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出口企业怎样处理免抵退税的财务问题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25 08:16依据“免、抵、退”税政策规定,按交税申报计算出出产企业当月的应免抵税额、应退税额以及留抵税额的几种状况的账务处理。
一、当期免抵退税额小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依据例1材料:假若上期留抵税额20万元,增值税申报表20栏本月留抵税额为31 75万元。
则: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135×(17%-15%)=2 7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95×17%-(20 30 6-2 7)=-31. 75万元
即期末留抵税额=31. 75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135×15%=20 .25万元<31 .75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20 .25万元
当期出口货品免、抵税额=31 .75-20 .25=-11. 5<0即没有免抵税额。<>
会计分录如下:
①———⑥同上例1
⑦申报出口退税的记账凭据:
借:应收补贴款20 .2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20. 25
二、当期免抵退税额大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例
1:某具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出产企业当期购入原材料180万元,进项税额30 .6万元,材料检验入库。当期发作内销收入95万元(不含税),出口货品出售折算人民币收入135万元。(增值税率17%,退税率15%)
则: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135×(17%-15%)=2. 7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95×17%-(30 .6-2 .7)=-11 .75万元
即期末留抵税额=11 .75万元
依据增值税交税申报表中,当期期末留抵税额20栏计算出本月留抵税额11. 75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135×15%=20 .25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11. 75万元
当期出口货品免、抵税额=20 .25-11 .75=8. 5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①购入材料付出货款时的记账凭据:
借:产品收购210. 6
贷:银行存款210. 6
②货品检验入库时的记账凭据:
借:库存产品18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 6
贷:产品收购210 .6
③内销货品时的记账凭据: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111. 15
贷:主营事务收入95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6 15
④自营出口货品时免税的记账凭据:
借:应收外汇账款———××客户135
贷:主营事务收入135
⑤收到外汇款时的记账凭据:
借:银行存款135
贷:应收外汇账款———××客户135
⑥当期不予免征抵扣的税额转出时的记账凭据:
借:主营事务本钱2. 7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 7
⑦当期出口货品免抵税额的记账凭据: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税额)8 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8 .5
⑧申报出口退税时的记账凭据:
借:应收补贴款11 .7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1 .75
三、当期免抵退税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依据例1材料:假若上期留抵税额8 5万元,增值税申报表20栏本月留抵税额为20 25万元。
则: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135×(17%-15%)=2.7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95×17%-(8 5 30 .6-2 7)=-20. 25万元
即期末留抵税额=20 25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135×15%=20.25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20.25万元
当期出口货品免、抵税额=20. 25-20. 25=0即没有免抵税额。
会计分录如下:
①———⑥同上例1
⑦申报出口退税的记账凭据:
借:应收补贴款20 .2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0.25
四、只要免、抵额,没有出口退税额,期末应交税额等于零
例2:某具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出产企业当期购入原材料200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材料检验入库。当期发作内销收入250万元(不含税),出口货品出售折算人民币收入80万元。(增值税率17%,退税率15%)期初留抵税额10.1万元则: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80×(17%-15%)=1.6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250×17%-(10 .1 34-1 6)=0万元
依据增值税交税申报表中,当期期末既无留抵税额也无应交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80×15%=12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0万元
当期出口货品免、抵税额=12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①购入材料付出货款时的记账凭据:
借:产品收购234
贷:银行存款234
②货品检验入库时的记账凭据:
借:库存产品2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34
贷:产品收购234
③内销货品时的记账凭据: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292 .5
贷:主营事务收入25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2 .5
④自营出口货品时的记账凭据:
借:应收外汇账款———××客户80
贷:主营事务收入80
⑤收到外汇款时的记账凭据:
借:银行存款80
贷:应收外汇账款———××客户80
⑥当期不予免征抵扣的税额转出时的记账凭据:
借:主营事务本钱1. 6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 6
⑦当期出口货品免抵税额的记账凭据: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税额)12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2
五、只要免、抵额,没有出口退税额,期末有应交税额
依据例2材料:假若上期留抵税额等于零,增值税申报表19栏本月应交税额为10 1万元。
则: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80×(17%-15%)=1. 6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250×17%-(34-1 .6)=10 1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80×15%=12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0万元
当期出口货品免、抵税额=12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①———⑥同上例2
⑦当期出口货品免抵税额的记账凭据: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税额)12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12
⑧月末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余额结转记账凭据: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0 1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0 .1
⑨次月缴交税金的记账凭据: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0. 1
贷:银行存款10. 1
假如新建立的企业,政策规定:自首笔事务发作之日起12个月内发作的应退税额,不实施按月退税方法,而是采纳结转下期持续抵顶内销货品应交税款。也采纳相当于上期留抵税额本期进行抵扣。当然,在实务操作中,除了以上账户处理外,还要结合两张报表:增值税交税申报表及出产企业出口货品免、抵、退税申报表,正确填列数据,做账表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