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竞争法对仲裁及ADR发展启示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09 20:26
【出处】公民论坛学术前沿 第315期【摘要】香港新竞赛法下反独占争议处理能够经过裁定及ADR办法,意图是为了鼓舞活跃动用各种力气和途径更好地保持商场竞赛次序,而关于界定详细的反独占争议事项则仍需求进一步剖析。反独占争议可经过裁定及ADR办法处理是各国竞赛法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必然趋势。【关键词】香港新竞赛法;非诉讼胶葛处理机制;反独占争议【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跟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法治化的开展,竞赛法的位置日益重要,被誉为自在企业的大宪章”(The Magna Carta of Free Enterprise)。竞赛法以维护商场竞赛次序为己任,具有激烈的公法性质。裁定及ADR(代替性胶葛处理办法,也叫非诉讼胶葛处理机制)是一种重要的商事争议处理办法,自20世纪开端蓬勃开展,被称为福利国家通往正义之路”变革第三次浪潮。[1]从性质上讲,它归于私力救助办法。传统意义上,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把竞赛法视为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而触及公共政策的争议事项,如反独占争议事项等由国家司法机关专属统辖。反独占争议因为具有很强的公共政策性而一向归于不行经过裁定及ADR办法处理的事项。但是,在欧美许多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屡次体现出了反独占争议以裁定及ADR办法处理的开展轨道。1985年,美国高等法院的判定清晰宣告了关于裁定适用竞赛法的决心,使竞赛法下反独占争议处理能够经过裁定及ADR办法在美国得以建立。香港新竞赛法下反独占争议处理的开展方向香港新竞赛法下反独占争议处理的主要内容和特色。一、建立独立于政府的调查和审裁安排专门处理反独占争议。《竞赛法令草案》规矩,建立专业安排处理反独占争议问题,专门安排包含两个:竞赛业务委员会和审判决。竞赛业务委员会担任履行新竞赛法。审判决可就案子现实和法令适用,对竞赛业务委员会的判决进行复检。审判决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有权向上诉法庭提出上诉。二、建立了私家诉讼准则和代表诉讼准则保证反独占争议处理。《竞赛法令草案》规矩,任何人士如因反竞赛行为蒙受损失或危害,均有权提起私家诉讼要求补偿及采纳其他弥补办法。而代表诉讼是指受不法手法影响的特定集体,授权代表其权益的安排,提出诉讼。三、其他特别规矩”保证反独占争议全面处理。首先是提出对中小企业供给特别维护。其次是不包含对大规模兼并及行政独占的监管。香港本乡商场规模较小,大规模兼并在香港并不常见,而敞开的经济体系让境外公司也可参加竞赛,兼并活动不会对香港构成实践的竞赛问题。一起,政府或法定安排行为能够扫除适用。第三是《竞赛法令草案》适用于一切职业。香港新竞赛法下反独占争议处理向裁定及ADR办法开展的可能性。香港特别行政区长期以来坚持自愿调解机制。跟着国际范围内竞赛法下反独占争议处理向裁定及ADR开展的大趋势,在香港新竞赛法下反独占争议处理也具有适用裁定及ADR办法处理的可能性。[2]从构成香港裁定及ADR的法令环境来说,香港为裁定及其他诉讼外争议处理程序的进行供给了一个完善而具有灵活性的法令环境。各方当事人能够最大极限地依据自己的志愿在香港用裁定及ADR办法处理争议。《香港裁定法令》为在香港进行的裁定供给一个程序结构;我国在1986年《关于参加〈供认与履行外国裁定判决条约〉的决议》中的商事保存声明中表明,我国只供认与履行对依据我国法令确定归于契约性和非契约性商事法令关系所引起的争议作出的裁定判决。这给反独占争议能够经过裁定及ADR办法处理留下了空间。从裁定及ADR的概念来说,其实质是公共政策对裁定及ADR在争议处理范围上的约束。在2000年和2001年,香港《电讯法令》和《播送法令》取得经过,法令中包含制止某些反独占行为以及针对商场分配位置的条文,这些法例的拟定和成功实践表明晰政府按单个职业别离拟定竞赛法规矩的思路也加强了顾客对出台更广泛的跨职业竞赛法的要求。[3]毫无疑问,电讯和播送职业与公共政策密切相关。在实践中,依据现行《电讯法令》,电讯局下设竞赛业务部,担任履行公平竞赛条款,责任包含与裁定及ADR业界在处理胶葛方面互连、共用设备和接驳。[4]而香港的新竞赛法是在此思路下拟定的,因而,经过裁定及ADR办法处理反独占争议时也不用然会与公共政策相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