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精神病人自杀未遂成植物人 ----医院应否承担责任成争议焦点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14 04:08
精力患者小王在医院活动室徜徉时,忽然捶胸顿足,并大声喊叫:“我无法控制自己!”医护人员赶忙过来安慰心情,然后将小王组织进入阻隔病房。令人意外的是,小王在阻隔病房待了20分钟后,悲惨剧发生了。医护人员发现,他居然在阻隔病房的窗户护栏上自缢,而自缢东西竟是病房里的毛巾。医护人员立即对小王进行抢救。经抢救,小王尽管被救了过来,可是却成了植物人。小王爸爸妈妈以为,小王在阻隔病房内长达20分钟的时刻里没有人监护,是导致悲惨剧的主要原因,为此,他们向医院索赔200万余元。3月25日,记者从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得悉,这起备受社会重视的案子通过二审法院的掌管,两边达到调停协议,庭外实行,各自撤回上诉。阻隔期间自缢 抢救后成植物人小王的父亲王加平说,小王长时刻患有精力分裂症,自从2003年以来,先后15次在收治精力病患者的厦门市南山疗养院进行医治。2006年10月9日,小王在家人陪护之下再次到南山疗养院进行医治。10月17日,意外发生了。据法院后来查明,小王在病房里边忽然心情激动,大声喊叫说:“我无法控制自己。”医护人员发现后,就把他送入阻隔病房进行医治。被送入阻隔病房差不多20分钟后。小王被发现用毛巾自缢。之后,小王被送进中山医院医治,生命体征相对安稳,但一向不省人事;然后,小王又被转入厦门174医院医治。2007年4月24日,小王出院了,不过,此刻的他既不能说话,四肢也不能动弹,经判定,他已成为植物人了。看着儿子就这么一向躺在床上,小王爸爸妈妈很不甘愿。几天后,小王被转送进厦门市第二医院进行神经恢复医治。不过,直至现在,小王仍未能复苏。据王加平介绍,自小王自杀未遂之日起,他们为其医治已支付了数十万元的医疗费。为此,小王爸爸妈妈向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南山疗养院索赔医疗费、残疾补偿金等合计213万余元,还要求补偿精力危害抚慰金10万元。院方有无差错 成为争议焦点小王的父亲以为,作为收治精力患者的专科医院,在明知小王烦躁不安之时,自诉“无法控制自己”的状况下,院方将其关进阻隔病房,但却没有采纳很好的预防办法,疏于对小王的监管护理,如:未将比如毛巾此类的危险物品取出,使小王在阻隔病房里自缢未遂后成为植物人,院方对此应负差错职责。院方以为,患者小王在住院期间无任何想自杀的预兆。小王自缢属意外事情,医院对小王整个住院治疗和抢救进程中不存在差错和差错,故不应承当任何费用。小王呈现自缢行为,是在精力病症分配下所形成的,归于不行预见性,医院在整个医疗、护理、抢救进程中契合治疗惯例,不存在违规行为,不应承当所谓的职责和补偿。医院指出,有关护理距离最短巡视距离是15分钟到20分钟,也是在这15分钟到20分钟时刻发生原告自缢事情。对此,医院已及时予以抢救,挽回了小王的生命,中心的这个时刻距离,不能视为医院的疏失。医院不行能在没有任何前兆的状况下,预见到患者的自杀行为,医院也不行能全天24小时关于一个不行预见的自缢事情进行监督。小王入院时,医院与患者家族签署的住院知情赞同书中,现已清晰奉告患者住院期间或许存在危险和意外,患者家族彻底知道这些状况,并乐意承当危险,在呈现意外时不追查医方的职责。厦门市医学会判定以为,患者小王确诊“精力分裂症(未定型)”是正确的;患者呈现的自缢行为是在精力病症状分配下所形成的,归于不行预见性;医方在医疗、护理及抢救进程中契合治疗惯例,抢救进程及时有用,不存在违规行为,本病例不归于医疗事故。针对医方是否存在差错问题,福建正泰司法判定中心的结论是医方存在直接差错,医方在对小王的监管护理方面存在忽略的缺点。小王系精力分裂症患者,其自杀行为虽具有忽然性、随意性和不行预见性的特色,但入院后医方应考虑到他有自杀、自伤、伤人、毁物、逃跑的或许性存在。在患者呈现心情非常激动、大声喊叫“无法控制自己”的状况下,对其进行安慰心情并安排于阻隔病房,尽管采纳了办法,但在监管、监控方面仍是存在忽略,小王在精力病发生期间的自缢行为形成的后果与医方在监管进程中的忽略存在直接联系。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