂躁症”的榜首诱因。其次是“法治不健全,公民法制认识淡漠”(35.9%)。
(三)社会之病、人心之疾应当怎么治
其一,高度重视社会病态乱象,加速培养社会中心价值观。
当问及“您以为以下哪些是导致我国社会‘亚健康’的原因”时,在受访者看来,“失:传统向现代急剧转型,新的没有树立、旧的被敏捷打破,游戏规矩、伦理品德等重塑过程中沉疴积弊泛起”(49.5%)是形成当时社会“亚健康”的首要原因,“乱:全面深化变革的‘深水区’,跨过开展圈套的关键时刻,社会乱象多等导致的习惯不调”(占比36.7%)和“杂:价值多元、诉求多样、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32.0%)排在第二、第三位。
从以上成果看,社会转型期,次序规矩重塑、品德失范、价值多元是形成当时社会“亚健康”的重要原因。经过什么样的机制行动来培养民众新年代的中心价值观以凝集人心,怎么构筑调和文明以促进社会的联合安稳,不啻为一个值得考虑的大课题。
其二,开展中的问题仍是要靠开展来处理。“在您看来,医治社会病症、消解负能量最具效果的药方是什么?”查询成果显现:“经济开展愈加重视公正、使变革盈利惠及更多人,使个人日子更有庄严、开展更有保证”位列榜首(占比 54.6%),而“政治体系变革需持续推动,从体系上机制上铲除社会缝隙”(占比42.6%),居第二位。纵观国际各国,社会病态凸显是社会急剧转型期的常态现象。医治社会疾病还须回归根源,开展中的问题仍是要靠开展来处理。查询发现,受查询者对“日子更有庄严、开展更有保证”更为等待。
其三,“社会之病”的治好还需从执政党做起。“社会之病”是年代的投影,社会之病从根本上说仍是“人心”之疾,折射的是人的抱负追求和精力状况。当时的社会病态从另一个旁边面阐明“人心”的失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或许呈现了一些不调和,这不仅仅是经济开展问题,更是集“素质、心性、价值观”等为一体的文明问题,需求执政党对症下药。
来历:公民日报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