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再审中如何审理这宗离婚案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14 13:57

    [案情]
    方梅与王兵于1996年1月28日收取结婚证,同年12月生一子。2001年10月8日,方、王两边到达离婚协议:一、二人离婚。二、婚生子随方梅日子,王兵每月补助育婴费300元至小孩独立日子停止,于每月月底前给付。三、一切共同产业:房子、家电、存款等两边自愿赠与小孩。王兵分得4000元,一起搬出另居。为具有离婚的合法手续,方梅于当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经法院掌管调停,依据当事人两边的离婚协议制作了民事调停书。2002年5月18日,方梅与另一男人再婚。后王兵及其父以“原告成心隐秘被告患有精神分裂症且无民事行为能力这一重要现实,诉讼时未告诉被告的法定代理人参与诉讼,原调停协议并非被告实在意思表明”为由,向法院提起再审请求,要求吊销上述收效的民事调停书,对离婚案子进行再审,并要求追查原告重婚的刑事责任。
    在案子再审复查过程中,法院依据原审被告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托付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对原审被告王兵进行司法鉴定。鉴定结论为:一、被鉴定者在离婚诉讼期间罹患精神分裂症。二、被鉴定者认识明晰,但对本身利益漠然置之,系无行为能力人。
    法院经再审复查以为:原审被告王兵在离婚诉讼期间就患有精神分裂症。在法院一审调停时,原审原告方梅成心隐秘原审被告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现实,两边到达的协议非实在意思表明。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榜首百八十条规则的再审条件,该案裁决进入再审程序。
    [不合]
    再审程序发动后,对本案终究怎么审理产生了三种不同定见。
    榜首种定见以为:应吊销原收效调停书,康复对该案的审理。本案由于原审原告离婚诉讼时隐秘原审被告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现实,导致原审程序过错,故应将原调停书吊销,由原审法庭对全案按一审程序康复审理。原审原告严峻搅扰了民事审判次序,应予制裁。一起原审原告再婚行为已触犯刑法关于重婚的规则,应追查其刑事责任。
    第二种定见以为:应按审判监督程序对该案悉数再审。原审被告在离婚诉讼时就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民事行为能力。当然不具有诉讼行为能力,原审被告在未有法定代理人参与诉讼的情况下到达的调停协议自始无效。应吊销原调停书,按审判监督程序对全案进行再审。依据再审的成果来决议是否追查其刑事责任。
    第三种定见以为:只应对该案触及产业及小孩育婴问题进行再审,对婚姻联系不予再审。一起对原审原告方梅波折民事诉讼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但不该追查其重婚的刑事责任。
    [分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婚姻联系是否应归入再审的规模;二是方梅的再婚是否归于重婚。
    一、本案再审的规模是否包含婚姻联系原审被告王兵及其法定代理人请求再审的对象是离婚案子。离婚案子就其实质而言,所要处理的便是原、被告之间的婚姻联系,子女育婴、产业切割只不过是婚姻联系的附属品。因而,当本案原审原告方梅隐秘原审被告王兵的精神分裂症情况,骗得并无诉讼行为能力的王兵签收调停书时,此案便产生了一方当事人短缺诉讼行为能力的严峻程序问题。一般意义上,此类案子应当吊销原案的调停或判定,全面进行再审,这也是榜首、二种定见的理论依据地点。但是,与一般案子不同的是,婚姻联系并非物权、债务联系,其激烈的人身联系的特色,使得其不能象物权、债务联系那样,具有可反转性。正是由于考虑到婚姻联系的这种特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榜首百八十一条才明确规则:“当事人对现已发作法律效力的免除婚姻联系的判定,不得请求再审”。这儿的“不得请求再审”,并非是掠夺了当事人的“请求再审权”,而是指关于“免除婚姻联系的判定”而提出的再审请求,人民法院无需就婚姻联系是否康复进行再审。本案作为“免除婚姻联系”的调停,是否适用该条规则呢?答案应当是必定的。由于跟判定比较,收效的法院调停在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方面,具有平等的法律效力,且婚姻联系的不可反转性,不论是在判定仍是在调停中,都是原封不动的。并且,从本案来看,方梅为了到达与王兵离婚的意图,不吝隐秘王兵的病况,而在仅表现个人毅力的调停协议中,根本不体恤王兵的身体情况,在子女育婴和产业切割上,作出了显着损害王兵合法权益的组织,可见方梅对王兵已无夫妻感情可言。假如此案全面进入再审,再去企图康复方梅与王兵的婚姻联系,王兵也不可能从中得到美好。因而,从王兵个人日子美好的视点考虑,也没有必要将婚姻联系列入再审规模。只需对子女育婴和产业切割进行再审即可。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