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破武清区首例假冒注册商标案始末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06 05:50侦破武清区首例冒充注册商标案始末
2007年头,“PECTOL”牌薄荷糖商标持有人林中选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向热销的的薄荷糖,遽然销势大幅下滑,眼看着丢失已过百万,并且还在持续,他心急如焚,最可怕的是他不能猜测这种被动局面会不会直接导致破产。
浙江省义乌市金康食品厂负责人金绍好也没有料到,冒充远离自己数千里出产厂家的产品,终究仍是被武清公安机关神速破获。
林中选何许人也?他老家山东烟台,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展开,小有成就后于1993年到武清区崔黄口镇寻求更大展开,现在已是向日葵集团旗下天津鸿旭工贸有限公司和天津莱尔工贸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负责人,2006年4月遭到正在尼日利亚拜访的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热接见,同年6月遭到正在加纳拜访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亲热接见。
作为武清区出口创汇企业,公司出产的“PECTOL”牌薄荷糖产品首要销往非洲区域。几年来,产品出售一向处于旺势,一度,一些非洲客商拎着美金在公司住下排个等候下线的产品再发回非洲商场。2007年年头,该产品在非洲的销势急剧锐减。是公司产品质量有问题,仍是出售环节有问题?一连串问题使林总百思不得其解。首要他查看了产品质量,从建厂一开始始终是依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出产,是没有问题的。在他公司常驻的非洲客商供给了一条精确的条理:在喀麦隆等国商场上有来自我国的冒充“PECTOL”牌薄荷糖。为了澄清本相,他又飞往非洲大陆,对产品出售进行查询,通过调研,发现商场上确有冒充本公司产品的,但一时又查不出条理来,这使得林总束手无策。
2007年4月,林中选在查询国内商场时,相同发现了冒充本厂出产的“PECTOL”牌薄荷糖产品。怎样能让不法分子冒充自己勤劳运营的注册商标产品来坑害顾客?为了维护自有知识产权不受损害,林中选意识到有必要向警方报案,才干自己的权益遭到维护,自己的公司才干防止遭到更大的丢失。所以,他决然跨进了公安武清分局经侦支队的大门,向警方报结案。
警方接到报案后,支队长孙志杰招集支队班子对这起跨国冒充商标案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鉴于涉案产品远销国外,如此杂乱的案情涉及到统辖等许多法律问题,有必要安排一个既办案神速,有实践经历,又胆大心细、通晓法律知识的精干力气展开侦破作业。经分局领导赞同决议把这一扎手并且是武清警方承受的榜首起冒充商标产品案交给有着多年办案经历的经侦支队副支队长元鸿文率队主办。说实在话,面临如此杂乱的案情,侦查员们也着实废了一番脑筋,在很多蛛丝马迹中,怎样才干确认假货是在哪出产的?是什么人在运营这个制假、外销网络?通过仔细分析研究,案子好像一时很难找到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