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最低五险一金标准多少钱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29 04:09

许多的公司都会进行五险一金的交纳,那么关于五险一金的规范又是怎么的,那么接下来就由听讼网小编关于这方面的常识进行详细的介绍,期望我们关于这方面的福利有所了解,以下就来进行相关常识的共享。期望我们进一步了解。
五险一金交纳份额
交纳项目 个人缴费份额% 单位缴费份额%
养老稳妥 8% 20%
医疗稳妥 2% 6-10%
赋闲稳妥 0.5-1% 1.50%
工伤稳妥 0.5-1.2%
生育稳妥 0.80%
公积金 10-12% 10-12%
社保基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稳妥法》“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家规则的本单位员工薪酬总额的份额交纳根本养老稳妥费,记入根本养老稳妥统筹基金。员工应当依照国家规则的自己薪酬的份额交纳根本养老稳妥费,记入个人账户。”的规则,缴费单位应按其悉数员工月薪酬总额的18%交纳根本养老稳妥费;缴费个人按其自己月薪酬总额的8%交纳根本养老稳妥费。
根本养老稳妥费的基数,不得低于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当地员工最低薪酬规范;到达本省上一年度员工月均匀薪酬300%以上的,按300%作为交纳根本养老稳妥费的基数,300%以上部分不交纳根本养老稳妥费。
当用人单位员工薪酬总额低于当地员工最低薪酬规范时,以最低薪酬规范为缴费基数;当薪酬总额高于本省上一年度员工月均匀薪酬300%的,超越部分不交纳根本养老稳妥费。
现在福州市区的当地员工最低薪酬规范为1350元,上限规范为11910(3970*3)元。
依据上一年信息比照,工伤稳妥缴费最低基数不得低于上年度福州市在职员工月均匀薪酬的60%,不得高于上年度福州市在职员工月均匀薪酬的300%,福州市在岗员工月均匀薪酬为4903.25元(2016年度福州市在岗员工年均匀薪酬为58839元),2016年7月-2016年6月福州市工伤稳妥参保员工缴费基数最低不得低于2941.95元/月,最高不得高于14709.75元/月。
社会稳妥法一起规则,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准时足额交纳社会稳妥费。
公积金基数
住宅公积金缴存基数为员工自己上年度(上年7月1日至本年6月30日)月均匀薪酬总额。
2017年度中心驻闽单位及员工住宅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上限规范为24515元,其他单位及员工住宅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上限规范为14709元。
2017年度福州区域住宅公积金最低月缴存基数规范,依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我省最低薪酬规范及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薪酬规范换算的均匀月薪酬履行。
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证性待遇的合称,包含养老稳妥、医疗稳妥、赋闲稳妥、工伤稳妥和生育稳妥,还有住宅公积金。
在职员工个人应当依照规则缴存住宅公积金。”住宅公积金为“应当交纳“项目,法律上应当即为有必要,一起交纳也表现出这是一项责任。
2016年3月23日“十三五”规划大纲提出,将生育稳妥和根本医疗稳妥兼并施行。这意味着,未来跟着生育稳妥和根本医疗稳妥的兼并,人们了解的“五险一金”或将变为“四险一金”。
2016年12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相关决议草案,拟授权国务院在河北省邯郸市等12个生育稳妥和根本医疗稳妥兼并施行试点城市行政区域暂时调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稳妥法》有关规则,拟将邯郸、郑州等12地作为试点,施行生育稳妥基金并入员工根本医疗稳妥基金征缴和办理。两险兼并之后,未来便是四险一金了。参与医疗稳妥的人能够享受到生育稳妥的待遇
医疗稳妥
1. 单位和员工交纳根本医疗稳妥费的规范是多少?
根本医疗稳妥费由单位和员工个人一起交纳。按稳妥缴费基数进行交纳。缴费份额是单位6%,个人2%。员工自同意法定退休的次月起,个人不再交纳根本医疗稳妥费。
2. 单位和员工交纳医疗稳妥费后,怎样树立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
个人交纳的医疗稳妥费(2%),悉数记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纳的医疗稳妥费(6%),拿出其间的一部分按员工不同年龄段别离划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作为医疗稳妥统筹基金。个人账户的资金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员工自己交纳的2%;二是单位缴费中划入的部分,45周岁以下的(含45周岁)从单位缴费中按自己薪酬额1%划入,45周岁以上的按1.5%划入,退休人员按养老金的4.2%划入。
3. 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付出医疗费的规模是怎么区分的?
个人账户用于付出门诊医疗费和按规则由个人担负的其他医疗费。个人账户缺乏时,员工个人用现金付出。个人账户为员工个人一切,能够结转运用和承继,相当于在银行的存款,但不得提取现金,不得透支或挪作他用。根本医疗稳妥统筹基金用于付出住院医疗费和指定病种门诊医疗费的补助。
以上便是听讼网小编关于这方面的常识有所必定的了解,那么关于许多的五险一金是有必定的规范的,以及关于不同的区域规范也是不同的,那么关于这方面的常识存在任何的其他的问题,随时欢迎来咨询听讼网的相关参谋,期望协助到我们。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