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劝酒的案例分析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08 18:56
刚刚曩昔的新年长假,亲朋好友老同学,都忙着各种集会拜年,免不了要喝酒,但是一旦贪杯就会引发悲惨剧,这不,大年初三一名男人,就因为喝酒过量,不幸身亡了!
【事例回放】
2月10日,时值大年初三。当天晚上,望江县的晓斌(化名)等20 余位老同学相约在该县某酒店聚餐。酒后,同学们在KTV 歌唱时,晓斌因酒劲发作口吐白沫,后来被送往望江县医院救治,当晚不幸身亡。过后,经望江县医调委调停,医院赔付7万多元,集会同学总共补偿11万元。
事发后,望江县医调委介入洽谈。据了解,望江县医院在救治进程中因有瑕疵,赔付了7.95万元。一同参与晚宴的师生因为没有尽到劝止职责,在律师的见证下,向晓斌家族赔付11万元。
听讼网律师】
依据《侵权职责法》24条 受害人和行为人对危害的发作都没有差错的。能够依据实际状况,由两边分管丢失。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形成危害都没有差错的,能够依据实际状况,由当事人分管民事职责。
在司法实务中,关于喝酒致死的,只要存在差错才承当职责,而差错的判别则首要根据行为人有无劝酒行为,尤其是在明知受害人不能喝酒、不会喝酒、或许现已喝醉的状况下持续劝酒的,应当承当相应的民事补偿职责。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一旦呈现喝酒致死的,就会呈现陪酒人一同花钱完事的状况。
哪些景象劝酒者、酒友需求承当职责?
强迫性劝酒
如果在喝酒进程中有显着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成心灌酒、用话挟制、影响对方、不喝就不依不饶等,此刻关于危害结果的发作,酒友应当承当必定差错职责。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
明知对方喝酒会诱发心脏病等疾病或许在对方现已喝醉、神志不清的状况下,依然持续劝酒的,劝酒者需求承当部分职责;若不知对方病况,因劝了少数酒而导致对方诱发疾病的,无需承当差错职责。
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在喝酒者现已失掉或行将失掉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无法分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许不能让其得到照料(比方家中无人),此刻若呈现意外,酒友要承当必定的职责。
酒后驾车未劝止
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止,一旦出事,酒友可能要承当必定的职责。若对方不听劝止,则酒友能够免责。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