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资料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5-09 03:58
1、净利润
该项目依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财物减值预备
计提的财物减值预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财物减值预备发作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丢失,不计入。
3、固定财物折旧
固定财物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 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财物对外出资而削减的折旧。
4、无形财物摊销
=无形财物(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财物贷方发作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财物对外出资削减。
5、长时间待摊费用摊销
=长时间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时间待摊费用贷方发作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削减(减:添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添加(减:削减)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财物、无形财物和其他长时间财物的丢失(减:收益)
依据固定财物整理及经营外开销(或收入)明细账剖析填列。
9、固定财物作废丢失
依据固定财物整理及经营外开销明细账剖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开销-应收收据的贴现利息
11、出资丢失(减:收益)
=出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削减(减:添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出资的削减。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削减(减:添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 应收收据(期初数-期末数) 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 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 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预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敷衍项目的添加(减:削减)
=敷衍账款(期末数-期初数) 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 敷衍收据(期末数-期初数) 敷衍薪酬(期末数-期初数) 敷衍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 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 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该项目依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财物减值预备
计提的财物减值预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财物减值预备发作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丢失,不计入。
3、固定财物折旧
固定财物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 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财物对外出资而削减的折旧。
4、无形财物摊销
=无形财物(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财物贷方发作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财物对外出资削减。
5、长时间待摊费用摊销
=长时间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时间待摊费用贷方发作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削减(减:添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添加(减:削减)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财物、无形财物和其他长时间财物的丢失(减:收益)
依据固定财物整理及经营外开销(或收入)明细账剖析填列。
9、固定财物作废丢失
依据固定财物整理及经营外开销明细账剖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开销-应收收据的贴现利息
11、出资丢失(减:收益)
=出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削减(减:添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出资的削减。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削减(减:添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 应收收据(期初数-期末数) 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 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 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预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敷衍项目的添加(减:削减)
=敷衍账款(期末数-期初数) 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 敷衍收据(期末数-期初数) 敷衍薪酬(期末数-期初数) 敷衍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 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 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