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诉讼时效的种类和计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17 11:28
中心提示: 诉讼时效的品种和核算,一般诉讼时效又称为一般诉讼时效。民事法令联系均适用一般诉讼时效。特别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间断,诉讼时效的间断,诉讼时效的间断和间断的差异
一、诉讼时效的品种
(一)一般诉讼时效
一般诉讼时效又称为一般诉讼时效,是指由民法一致规则的适用于一般民事法令联系的时效。除特别法还有规则外,一切的民事法令联系均适用一般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笫135条规则了一般诉讼时效的期间为2年。
(二)特别诉讼时效
特别诉讼时效是指由民事特别法规则的适用于某些民事法令联系的时效。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则,下列民事法令联系适用一年诉讼时效:
1、身体遭到损伤要求补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存放资产被丢掉或损毁的
以上民事法令联系对确认性的要求更强,有必要在更短的期间内使之确认化,因此适用一年诉讼时效。这一规则便是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特别规则,归于特别诉讼时效。
此外,我国<<合同法>>第129条规则:"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引进出口合同争议提申述讼或恳求裁定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力遭到损害之日起核算。"因为这两类合同有用期长,触及金额大,具有涉外要素, 适用两年的一般诉讼时效往往不够用, 法令赋予其比较长的诉讼时效期间。这一规则也是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特别规则,归于特别诉讼时效。
(三)最长诉讼时效
最长诉讼时效指民法规则的维护民事权力期间最长的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则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核算
(一)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则:“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力被损害时起核算。”实践中因为客观状况复杂多变,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也各不相同。
1、一般诉讼时效期间和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应从权力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力被损害之日起核算。
(1)规则了实行期限的债务联系,诉讼时效期间应从实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第二天初步核算。因为实行期限未满,债务人利益不会遭到损害,也就无所谓诉讼时效的核算。
(2)没有规则实行期限的债务联系, 应从权力人建议权力之时,或许知道债务人表明不再向他实行责任之时初步核算。因为债务联系没有约好实行期限,只需权力人没建议权力就能够以为其权力没有被损害, 所以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建议权力时初步核算,可是不得超越最长诉讼时效期间20年。
(3)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令联系,诉讼时效应从条件成果之时或期限到来之时初步核算。
(4)侵权行为引起的损害补偿法令联系,应从权力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力被损害之时起初步核算。
2、最长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应从权力被损害之日起初步核算。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则:"从权力被损害之日起超越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维护。"由此可见,20年是我国法令对权力维护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而且这一期间不以权力人片面上是否知道或应当知道为初步, 其意图是为了社会经济秩序的安稳。
(二)诉讼时效的间断
诉讼时效的间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终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妨碍使权力人不能行使恳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暂停核算,待间断原因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持续核算的诉讼时效准则。诉讼时效的间断准则建立的意图是确保权力人真实享有完好的诉讼时效期间。在我国,它适应于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则,诉讼时效间断需求具有两个条件:
1、权力人因为不可抗力或其他妨碍,不能行使恳求权。如某权力人在外地出差,其本地发作地震致使交通间断,因此不能回本地行使其对责任人的恳求权,在这种状况下则发作诉讼时效间断的法令结果。所谓"其他妨碍",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等景象。总归,因为客观原因使权力人恳求权不能正常行使,因此能够导致诉讼时效间断。
2、权力人不能行使恳求权的事由发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终6个月内。假如发作在最终6个月曾经的时刻, 则不发作诉讼时效间断的效能。有一种状况破例,假如有关事由初步时,诉讼时效还有6个月以上的时刻,可是连续到了6个月以内,那么应从诉讼时效期间最终6个月的时刻初步,发作诉讼时效的间断。
只需一起契合以上条件,才干发作间断的效能。待间断原因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持续核算, 即间断之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持续有用。
(三)诉讼时效的间断
诉讼时效的间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法定事由的呈现致使已通过的诉讼时效期间悉数归于无效, 待间断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从头核算的诉讼时效准则。这一准则适应于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则, 诉讼时效在以下状况能够发作间断:
1、当事人一方提出实行责任的恳求。这儿所说的"恳求"是指权力人直接要求责任人实行责任的口头或书面的意思表明。恳求是诉讼时效间断最常见的原因。除了向责任人直接要求外,权力人向责任人的确保人或其他代理人等建议权力,也可确定诉讼时效间断。
2、当事人一方提申述讼。申述是民事主体的一项法定权力, 从申述之日起, 诉讼时效间断。因为申述是权力人通过诉讼程序维护民事权力的行为,是权力人行使民事权力的行为。它不只包含权力人向法院申述,而且包含权力人具有相同性质的其他行为,如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维护权力的恳求等行为。
3、当事人一方赞同实行责任。这是指责任人赞同实行责任,其赞同的方法许多,如直接表明赞同或清晰供认责任等都发作相同的效能。
以上法定事由须发作于诉讼时效期间内才干间断诉讼时效, 这是诉讼时效间断的时刻性要求。只需发作以上景象之一,都会导致诉讼时效间断, 本来已通过的时效期间都无效,从间断事由消除之日申述讼时效期间从头初步核算。间断事由能够数次发作,但要受最长诉讼时效的约束。
(四)诉讼时效的间断和间断的差异
诉讼时效的间断和间断均发作于诉讼时效进行期间,而且都只适用于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这是其共同点。实践中,二者的差异是比较显着的:
1、原因不同。诉讼时效的间断的原因是客观上阻止权力人行使恳求权的不可抗力或其他妨碍;诉讼时效的间断的原因是因当事人的片面行为,即恳求、认诺、申述等引起。
2、发作的时刻性要求不同。诉讼时效间断只能发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终6个月内;而诉讼时效的间断能够在时效进行的任何时刻发作。
3、结果不同。诉讼时效间断仅仅导致时效暂停核算,一旦间断事由消除,诉讼时效持续核算;诉讼时效间断导致诉讼时效从头核算。
(五)诉讼时效的延伸
诉讼时效的延伸,是指权力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有特别状况没有行使权力,由人民法院恰当延伸诉讼时效期间的诉讼时效准则。诉讼时效期间延伸是对诉讼时效期间间断、间断的弥补。
诉讼时效延伸一般应县备以下条件:
1、诉讼时效期间已届满。这与诉讼时效间断与间断有必要发作在诉讼期间内是有本质差异的。
2、权力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没行使权力确有正当理由。
3、通过人民法院检查同意,才干够延伸诉讼时效。
凡契合以上条件的诉讼时效期间都能够延伸。由此可见,一般诉讼时效、特别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都能够适用诉讼时效延伸的规则。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