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中小企业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21 06:00

中小企业的法令危险及防备对策
企业在运营开展进程中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多种多样的危险,其间法令危险是多年来最简单被忽视的一种。许多企业以为在法令危险防备上的开销是可有可无的,归于可"节省"的部分。实践上,这是一种极端过错的知道,放眼四周,高发案率,高败诉率,低实行率,打赢官司拿不到钱的为难与无法如影随形地随同着企业,一笔官司、一笔欠款断送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的事例也是层出不穷。现实证明,法令危险一旦发作,往往会给企业带来相当严峻的成果。特别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比较,经济实力单薄,内部处理不健全,抵挡法令危险的知道和才干均有显着距离,往往一次失误就会给企业带来颠覆性的灾祸。
一、企业法令危险概述
企业法令危险,即在企业从准备树立起到依法闭幕停止前,因为对法令标准的陌生或疏忽,不明白法令规矩,疏于法令检查,躲避法令监管,其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与法令标准存在差异,并因而而未尽法定责任或未用法定权力,然后导致其遭到处分、承当民事或刑事责任,以及单独权益丢掉的或许性。
二、中小企业法令危险发作的要素
法令危险发作的原因有许多,依据引发法令危险的要素来历,可以分为企业外部法令危险和企业内部法令危险。所谓企业外部法令危险,是指因为企业以外的社会环境、法令环境、方针环境等外在要素引发的法令危险。包含立法不齐备,法令变迁,法令不公正,竞赛对手或合同相对人的人为要素及不可抗力等。因为引发要素不是企业所可以操控的,因而企业不能从根本上根绝外部环境法令危险的发作。所谓企业内部法令危险,是指企业内部处理、运营行为、运营决议方案等要素引发的法令危险。表现为企业本身法令知道淡漠,对法令环境认知不行,运营决议方案不考虑法令要素,乃至违法运营等。
在危险防备的机遇挑选上,过后操控不如事前防备,在源头上消除企业法令危险的发作,尽或许防止或削减法令危险转化为法令妨碍、法令危机。企业有必要走出误区,将法令危险处理置于企业处理的前沿。
三、中小企业法令危险的详细表现
查询显现,中小企业运营活动中面临的法令危险首要会集在几个方面:
(一)企业树立中的法令危险
《公司法》企业的组织形式架构等有了清晰规则。在树立企业的进程中,企业的发起人是否对拟树立的企业进行充沛的法令规划,是否对企业树立进程有了充沛的知道和方案,是否彻底实行了树立企业的责任,以及发起人自己是否具有相应的法令资历,这些都直接联系到拟树立企业能否具有一个合法、标准、杰出的树立进程。
(二)合同法令危险
合同危险是企业运营进程中的首要危险之一。合同法令危险指在合同缔结、收效、实行、改动和转让、停止及违约责任的确认进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或两边利益损害或丢掉的或许性。
查询显现,有70%以上的企业对合同的签定、审阅、履约等环节缺少严厉的处理程序。有的企业为了进步功率,调集业务人员积极性,把业务合同章交给业务人员随身携带,签了合同也不检查,对合同文本也无存案处理准则。一些企业对合同履约进程缺少严厉操控和有用防备。这些企业在流动资金十分匮乏的状况下,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仍高达40%以上,并且有70%以上的外欠款已长达两年以上,回收的或许性很小。
(三)常识产权法令危险
商业秘密、专有技能等方面的常识产权缺少有用确保,是中小企业最忧虑的问题之一。一些企业的高档处理人员、技能人员和营销人员在公司作业一段时间今后,把握了公司里边的技能秘密或许其他商业秘密,然后换岗或被高薪挖走。这些人换岗时往往企业的技能秘密、客户信息乃至客户联系带走。关于广告企业、展览企业、高科技企业等职业的中小企业而言,这种商业秘密的走漏或丢掉,往往会对一个企业构成丧命影响。但现在,大都中小企业还没有对常识产权的深化维护构成满足的维护机制和实践投入。现实上,从法令危险的处理本钱看,防止常识产权遭到侵略,比遭受侵权之后再索赔更为有用。
(四)企业并购、融资操作中的法令危险
企业并购触及公司法、税收法、常识产权法等多个法令部分,操作程序杂乱,发作法令危险的或许性较高。中小企业在其开展进程中还会常常面临融资困难,既难以经过银行借款办法获得融资,又难以到达经过资本市场融资的高门槛。企业在缺少正规、有用融资途径的状况下,往往经过民间假贷、集资、违规假贷等办法筹资。有的企业乃至靠拖欠借款来获得运营所需资金,这就必定构成法令危险。这些企业假如资金链一旦开裂,往往直接导致企业破产。
(五)盲目供给担保的法令危险
一些中小企业仅仅顾及"联系户"的体面,未考虑担保方针的资信状况和还账才干就草草地为其担保。这种盲目担保的行为因为"联系户"无力归还到期债款,致使担保企业不得不承当连带责任,使好端端一个企业堕入困境。
(六)人力资源处理法令危险
在企业人力资源处理进程各个环节中,从招聘开端,面试、选用、运用、签定劳作合同、员工的待遇问题直至员工离任这一系列流程中,都有相关的劳作法令法规的束缚,企业的任何不恪守法令的行为都有或许给企业带来劳作胶葛,都有或许给企业构成不良影响。
(七)企业触及诉讼、裁定的法令危险
假如企业有必要参加一场官司,就应当了解相关司法程序在程序与实体方面的常识,把握必要的诉讼或裁定处理技巧,以确保自己不受对手的误导或限于诉讼之累。这样才干更胸中有数的面临法令事情,防止企业因为不熟悉根本的法令常识和诉讼或裁定规矩而遭受不必要的丢掉。
(八)其它法令危险
企业在生产运营进程中,还会因为本身的不标准行为及外界的行为,或许遭到工商、税务、环保等行政操控危险,各种侵权胶葛等法令危险。
四、企业法令危险防备操控的首要途径
企业要在剧烈的市场竞赛中开展壮大,获得竞赛优势,有必要有用防备法令危险。企业以盈利为意图,而任何赢利的获取,必定随同危险。存在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危险法令防备操控知道。企业法令危险可以分为外部环境法令危险和企业内部法令危险。关于外部环境法令危险,因为其引发要素不是企业所可以操控的,因而不或许从根本上予以根绝。但关于企业内部法令危险,其引发要素是企业本身可以掌控的,因而成为企业法令危险防备的要点。企业防备操控法令危险应做好以下几点作业:
(一)强化企业运营者的法令危险知道,培育员工的法制观念。
企业运营者的法令危险知道,是防备操控企业法令危险的要害。现在,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运营决议方案是由运营者直接掌控。假如企业运营者的法令危险知道淡漠,那么在决议方案时往往忽视或许小看了法令危险的存在,更注重于速度和功率,成果是不光达不到决议方案的预期方针,并且构成不必要的丢掉,乃至给企业生产运营带来严峻损害。企业运营决议方案拟定后,企业员工是实行者,员工的实行力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营。因而培育员工的法制观念十分必要。职作业业岗位的不同,发作的法令危险也不尽相同,所以,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培育不同的法令危险知道。只需企业运营者和整体员工具有法令危险知道,企业在生产运营活动中,才或许削减或防止法令危险。
(二)树立严峻运营活动法令检查机制
中小企业的严峻运营活动,如合资合作项目、出资项目、企业对外担保活动都应经法定程序检查,如应经股东会、董事会、司理厂长办公会的检查,防备、削减企业运营或决议方案危险。企业法令顾问要全面介入运营处理活动,供给优质高效的法令服务,实在把好法令检查关。首先要健全收购、出售机制,防备、下降运营危险。法令顾问应全程介入检查合平等法令文书及法令手续的合法性和标准性,签署法令意见,并负法令责任,以下降物资本钱和项目危险。对各项开支行为进行严厉审计和法令检查,根绝违法开支现象;对严峻工程建设项目则托付律师业务所和会计师业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进步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标准出资行为,进步出资效益。
(三)加强企业合同处理,防备合同圈套和危险
法令危险防备触及到企业运营处理、战略开展的各个方面,其间合同是企业运营行为中最根本的法令文本,加强合同处理是防备企业法令危险的基础性作业。加强合同处理最重要的问题是变革应收账款处理,按照全程信誉处理模式的根本流程和原理,树立信誉危险处理准则,从根本上改动出售和处理决议方案严峻失控的局势,在企业内部构成科学的限制机制。这种限制机制的首要特点是将合同从缔结到实行当作一个动态的进程来处理,这个进程大致包含商洽、签约、担保、批阅、实行、结算,对这六大环节应拟定规章准则,定时查核,随时检查,有问题及早通报。在缔结合同进程中严厉实行"会签"、"会审"准则,合同缔结后应查核其合理性、合法性、履约率及合同台账、合同档案的树立状况。合同实行中应随时检查,防止秋后算账,发现问题及早处理。构成应收账款催收力度不行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便是合同准则、台账、档案不健全,业务部分签了多少合同,财务部分不知道,合同改动财务部分也不知道。所以应加强企业内部业务部分、财务部分、合同处理部分的和谐交流。施行全程信誉危险操控,即对企业运营处理的全进程以及每一个要害的业务环节进行综合性的危险操控,包含以客户资信查询评价为中心的事前操控,以买卖决议方案的信誉审阅为中心的事中操控,以及以应收账款催收的专业化监控为中心的过后操控。
(四)正确适用合同担保准则,防备、躲避合同项目危险
合同担保准则对确保买卖安全以及维护合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在经济担保活动中,要严厉恪守合同法、担保法的规则,设定担保的内容、程序要契合标准,真实用好合同担保准则,下降合同危险。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求其他企业供给担保,应检查对方的担保资历以及用来担保的财产权力状况,并在合同中清晰担保责任条款,一旦买卖对方违约,可依法追究担保责任,完成担保合同权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假如是做担保人或为其他企业供给担保,要依法审慎设定,必要时可要求被担保人供给反担保,以减小合同担保危险,确保运营安全。别的,要用好自己的合同权力,如先诉抗辩权、一起实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追诉权、诉讼权等,维护己方利益,完成合同意图。
(五)注重合同依据作业,做好合同公证、见证
因为缺少依据知道,一些中小企业堕入"有理乏据"的为难地步,在经济胶葛中吃尽苦头,构成一些不该有的经济丢掉。法令注重依据,因而,中小企业应当注重经济合同文本、凭证的收集、收拾、归档作业,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一旦触及经济胶葛,要及时查询经济往来记载,查阅原始档案,收集、保全相关依据,进步胜诉的机率。一起,要充沛知道到合同公证、见证的重要作用,对大额合同、重要合同依法进行公证、见证,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性。
(六)健全劳作人事准则。
跟着劳作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员工法令知道的进步及人才流动的增多等要素,对企业劳作准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中小企业中比较常见的相关问题是:企业不与员工签定劳作合同或劳作合同不标准;不按照法令程序免除劳作合同;不为员工交纳社会保险费用;没有树立保密准则等。单个企业以为签定劳作合同是对企业的限制,就不与员工签定劳作合同。其实,企业应当知道到,签定劳作合同也是对企业的维护。只需用工现实存在,不签定劳作合同,也存在现实劳作联系,假如发劳资生争议,依然按照劳作法处理。但在没有签定劳作合同的状况下,企业丢掉了经过签定劳作合同维护企业利益、对劳作者约好责任的时机,在处理这类胶葛时,往往处于被动局势。
(七)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查核。
企业内部监督与查核,同企业生产运营亲近机关,也是树立企业法令危险防备机制的要害环节。只需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查核,实在做到事前防备、事中操控和过后监督,才干有用防备企业法令危险。
(八)树立其它法令业务处理准则
中小企业应该在法令顾问的协助下,树立健全常识产权处理、索赔诉讼事项处理、劳作联系法令业务处理、环保、人身健康和安全法令业务的处理等各方面的准则,理顺流程,防备企业体系危险。在生产运营进程中,也要及时发现和把握或许存在的工商、税务、安全以及各类监管等法令危险;一起,工商年检、各类资质处理、分公司子公司注册刊出等业务中,应当延聘法令顾问进行必要的辅导与和谐。
在法制日益完善的今日,中小企业应当知道到:对任何一个现代企业而言,其运营中法令危险都客观存在;企业应当具有满足的法令危险知道,在运营中坚持清醒的脑筋,采纳必要措施的防备、操控企业法令危险。
附:一、收购赃物罪的概念
收购赃物罪是指明知是违法所得的赃物而予以收购的行为,其在片面方面表现为成心,即明知是别人违法所得的赃物,明知对别人违法所得的赃物予以收购的行为会发作波折司法机关的作业正常进行的损害成果,却期望或许听任这种成果的发作。收购,首要是针对1992年两高有关司法解说中所说的“贱价购进、高价卖出”的行为,司法实践中首要是针对以收购废品为名很多收购赃物的行为,是指有偿购入,然后再高价出卖的状况;另一种状况是自用,买赃自用的状况又分两种:一是买赃供自己消费运用,一是供自己生产运营运用。很多购买赃物供自己生产运营运用的行为是收购赃物罪的行为。
2007年10月25日,两高关于实行《刑法》确认罪名的补充规则(三)发布,取消了窝藏、搬运、收购、出售赃物罪,正式确立了粉饰隐秘违法所得、违法所得收益罪。
二、相关法令规则
1、刑法(2011年批改)
第三百一十二条 【粉饰、隐秘违法所得、违法所得收益罪】明知是违法所得及其发作的收益而予以窝藏、搬运、收购、代为出售或许以其他办法粉饰、隐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许操控,并处或许单处分金;情节严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现在,相关法令及司法解说没有关于涉案数额的规则,实践中往往对比偷盗、掠夺、欺诈、争夺违法的数额科罪量刑。因而“情节严峻的”应理解为案子触及到偷盗、掠夺、欺诈、争夺的机动车五辆以上或许价值总额到达五十万元以上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分金,并对其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的规则处分。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偷盗案子详细使用法令的若干问题的解说》(1992年12月11)
八、怎么确定窝赃、销赃罪?
窝赃、销赃罪,是指明知是违法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或许代为出售的行为。
(一)确定窝赃、销赃罪的“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的口供,应当依据案子的客观现实予以剖析。只需证明被告人知道或许应当知道是违法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或许代为出售的,就可以确定。
(二)窝藏,既包含供给躲藏赃物的场所,也包含为罪犯搬运赃物;代为出售,既包含把赃物卖给别人,也包含以贱价买进、高价卖出的行为。买赃自用,情节严峻的,也应按销赃罪科罪处分。
(三)与偷盗违法分子事前通谋,过后对赃物予以窝藏或许代为出售或许收购的,应以偷盗共犯论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理处分法(2005年8月28日)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波折社会处理次序行为之一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许正告:明知是赃物而窝藏、毁掉、搬运,尚不行刑事处分的,或许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