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3年司法考试宪法学历年真题解析——不定项选择题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27 19:09
2002-2013年司法考试宪法学历年真题解析——不定项选择题。众所周知,司法考试历年真题是司法考试温习中的重要资料,一切备战司法考试的考生都需求重复研习历年司法考试真题,从中找到司法考试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办法。
(2013年)
89.依据《宪法》和法令的规则,关于立法权权限和立法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大结束会议期间,能够对全国人大拟定的法令进行部分弥补和修正,但不得同该法令的根本准则相冲突
B.全国人大经过的法令由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予以发布
C.全国人大法令委员会审议法令案时,应约请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定见
D.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令案,除特殊状况外,应当在举办会议七日前将草案发给常委会组成人员
【答案】AD
【解析】本题查核立法权权限和立法程序。
选项A正确。《宪法》第67条第(三)项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对全国公民代表大会拟定的法令进行部分弥补和修正,可是不得同该法令的根本准则相冲突。
选项B过错。《宪法》第80条规则,中华公民共和国主席依据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的抉择和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抉择,发布法令。
选项C过错。《立法法》第30条第2款规则,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法令案时,能够约请其他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定见。
选项D正确。《立法法》第26条规则,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令案,除特殊状况外,应当在会议举办的七日前将法令草案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90.依据《宪法》和法令的规则,关于国家机关安排和职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修正宪法、解说宪法、监督宪法的施行
B.国务院依照法令规则抉择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模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C.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在必要的时分,经国务院同意,能够树立若干派出安排
D.当地各级查看院对发作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查看院担任
【答案】BD
【解析】本题查核国家机关安排和职权。
选项A过错。《宪法》第67条第(一)项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说宪法,监督宪法施行的职权。据此可知,解说宪法的职权归全国人大常委会。
选项B正确。《宪法》第89条第(十六)项规则,国务院有权依照法令规则抉择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模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选项C过错。《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68条规则,省、自治区的公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分,经国务院同意,能够树立若干派出机关。县、自治县的公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民政府同意,能够树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关。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公民政府,经上一级公民政府同意,能够树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据此可知,省、自治区政府在必要的时分,经国务院同意,能够树立若干派出机关(而非派出安排);别的,直辖市无树立派出机关的权限。
选项D正确。《查看院安排法》第10条规则,最高公民查看院对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和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担任并陈述作业。当地各级公民查看院对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和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担任并陈述作业。最高公民查看院领导当地各级公民查看院和专门公民查看院的作业,上级公民查看院领导下级公民查看院的作业。
91.依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则,关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状况,应当向本级人大陈述,承受监督
B.全国人大常委会能够托付下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法令、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施行状况进行查看
C.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的机关的担任人签署
D.依法树立的特定问题查询委员会在查询过程中,能够不发布查询的状况和资料
【答案】ACD
【解析】本题查核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的行使。
选项A正确。《监督法》第6条规则,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状况,应当向本级公民代表大会陈述,承受监督。
选项B过错。《监督法》第25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据需求,能够托付下一级(而非下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有关法令、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施行状况进行查看。受托付的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将查看状况书面报送上一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选项C正确。《监督法》第38条规则,质询案以口头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担任人到会答复。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担任人签署。
选项D正确。《监督法》第42条规则,查询委员会进行查询时,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安排和公民都有责任向其供给必要的资料。供给资料的公民要求对资料来历保密的,查询委员会应当予以保密。查询委员会在查询过程中,能够不发布查询的状况和资料。
(2012年)
维护国家主权和疆域完整,维护国家一致是我国宪法的重要内容,表现在《宪法》和法令一系列规则中。
请答复第89-91题。
89.关于我国宪法对疆域的效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疆域包含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B.疆域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目标
C.《宪法》在疆土一切范畴的适用上无任何差异
D.《宪法》的空间效能及于疆土悉数范畴,是由主权的仅有性和不可分割性抉择的
【答案】ABD
【考点】宪法对疆域的效能
【解析】选项C过错。由于宪法本身的综合性和价值多元性,宪法在不同范畴的适用上是有所差异的。例如,在不同的经济形状之间、在一般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当地之间当然有所差异,但这种差异绝不是说宪法在某些区域有用能而有些区域没有用能。宪法是一个整体,任何组成部分上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对这个整体的否定,宪法作为整体的效能是及于中华公民共和国的一切范畴的。
90.关于我国的国家结构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我国实施单一制国家结构方法
B.维护宪法威望和法制一致是国家的根本国策
C.在全国规模内实施一致的政治、经济、社会准则
D.中华公民共和国是一个一致的国际法主体
【答案】ABD
【考点】我国的国家结构方法
【解析】选项A、B、D正确。在国家结构方法上,我国实施单一制国家结构方法,因而,对外,中华公民共和国是一个一致的国际法主体;对内,维护宪法威望和法制一致是国家的根本国策。
选项C过错。依照“一国两制”准则,特别行政区实施特别的政治、经济准则。
91.关于我国的行政区域区分,下列说法不树立的是()。
A.是国家主权的表现
B.归于国家内政
C.任何国家不得干与
D.只能由《宪法》授权机关进行
【答案】D
【考点】我国的行政区域区分
【解析】选项A、B、C说法树立。行政区划是国家主权的表现,归于国家内政,国际社会应予以尊重,任何国家都不得干与他国内政,包含他国的行政区划。
选项D说法不树立。国家一般以宪法和法令对行政区划准则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则,包含行政区划的机关、准则、程序以及胶葛的处理等内容。特别是关于行政区域区分的机关,有必要有宪法和法令以及有关法规的授权,其他任何机关无权进行行政区域区分。
(2011年)
86.依据《宪法》和《安排法》的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1年卷一不定项第86题)
A.当地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答应,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答应,不受拘捕或刑事审判
B.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C.审计机关依照法令独立行使审计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与
D.中华公民共和国主席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抉择,进行国务活动
【答案】B
【考点】人大代表的权利责任,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国家主席的职权
【解析】选项A过错。《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三十五条规则,县级以上的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答应,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非经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答应,不受拘捕或许刑事审判。假如由于是现行犯被拘留,实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当即向该级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许常务委员会陈述。据此可知,这儿不包含城镇的人大代表。
选项B正确。《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则,乡、民族乡、镇的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假如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有必要向本级公民代表大会辞去主席、副主席的职务。
选项C过错。《宪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则,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令规则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与。《审计法》第九条规则,当地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公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担任并陈述作业,审计事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由此可见,审计机关是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与,但要遭到上级审计机关及国务院总理的领导。
选项D过错。《宪法》第八十一条规则,中华公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公民共和国,承受外国使节;依据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抉择,差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同意和废弃同外国订立的公约和重要协议。因而,国家主席“差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同意和废弃同外国订立的公约和重要协议”须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抉择,但进行一般礼仪性的国务活动,如对外出访,则不需求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抉择。
87.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2011年卷一不定项第87题)
A.民族区域自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根底,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B.民族自治当地的国家机关既是当地国家机关,又是自治机关
C.上级国家机关应该在收到自治机关变通实行或许中止有关抉择、抉择实行的陈述之日起60日内给予答复
D.自治当地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规则,能够和外国进行教育、科技、文明等方面的沟通
【答案】BD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准则
【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准则是指在国家的一致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根底,树立相应的自治当地,树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施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自主办理本民族当地性事务的准则。民族区域自治准则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民族自治当地的人大与政府,既是当地国家机关,也是民族自治机关。
选项B说法过错。《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五条榜首款规则,民族自治当地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公民代表大会和公民政府。比方民族自治当地的司法机关是当地国家机关,但不是自治机关。
选项C说法正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条规则,上级国家机关的抉择、抉择、指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当地实际状况的,自治机关能够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同意,变通实行或许中止实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陈述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
选项D说法过错。《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则,自治区、自治州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规则,能够和国外进行教育、科学技术、文明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沟通。这儿应当是自治区与自治州,不包含自治县。
88.依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1年卷一不定项第88题)
A.县级以上当地各级政府应当在每年6月至9月期间,将上一年度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查看和同意
B.人大常委会以为必要时,能够对审计作业陈述作出抉择;本级政府应在抉择规则的期限内,将实行抉择的状况向常委会陈述
C.最高法院作出的归于审判作业中详细使用法令的解说,应当在发布之日起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存案
D.免职案的表决采纳记名投票的方法,由常委会整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经过
【答案】ABC
【考点】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
【解析】选项A正确。《中华公民共和国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简称《监督法》,下同)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则,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将上一年度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查看和同意。
选项B正确。《监督法》第二十条榜首款规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状况陈述、预算实行状况陈述和审计作业陈述的审议定见交由本级公民政府研讨处理。公民政府应当将研讨处理状况向常务委员会提出书面陈述。常务委员会以为必要时,能够对审计作业陈述作出抉择;本级公民政府应当在抉择规则的期限内,将实行抉择的状况向常务委员会陈述。
选项C正确。《监督法》第三十一条规则,最高公民法院、最高公民查看院作出的归于审判、查看作业中详细使用法令的解说,应当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存案。
选项D过错。《监督法》第四十六条第三款规则,免职案的表决选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由常务委员会整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经过。
(2010年)
92.2008年修订的《中华公民共和国残疾人保证法》第五十条规则:“县级以上公民政府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依据实际状况给予便当和优惠。残疾人能够免费带着随身必备的辅佐用具。瞎子持有用证件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瞎子读物邮件免费寄递。国家鼓舞和支撑供给电信、广播电视服务的单位对瞎子、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给予优惠。”对此,下列说法过错的是()。(2010年卷一不定项第92题)
A.该规则表现了立法者在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问题上的价值判别和价值取向
B.从法的价值的视点剖析,该规则的首要意图在于实现法的自在价值
C.该规则关于有关企业、政府及残疾人均具有指引效果
D.该规则在交通、邮政、电信方面给予残疾人的优待有悖于法令面前人人平等准则
「答案」BD
「考点」法的价值、法的效果
「解析」
选项B过错。从法的价值视点剖析,该规则的首要意图是实现法的正义价值。
选项D过错。这样规则,恰恰是表现了法令面前人人平等准则。
93.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0年卷一不定项第93题)
A.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B.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的质询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D.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长会议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答案」ABC
「考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
「解析」《全国人大安排法》第16条规则,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许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能够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第33条规则,在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能够向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94.关于当地人大代表名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0年卷一不定项第94题)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总名额不超越一千名
B.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越六百五十名
C.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人口不足五万的,代表总名额能够少于一百二十名
D.乡、镇、民族乡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总名额能够少于四十名
「答案」ABCD
「考点」当地人大代表名额
「解析」《推举法》在2010年3月14日进行了修正,所以也是查核热门。
《推举法》第11条第1款规则,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依照下列规则确认:(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三百五十名,省、自治区每十五万人能够添加一名代表,直辖市每二万五千人能够添加一名代表;可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越一千名;(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二百四十名,每二万五千人能够添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越一千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越六百五十名;(三)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一百二十名,每五千人能够添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越一百六十五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越四百五十名;人口不足五万的,代表总名额能够少于一百二十名;(四)乡、民族乡、镇的代表名额基数为四十名,每一千五百人能够添加一名代表;可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越一百六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总名额能够少于四十名。
其间(四)是修订改动内容,但本题法条没有查核这个改动。
2010年1月,高某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定了一份《预售商品房认购书》。《认购书》约好,公司为高某预留所选房号,两边于公司获得商品房预售答应证时正式签定商品房预售合同。《认购书》还约好,认购人于签定认购书时交纳“保证金”一万元,该款于两边签定商品房预售合一起主动转为合同定金,如认购人接到公司告诉后七日内不签定商品房预售合同,则该款不予交还。同年2月,高某接到公司现已获得商品房预售答应证的告诉,当即前往公司签定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并当场交纳了首期购房款80万元。同年5月,高某接到公司告诉:房子预售合同免除。经了解,该套房子现已被公司以更高价格出售给第三人。两边发作争议。请答复第95-97题。(2010年卷一不定项第95-97题)
(2009年)
93.依据《当地安排法》规则,关于城镇人大主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城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由城镇人大从本级人大代表中选出
B.城镇人大主席、副主席掌管城镇人大会议
C.城镇人大主席在城镇人大结束会议期间,能够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D.城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为城镇人大会议主席团成员
答案:AD
解析:本题查核城镇人大主席的相关规则。
选项A正确。《中华公民共和国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14条第1款规则,乡、民族乡、镇的公民代表大会设主席,并能够设副主席一人至二人。主席、副主席由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从代表中选出,任期同本级公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选项B过错,选项D正确。《中华公民共和国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15条规则,乡、民族乡、镇的公民代表大会举办会议的时分,推举主席团。由主席团掌管会议,并担任招集下一次的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会议。乡、民族乡、镇的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为主席团的成员。
选项C过错。乡、民族乡、镇的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假如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有必要向本级公民代表大会辞去主席、副主席的职务。
94.依据《当地安排法》规则,关于当地各级公民政府作业部分的树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县公民政府树立审计机关
B.县公民政府作业部分的树立、添加、削减或许兼并由县人大同意,并报上一级公民政府存案
C.县公民政府在必要时,经上级公民政府同意,能够树立若干区公所作为派出机关
D.县公民政府的作业部分受县公民政府一致领导,而且依照法令或许行政法规的规则受上级公民政府主管部分的事务辅导或许领导
答案:AD
解析:本题查核当地各级公民政府作业部分的树立。
选项A正确。《中华公民共和国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64条第2款规则,县级以上的当地各级公民政府树立审计机关。当地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令规则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公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担任。
选项B过错。《中华公民共和国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64条第4款规则,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公民政府的局、科等作业部分的树立、添加、削减或许兼并,由本级公民政府报请上一级公民政府同意,并报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存案。
选项C过错。《中华公民共和国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68条第2款规则,县、自治县的公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民政府同意,能够树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选项D正确。《中华公民共和国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66条第2款规则,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公民政府的各作业部分受公民政府一致领导,而且依照法令或许行政法规的规则受上级公民政府主管部分的事务辅导或许领导。
(2008年)
93.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查看和同意决算、听取预算的实行状况陈述。依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将上一年度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查看和同意
B.国务院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陈述本年度上一阶段预算的实行状况
C.预算安排的农业、教育、科技、文明、卫生、社会保证等资金需求调减的,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应当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查看和同意
D.上级财务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状况,是当地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决算草案和预算实行状况要点查看的内容之一
答案:ABCD
解析:《中华公民共和国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15条第2款规则,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将上一年度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查看和同意。因而,A项说法正确。
第16条规则,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向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陈述本年度上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实行状况。因而,B项说法正确。
第17条第2款规则,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整。预算安排的农业、教育、科技、文明、卫生、社会保证等资金需求调减的,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应当提请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查看和同意。因而,C项说法正确。
第18条规则,常务委员会对决算草案和预算实行状况陈述,要点查看下列内容:(一)预算收支平衡状况;(二)要点开销的安排和资金到位状况;(三)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状况;(四)部分预算准则树立和实行状况;(五)向下级财务搬运付出状况;(六)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关于同意预算的抉择的实行状况。除前款规则外,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还应当要点查看国债余额状况;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还应当要点查看上级财务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状况。因而,D项说法正确。
94.依据《宪法》和法令的规则,下列表述过错的是:
A.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活动不受法令清查
B.在全国人大结束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未经推举单位人大常委会同意,不受拘捕和刑事审判
C.全国人大代表受原推举单位的监督
D.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有权提出对国务院或许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答案:AB
解析:《宪法》第75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令清查。依据上述规则可知,并非是一切的活动不受法令的清查,而是发言和表决不受法令的清查,因而,A项说法过错。
第74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答应,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非经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答应,不受拘捕或许刑事审判。应该是“非经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答应”,而非是“未经推举单位人大常委会同意”,因而,B项说法过错。
第77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推举单位的监督。原推举单位有权依照法令规则的程序免除本单位选出的代表。因而,C项说法正确。
第73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令规则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许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受质询的机关有必要担任答复。因而,D项说法正确。
(2008年·四川)
93.关于国家机关的职权,下列表述过错的是:
A.全国公民代表大会无权抉择树立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B.国务院有权同意自治州的建置和区域区分
C.省公民政府有权抉择民族乡的建置和区域区分
D.国家主席有权抉择特赦
答案:AD
解析:《国务院安排法》第8条规则,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树立、吊销或许兼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公民代表大会抉择;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由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抉择。所以,A项表述过错,应选。
《宪法》第89条第(十五)项规则,国务院有权同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区分,同意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区分。所以,B项表述正确,不应选。
《宪法》第107条第3款规则,省、直辖市的公民政府抉择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区分。所以,C项表述正确,不应选。
《宪法》第80条规则,中华公民共和国主席依据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的抉择和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抉择,发布法令,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颁发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告进入紧急状态,宣告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所以,D项表述过错,应选。
94.依据我国有关法令规则,下列做法过错的是:
A.某县共有人大代表500名,经其间的101名代表提议,暂时招集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会议
B.某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免除该市某一渎职的中级法院院长
C.全国人大常委会吊销同法令相冲突的当地性法规
D.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以为当地性法规同法令相冲突,向拟定机关提出书面查看定见
答案:B
解析:《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11条第2款规则,经过五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议,能够暂时招集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会议。A项中,提议的代表为101人,现已超越了悉数人大代表人数500人的1/5,能够暂时招集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会议。所以,A项表述正确,不应选。
《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10条规则,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有权免除本级公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县级以上的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有权免除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由它选出的公民法院院长、公民查看院查看长。免除公民查看院查看长,须报经上一级公民查看院查看长提请该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意。依据该规则可知,免除法院院长的职权应由当地公民代表大会行使,而不是当地人大常委会行使。所以,B项表述过错,应选。
《宪法》第67条第(八)项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吊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拟定的同宪法、法令和行政法规相冲突的当地性法规和抉择。所以,C项表述正确,不应选。
依据《立法法》第91条的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在查看中以为行政法规、当地性法规、自治法令和单行法令同宪法或许法令相冲突的,能够向拟定机关提出书面查看定见。所以,D项表述正确,不应选。
综上,本题应中选B项。
(2007年)
93.某省人大常务委员会以为一项法令的单个条款在适用上存在某些困难,并以为有必要对该条款作出法令解说。依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规则,该省人大常委会正确的做法是:
A.对该条款直接作出法令解说
B.提请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该条款作出法令解说
C.提请最高公民法院就该条款作出司法解说
D.提请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就该条款作出法令解说
答案:B
解析:依据《立法法》第43条规则,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公民法院、最高公民查看院和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能够向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令解说要求。
(2006年)
93.某县举行第十届公民代表大会榜首次会议,推举发作新一届县公民政府。依据我国《宪法》和法令的规则,下列何种做法是过错的?
A.李某被公民代表联名提名为县长提名人,但大会主席团以为李某已连任两届县长,不能再担任新一届政府的县长,抉择吊销其提名人资历
B.王某被公民代表大会推举为县长后,提名张某为副县长提名人
C.县公民代表大会抉择,依据本县经济不发达的实际状况,不树立交通局、商业局和审计局
D.依据经济发展的需求,县公民代表大会经过抉择,授权新一届县政府抉择本县预算的改动
答案:ABCD
解析:《当地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公民政府安排法》没有对县长连选连任的约束,故选项A过错。《当地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公民政府安排法》第21条第1款规则,县长、副县长人选由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许代表联名提出,故选项B过错。《当地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公民政府安排法》第64条第2款和第4款规则,县级以上的当地各级公民政府树立审计机关。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公民政府的局、科等作业部分的树立、添加、削减或许兼并,由本级公民政府报请上一级公民政府同意,并报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存案。县公民代表大会无权自己抉择,故选项C过错。依据《当地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公民政府安排法》第8条(一)、第59条(五)的规则,县的预算由县公民代表大会查看、同意、改动;县政府对预算只要实行权,故选项D过错。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ABCD.
(2005年)
94.下列有关我国宪法发展史的表述,何者为正确?
A.《中华民国暂时约法》是我国历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B.1949年《我国公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我国历史上的榜首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1982年宪法是中华公民共和国树立后拟定的第三部宪法
D.《钦定宪法纲要》是我国历史上的榜首部宪法性文件
答案:D
解析:一般以为,《中华民国暂时约法》是我国历史上第7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但绝不是仅有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辛亥革命后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经过的《中华民国暂时政府安排纲要》以美国的国家准则为蓝本,确立了总统制共和政体,规则实施三权分立准则,具有必定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和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实施的均为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据此,选项A过错。1949年《我国公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而非社会主义性质。我国历史上的榜首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公民共和国宪法》。选项B过错。1982年宪法是后全面修正的成果,而非拟定而成。选项C过错。选项D正确,不赘。
(2004年)
84.某法院在审理一行政案件中以为某当地性法规与国家法令相冲突。依据我国宪法和法令的规则,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
A.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当地性法规与国家法令相冲突,能够对当地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进行查看
B.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当地性法规与国家法令相冲突,应当适用国家法令进行审判
C.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当地性法规与国家法令相冲突,能够经过地点法院报请最高公民法院,由最高公民法院依法向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查看的要求
D.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当地性法规与国家法令相冲突,能够公民的名义向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查看的主张
答案:BCD
解析:众所周知,我国不存在司法查看,故A项过错。我国《宪法》第5条,《立法法》第78条、第79条规则了宪法、法令、法规、规章的位阶准则,据此,B项正确;《立法法》第90条规则:“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公民法院、最高公民查看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为行政法规、当地性法规、自治法令和单行法令同宪法或许法令相冲突的,能够向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查看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作业安排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查看、提出定见。
前款规则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安排以及公民以为行政法规、当地性法规、自治法令和单行法令同宪法或许法令相冲突的,能够向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查看的主张,由常务委员会作业安排进行研讨,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查看、提出定见。“因而可知CD正确。
85.某县公民法院审理一民事案件过程中,要求县移动通讯营业部供给某通讯用户的电话详单。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则,下列说法何者为正确?
A.用户电话详单归于宪法维护的公民通讯隐秘的规模
B.县公民法院有权要求县移动通讯营业部供给任何移动通讯用户的电话详单
C.县移动通讯营业部有责任维护通讯用户的通讯自在和通讯隐秘
D.县公民法院有权查看任何移动通讯用户的电话详单
答案:AC
解析:《宪法》在公民的根本权利和责任一章中明确规则了公民的通讯自在和通讯隐秘受法令维护的根本权利。《宪法》第40条规则:“中华公民共和国公民的通讯自在和通讯隐秘受法令的维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许清查刑事犯罪的需求,由公安机关或许查看机关依照法令规则的程序对通讯进行查看外,任何安排或许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略公民的通讯自在和通讯隐秘。”法令^教育^网因而只要在特定状况下公安机关或查看机关才有权对通讯进行查看。故本题应该选AC.
(2003年)
86.依照我国宪法的规则,下列何种选项归于需求作出改动或许吊销抉择的景象?
A.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抉择
B.国务院对市、县、乡政府不适当的抉择和指令
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拟定的同宪法、法令和行政法规相冲突的当地性法规和抉择
D.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政府的不适当的抉择和指令
答案:ABCD
解析:依据《宪法》第62条第(十一)项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动或许吊销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抉择,故A选项正确。依据《宪法》第89条第(十四)项规则,国务院有权改动或许吊销当地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抉择和指令,故B选项也是正确的。依据《宪法》第67条第(八)项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吊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拟定的同宪法、法令和行政法规相冲突的当地性法规和抉择;依据《宪法》第104条规则,县级以上的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吊销本级公民政府的不适当的抉择和指令。这两种状况,宪法规则的是“吊销”,而非“改动或许吊销”,严格说来,CD不是应选项。但司法部发布的答案也选上了CD.
87.黄某系全国人大代表,因正常实行职务遭到诬害,被某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依据我国宪法和法令,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
A.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答应
B.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答应
C.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当即向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或许全国人大常委会陈述
D.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当即向最高公民查看院陈述
答案:C
解析:依据《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安排法》第44条第2款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代表假如由于是现行犯被拘留,实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当即向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许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陈述。据此,C选项是正确的。依据《宪法》第74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答应,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非经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答应,不受拘捕或许刑事审判。据此,只要拘捕和刑事审判才需求事前获得答应。
(2002年)
85.下列有关宪法的指引效果的表述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宪法指引的主体包含国家安排、社会安排和个人
B.宪法指引的规模触及政治、经济、文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C.宪法指引的效能具有最高性
D.宪法的指引贯穿戴民主的根本精力
答案:ABCD
解析:指引效果是指法令标准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的导向、引路效果。宪法的位置和内容抉择了宪法的指引效果具有本身的特色:榜首,指引的主体既包含国家机关、社会安排,也包含公民个人;第二,指引的规模触及政治、经济、文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第三,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指引的效能具有最高性;第四,宪法是民主的法令化,是公民权利的保证书,其指引贯穿戴民主的根本精力。
86.某选区共有选民13679人,高先生是数位提名人之一。请问依据现行宪法和推举法令,在下列何种状况下,高先生能够中选?
A.参与投票的人数为6835人,高获得选票6831张
B.参与投票的人数为6841人,高获得选票3421张
C.参与投票的人数为13643人,高获得选票6749张
D.参与投票的人数为13685人,高获得选票13073张
答案:B
解析:《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推举法》第40条规则:“每次推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许少于投票人数的有用。”第41条第1款规则:“在选民直接推举公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整体选民的过半数参与投票,推举有用。代表提名人获得参与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中选。”本题中该选区共有选民13679人,过半数至少为6840人。依据上述规则,A项中参与投票人数未过半数,推举无效。B项中参与投票人数过半,推举有用,高获得选票最低中选票数为3421票,依法得中选。C项中推举有用,但最低中选票数应为6822票,高未达到此数,依法不得中选。D项中参与投票人数乃至多于选民人数,推举当然无效。
87.依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令,下列哪些人能够具有我国国籍?
A.赵某,出世于我国大陆,父亲为美国公民,母亲为我国公民
B.钱某,出世于法国,父亲为我国公民,母亲为日本公民
C.孙某,出世于柏林,爸爸妈妈两边均为我国公民,1980年移民德国,久居柏林(德国选用出世地主义的国籍准则)
D.李某,出世于我国,父亲为无国籍人,母亲也国籍不明
答案:ABD
解析:《国籍法》第4条规则:“爸爸妈妈两边或一方为我国公民,自己出世在我国,具有我国国籍。”第5条规则:“爸爸妈妈两边或一方为我国公民,自己出世在外国,具有我国国籍;但爸爸妈妈两边或一方为我国公民并久居在外国,自己出世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我国国籍。”第6条规则:“爸爸妈妈无国籍或国籍不明,久居在我国,自己出世在我国,具有我国国籍。”所以ABD是正确的。至于C项,由于德国选用出世地主义国籍准则,所以孙某出世的时分就获得了德国国籍,而《国籍法》第9条规则:“久居外国的我国公民,自愿参加或获得外国国籍的,即主动损失我国国籍。”所以孙某不会有我国国籍,所以C不选。
88.依据宪法和法令,下列有关国家安排职权的表述中哪些是过错的?
A.全国公民代表大会无权抉择树立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B.国务院有权抉择自治州的树立
C.自治区公民代表大会委员会有权抉择民族乡的树立
D.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抉择大赦
答案:ACD
解析:《国务院安排法》第8条规则:“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树立、吊销或许兼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公民代表大会抉择;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由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抉择。”《宪法》第67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七)抉择特赦;……”《宪法》第89条规则:“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十五)同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区分,同意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制与区域区分;……”《宪法》第107条第3款规则:“省、直辖市的公民政府抉择乡、民族乡、镇的建制与区域区分。”
(2013年)
89.依据《宪法》和法令的规则,关于立法权权限和立法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大结束会议期间,能够对全国人大拟定的法令进行部分弥补和修正,但不得同该法令的根本准则相冲突
B.全国人大经过的法令由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予以发布
C.全国人大法令委员会审议法令案时,应约请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定见
D.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令案,除特殊状况外,应当在举办会议七日前将草案发给常委会组成人员
【答案】AD
【解析】本题查核立法权权限和立法程序。
选项A正确。《宪法》第67条第(三)项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对全国公民代表大会拟定的法令进行部分弥补和修正,可是不得同该法令的根本准则相冲突。
选项B过错。《宪法》第80条规则,中华公民共和国主席依据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的抉择和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抉择,发布法令。
选项C过错。《立法法》第30条第2款规则,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法令案时,能够约请其他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定见。
选项D正确。《立法法》第26条规则,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令案,除特殊状况外,应当在会议举办的七日前将法令草案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90.依据《宪法》和法令的规则,关于国家机关安排和职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修正宪法、解说宪法、监督宪法的施行
B.国务院依照法令规则抉择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模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C.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在必要的时分,经国务院同意,能够树立若干派出安排
D.当地各级查看院对发作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查看院担任
【答案】BD
【解析】本题查核国家机关安排和职权。
选项A过错。《宪法》第67条第(一)项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说宪法,监督宪法施行的职权。据此可知,解说宪法的职权归全国人大常委会。
选项B正确。《宪法》第89条第(十六)项规则,国务院有权依照法令规则抉择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模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选项C过错。《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68条规则,省、自治区的公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分,经国务院同意,能够树立若干派出机关。县、自治县的公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民政府同意,能够树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关。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公民政府,经上一级公民政府同意,能够树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据此可知,省、自治区政府在必要的时分,经国务院同意,能够树立若干派出机关(而非派出安排);别的,直辖市无树立派出机关的权限。
选项D正确。《查看院安排法》第10条规则,最高公民查看院对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和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担任并陈述作业。当地各级公民查看院对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和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担任并陈述作业。最高公民查看院领导当地各级公民查看院和专门公民查看院的作业,上级公民查看院领导下级公民查看院的作业。
91.依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则,关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状况,应当向本级人大陈述,承受监督
B.全国人大常委会能够托付下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法令、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施行状况进行查看
C.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的机关的担任人签署
D.依法树立的特定问题查询委员会在查询过程中,能够不发布查询的状况和资料
【答案】ACD
【解析】本题查核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的行使。
选项A正确。《监督法》第6条规则,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状况,应当向本级公民代表大会陈述,承受监督。
选项B过错。《监督法》第25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据需求,能够托付下一级(而非下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有关法令、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施行状况进行查看。受托付的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将查看状况书面报送上一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选项C正确。《监督法》第38条规则,质询案以口头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担任人到会答复。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担任人签署。
选项D正确。《监督法》第42条规则,查询委员会进行查询时,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安排和公民都有责任向其供给必要的资料。供给资料的公民要求对资料来历保密的,查询委员会应当予以保密。查询委员会在查询过程中,能够不发布查询的状况和资料。
(2012年)
维护国家主权和疆域完整,维护国家一致是我国宪法的重要内容,表现在《宪法》和法令一系列规则中。
请答复第89-91题。
89.关于我国宪法对疆域的效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疆域包含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B.疆域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目标
C.《宪法》在疆土一切范畴的适用上无任何差异
D.《宪法》的空间效能及于疆土悉数范畴,是由主权的仅有性和不可分割性抉择的
【答案】ABD
【考点】宪法对疆域的效能
【解析】选项C过错。由于宪法本身的综合性和价值多元性,宪法在不同范畴的适用上是有所差异的。例如,在不同的经济形状之间、在一般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当地之间当然有所差异,但这种差异绝不是说宪法在某些区域有用能而有些区域没有用能。宪法是一个整体,任何组成部分上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对这个整体的否定,宪法作为整体的效能是及于中华公民共和国的一切范畴的。
90.关于我国的国家结构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我国实施单一制国家结构方法
B.维护宪法威望和法制一致是国家的根本国策
C.在全国规模内实施一致的政治、经济、社会准则
D.中华公民共和国是一个一致的国际法主体
【答案】ABD
【考点】我国的国家结构方法
【解析】选项A、B、D正确。在国家结构方法上,我国实施单一制国家结构方法,因而,对外,中华公民共和国是一个一致的国际法主体;对内,维护宪法威望和法制一致是国家的根本国策。
选项C过错。依照“一国两制”准则,特别行政区实施特别的政治、经济准则。
91.关于我国的行政区域区分,下列说法不树立的是()。
A.是国家主权的表现
B.归于国家内政
C.任何国家不得干与
D.只能由《宪法》授权机关进行
【答案】D
【考点】我国的行政区域区分
【解析】选项A、B、C说法树立。行政区划是国家主权的表现,归于国家内政,国际社会应予以尊重,任何国家都不得干与他国内政,包含他国的行政区划。
选项D说法不树立。国家一般以宪法和法令对行政区划准则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则,包含行政区划的机关、准则、程序以及胶葛的处理等内容。特别是关于行政区域区分的机关,有必要有宪法和法令以及有关法规的授权,其他任何机关无权进行行政区域区分。
(2011年)
86.依据《宪法》和《安排法》的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1年卷一不定项第86题)
A.当地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答应,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答应,不受拘捕或刑事审判
B.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C.审计机关依照法令独立行使审计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与
D.中华公民共和国主席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抉择,进行国务活动
【答案】B
【考点】人大代表的权利责任,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国家主席的职权
【解析】选项A过错。《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三十五条规则,县级以上的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答应,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非经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答应,不受拘捕或许刑事审判。假如由于是现行犯被拘留,实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当即向该级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许常务委员会陈述。据此可知,这儿不包含城镇的人大代表。
选项B正确。《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则,乡、民族乡、镇的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假如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有必要向本级公民代表大会辞去主席、副主席的职务。
选项C过错。《宪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则,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令规则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与。《审计法》第九条规则,当地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公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担任并陈述作业,审计事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由此可见,审计机关是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与,但要遭到上级审计机关及国务院总理的领导。
选项D过错。《宪法》第八十一条规则,中华公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公民共和国,承受外国使节;依据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抉择,差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同意和废弃同外国订立的公约和重要协议。因而,国家主席“差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同意和废弃同外国订立的公约和重要协议”须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抉择,但进行一般礼仪性的国务活动,如对外出访,则不需求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抉择。
87.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2011年卷一不定项第87题)
A.民族区域自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根底,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B.民族自治当地的国家机关既是当地国家机关,又是自治机关
C.上级国家机关应该在收到自治机关变通实行或许中止有关抉择、抉择实行的陈述之日起60日内给予答复
D.自治当地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规则,能够和外国进行教育、科技、文明等方面的沟通
【答案】BD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准则
【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准则是指在国家的一致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根底,树立相应的自治当地,树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施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自主办理本民族当地性事务的准则。民族区域自治准则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民族自治当地的人大与政府,既是当地国家机关,也是民族自治机关。
选项B说法过错。《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五条榜首款规则,民族自治当地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公民代表大会和公民政府。比方民族自治当地的司法机关是当地国家机关,但不是自治机关。
选项C说法正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条规则,上级国家机关的抉择、抉择、指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当地实际状况的,自治机关能够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同意,变通实行或许中止实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陈述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
选项D说法过错。《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则,自治区、自治州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规则,能够和国外进行教育、科学技术、文明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沟通。这儿应当是自治区与自治州,不包含自治县。
88.依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1年卷一不定项第88题)
A.县级以上当地各级政府应当在每年6月至9月期间,将上一年度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查看和同意
B.人大常委会以为必要时,能够对审计作业陈述作出抉择;本级政府应在抉择规则的期限内,将实行抉择的状况向常委会陈述
C.最高法院作出的归于审判作业中详细使用法令的解说,应当在发布之日起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存案
D.免职案的表决采纳记名投票的方法,由常委会整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经过
【答案】ABC
【考点】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
【解析】选项A正确。《中华公民共和国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简称《监督法》,下同)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则,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将上一年度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查看和同意。
选项B正确。《监督法》第二十条榜首款规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状况陈述、预算实行状况陈述和审计作业陈述的审议定见交由本级公民政府研讨处理。公民政府应当将研讨处理状况向常务委员会提出书面陈述。常务委员会以为必要时,能够对审计作业陈述作出抉择;本级公民政府应当在抉择规则的期限内,将实行抉择的状况向常务委员会陈述。
选项C正确。《监督法》第三十一条规则,最高公民法院、最高公民查看院作出的归于审判、查看作业中详细使用法令的解说,应当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存案。
选项D过错。《监督法》第四十六条第三款规则,免职案的表决选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由常务委员会整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经过。
(2010年)
92.2008年修订的《中华公民共和国残疾人保证法》第五十条规则:“县级以上公民政府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依据实际状况给予便当和优惠。残疾人能够免费带着随身必备的辅佐用具。瞎子持有用证件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瞎子读物邮件免费寄递。国家鼓舞和支撑供给电信、广播电视服务的单位对瞎子、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给予优惠。”对此,下列说法过错的是()。(2010年卷一不定项第92题)
A.该规则表现了立法者在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问题上的价值判别和价值取向
B.从法的价值的视点剖析,该规则的首要意图在于实现法的自在价值
C.该规则关于有关企业、政府及残疾人均具有指引效果
D.该规则在交通、邮政、电信方面给予残疾人的优待有悖于法令面前人人平等准则
「答案」BD
「考点」法的价值、法的效果
「解析」
选项B过错。从法的价值视点剖析,该规则的首要意图是实现法的正义价值。
选项D过错。这样规则,恰恰是表现了法令面前人人平等准则。
93.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0年卷一不定项第93题)
A.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B.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的质询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D.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长会议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答案」ABC
「考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
「解析」《全国人大安排法》第16条规则,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许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能够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第33条规则,在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能够向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94.关于当地人大代表名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0年卷一不定项第94题)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总名额不超越一千名
B.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越六百五十名
C.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人口不足五万的,代表总名额能够少于一百二十名
D.乡、镇、民族乡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总名额能够少于四十名
「答案」ABCD
「考点」当地人大代表名额
「解析」《推举法》在2010年3月14日进行了修正,所以也是查核热门。
《推举法》第11条第1款规则,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依照下列规则确认:(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三百五十名,省、自治区每十五万人能够添加一名代表,直辖市每二万五千人能够添加一名代表;可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越一千名;(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二百四十名,每二万五千人能够添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越一千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越六百五十名;(三)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一百二十名,每五千人能够添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越一百六十五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越四百五十名;人口不足五万的,代表总名额能够少于一百二十名;(四)乡、民族乡、镇的代表名额基数为四十名,每一千五百人能够添加一名代表;可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越一百六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总名额能够少于四十名。
其间(四)是修订改动内容,但本题法条没有查核这个改动。
2010年1月,高某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定了一份《预售商品房认购书》。《认购书》约好,公司为高某预留所选房号,两边于公司获得商品房预售答应证时正式签定商品房预售合同。《认购书》还约好,认购人于签定认购书时交纳“保证金”一万元,该款于两边签定商品房预售合一起主动转为合同定金,如认购人接到公司告诉后七日内不签定商品房预售合同,则该款不予交还。同年2月,高某接到公司现已获得商品房预售答应证的告诉,当即前往公司签定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并当场交纳了首期购房款80万元。同年5月,高某接到公司告诉:房子预售合同免除。经了解,该套房子现已被公司以更高价格出售给第三人。两边发作争议。请答复第95-97题。(2010年卷一不定项第95-97题)
(2009年)
93.依据《当地安排法》规则,关于城镇人大主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城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由城镇人大从本级人大代表中选出
B.城镇人大主席、副主席掌管城镇人大会议
C.城镇人大主席在城镇人大结束会议期间,能够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D.城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为城镇人大会议主席团成员
答案:AD
解析:本题查核城镇人大主席的相关规则。
选项A正确。《中华公民共和国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14条第1款规则,乡、民族乡、镇的公民代表大会设主席,并能够设副主席一人至二人。主席、副主席由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从代表中选出,任期同本级公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选项B过错,选项D正确。《中华公民共和国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15条规则,乡、民族乡、镇的公民代表大会举办会议的时分,推举主席团。由主席团掌管会议,并担任招集下一次的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会议。乡、民族乡、镇的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为主席团的成员。
选项C过错。乡、民族乡、镇的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假如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有必要向本级公民代表大会辞去主席、副主席的职务。
94.依据《当地安排法》规则,关于当地各级公民政府作业部分的树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县公民政府树立审计机关
B.县公民政府作业部分的树立、添加、削减或许兼并由县人大同意,并报上一级公民政府存案
C.县公民政府在必要时,经上级公民政府同意,能够树立若干区公所作为派出机关
D.县公民政府的作业部分受县公民政府一致领导,而且依照法令或许行政法规的规则受上级公民政府主管部分的事务辅导或许领导
答案:AD
解析:本题查核当地各级公民政府作业部分的树立。
选项A正确。《中华公民共和国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64条第2款规则,县级以上的当地各级公民政府树立审计机关。当地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令规则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公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担任。
选项B过错。《中华公民共和国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64条第4款规则,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公民政府的局、科等作业部分的树立、添加、削减或许兼并,由本级公民政府报请上一级公民政府同意,并报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存案。
选项C过错。《中华公民共和国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68条第2款规则,县、自治县的公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民政府同意,能够树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选项D正确。《中华公民共和国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66条第2款规则,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公民政府的各作业部分受公民政府一致领导,而且依照法令或许行政法规的规则受上级公民政府主管部分的事务辅导或许领导。
(2008年)
93.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查看和同意决算、听取预算的实行状况陈述。依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将上一年度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查看和同意
B.国务院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陈述本年度上一阶段预算的实行状况
C.预算安排的农业、教育、科技、文明、卫生、社会保证等资金需求调减的,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应当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查看和同意
D.上级财务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状况,是当地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决算草案和预算实行状况要点查看的内容之一
答案:ABCD
解析:《中华公民共和国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15条第2款规则,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将上一年度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查看和同意。因而,A项说法正确。
第16条规则,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向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陈述本年度上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实行状况。因而,B项说法正确。
第17条第2款规则,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整。预算安排的农业、教育、科技、文明、卫生、社会保证等资金需求调减的,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应当提请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查看和同意。因而,C项说法正确。
第18条规则,常务委员会对决算草案和预算实行状况陈述,要点查看下列内容:(一)预算收支平衡状况;(二)要点开销的安排和资金到位状况;(三)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状况;(四)部分预算准则树立和实行状况;(五)向下级财务搬运付出状况;(六)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关于同意预算的抉择的实行状况。除前款规则外,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还应当要点查看国债余额状况;县级以上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还应当要点查看上级财务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状况。因而,D项说法正确。
94.依据《宪法》和法令的规则,下列表述过错的是:
A.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活动不受法令清查
B.在全国人大结束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未经推举单位人大常委会同意,不受拘捕和刑事审判
C.全国人大代表受原推举单位的监督
D.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有权提出对国务院或许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答案:AB
解析:《宪法》第75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令清查。依据上述规则可知,并非是一切的活动不受法令的清查,而是发言和表决不受法令的清查,因而,A项说法过错。
第74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答应,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非经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答应,不受拘捕或许刑事审判。应该是“非经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答应”,而非是“未经推举单位人大常委会同意”,因而,B项说法过错。
第77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推举单位的监督。原推举单位有权依照法令规则的程序免除本单位选出的代表。因而,C项说法正确。
第73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令规则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许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受质询的机关有必要担任答复。因而,D项说法正确。
(2008年·四川)
93.关于国家机关的职权,下列表述过错的是:
A.全国公民代表大会无权抉择树立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B.国务院有权同意自治州的建置和区域区分
C.省公民政府有权抉择民族乡的建置和区域区分
D.国家主席有权抉择特赦
答案:AD
解析:《国务院安排法》第8条规则,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树立、吊销或许兼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公民代表大会抉择;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由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抉择。所以,A项表述过错,应选。
《宪法》第89条第(十五)项规则,国务院有权同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区分,同意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区分。所以,B项表述正确,不应选。
《宪法》第107条第3款规则,省、直辖市的公民政府抉择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区分。所以,C项表述正确,不应选。
《宪法》第80条规则,中华公民共和国主席依据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的抉择和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抉择,发布法令,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颁发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告进入紧急状态,宣告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所以,D项表述过错,应选。
94.依据我国有关法令规则,下列做法过错的是:
A.某县共有人大代表500名,经其间的101名代表提议,暂时招集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会议
B.某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免除该市某一渎职的中级法院院长
C.全国人大常委会吊销同法令相冲突的当地性法规
D.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以为当地性法规同法令相冲突,向拟定机关提出书面查看定见
答案:B
解析:《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11条第2款规则,经过五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议,能够暂时招集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会议。A项中,提议的代表为101人,现已超越了悉数人大代表人数500人的1/5,能够暂时招集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会议。所以,A项表述正确,不应选。
《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政府安排法》第10条规则,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有权免除本级公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县级以上的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有权免除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由它选出的公民法院院长、公民查看院查看长。免除公民查看院查看长,须报经上一级公民查看院查看长提请该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意。依据该规则可知,免除法院院长的职权应由当地公民代表大会行使,而不是当地人大常委会行使。所以,B项表述过错,应选。
《宪法》第67条第(八)项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吊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拟定的同宪法、法令和行政法规相冲突的当地性法规和抉择。所以,C项表述正确,不应选。
依据《立法法》第91条的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在查看中以为行政法规、当地性法规、自治法令和单行法令同宪法或许法令相冲突的,能够向拟定机关提出书面查看定见。所以,D项表述正确,不应选。
综上,本题应中选B项。
(2007年)
93.某省人大常务委员会以为一项法令的单个条款在适用上存在某些困难,并以为有必要对该条款作出法令解说。依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规则,该省人大常委会正确的做法是:
A.对该条款直接作出法令解说
B.提请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该条款作出法令解说
C.提请最高公民法院就该条款作出司法解说
D.提请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就该条款作出法令解说
答案:B
解析:依据《立法法》第43条规则,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公民法院、最高公民查看院和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能够向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令解说要求。
(2006年)
93.某县举行第十届公民代表大会榜首次会议,推举发作新一届县公民政府。依据我国《宪法》和法令的规则,下列何种做法是过错的?
A.李某被公民代表联名提名为县长提名人,但大会主席团以为李某已连任两届县长,不能再担任新一届政府的县长,抉择吊销其提名人资历
B.王某被公民代表大会推举为县长后,提名张某为副县长提名人
C.县公民代表大会抉择,依据本县经济不发达的实际状况,不树立交通局、商业局和审计局
D.依据经济发展的需求,县公民代表大会经过抉择,授权新一届县政府抉择本县预算的改动
答案:ABCD
解析:《当地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公民政府安排法》没有对县长连选连任的约束,故选项A过错。《当地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公民政府安排法》第21条第1款规则,县长、副县长人选由本级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许代表联名提出,故选项B过错。《当地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公民政府安排法》第64条第2款和第4款规则,县级以上的当地各级公民政府树立审计机关。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公民政府的局、科等作业部分的树立、添加、削减或许兼并,由本级公民政府报请上一级公民政府同意,并报本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存案。县公民代表大会无权自己抉择,故选项C过错。依据《当地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公民政府安排法》第8条(一)、第59条(五)的规则,县的预算由县公民代表大会查看、同意、改动;县政府对预算只要实行权,故选项D过错。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ABCD.
(2005年)
94.下列有关我国宪法发展史的表述,何者为正确?
A.《中华民国暂时约法》是我国历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B.1949年《我国公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我国历史上的榜首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1982年宪法是中华公民共和国树立后拟定的第三部宪法
D.《钦定宪法纲要》是我国历史上的榜首部宪法性文件
答案:D
解析:一般以为,《中华民国暂时约法》是我国历史上第7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但绝不是仅有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辛亥革命后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经过的《中华民国暂时政府安排纲要》以美国的国家准则为蓝本,确立了总统制共和政体,规则实施三权分立准则,具有必定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和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实施的均为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据此,选项A过错。1949年《我国公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而非社会主义性质。我国历史上的榜首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公民共和国宪法》。选项B过错。1982年宪法是后全面修正的成果,而非拟定而成。选项C过错。选项D正确,不赘。
(2004年)
84.某法院在审理一行政案件中以为某当地性法规与国家法令相冲突。依据我国宪法和法令的规则,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
A.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当地性法规与国家法令相冲突,能够对当地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进行查看
B.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当地性法规与国家法令相冲突,应当适用国家法令进行审判
C.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当地性法规与国家法令相冲突,能够经过地点法院报请最高公民法院,由最高公民法院依法向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查看的要求
D.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当地性法规与国家法令相冲突,能够公民的名义向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查看的主张
答案:BCD
解析:众所周知,我国不存在司法查看,故A项过错。我国《宪法》第5条,《立法法》第78条、第79条规则了宪法、法令、法规、规章的位阶准则,据此,B项正确;《立法法》第90条规则:“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公民法院、最高公民查看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为行政法规、当地性法规、自治法令和单行法令同宪法或许法令相冲突的,能够向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查看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作业安排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查看、提出定见。
前款规则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安排以及公民以为行政法规、当地性法规、自治法令和单行法令同宪法或许法令相冲突的,能够向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查看的主张,由常务委员会作业安排进行研讨,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查看、提出定见。“因而可知CD正确。
85.某县公民法院审理一民事案件过程中,要求县移动通讯营业部供给某通讯用户的电话详单。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则,下列说法何者为正确?
A.用户电话详单归于宪法维护的公民通讯隐秘的规模
B.县公民法院有权要求县移动通讯营业部供给任何移动通讯用户的电话详单
C.县移动通讯营业部有责任维护通讯用户的通讯自在和通讯隐秘
D.县公民法院有权查看任何移动通讯用户的电话详单
答案:AC
解析:《宪法》在公民的根本权利和责任一章中明确规则了公民的通讯自在和通讯隐秘受法令维护的根本权利。《宪法》第40条规则:“中华公民共和国公民的通讯自在和通讯隐秘受法令的维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许清查刑事犯罪的需求,由公安机关或许查看机关依照法令规则的程序对通讯进行查看外,任何安排或许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略公民的通讯自在和通讯隐秘。”法令^教育^网因而只要在特定状况下公安机关或查看机关才有权对通讯进行查看。故本题应该选AC.
(2003年)
86.依照我国宪法的规则,下列何种选项归于需求作出改动或许吊销抉择的景象?
A.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抉择
B.国务院对市、县、乡政府不适当的抉择和指令
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拟定的同宪法、法令和行政法规相冲突的当地性法规和抉择
D.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政府的不适当的抉择和指令
答案:ABCD
解析:依据《宪法》第62条第(十一)项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动或许吊销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抉择,故A选项正确。依据《宪法》第89条第(十四)项规则,国务院有权改动或许吊销当地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抉择和指令,故B选项也是正确的。依据《宪法》第67条第(八)项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吊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拟定的同宪法、法令和行政法规相冲突的当地性法规和抉择;依据《宪法》第104条规则,县级以上的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吊销本级公民政府的不适当的抉择和指令。这两种状况,宪法规则的是“吊销”,而非“改动或许吊销”,严格说来,CD不是应选项。但司法部发布的答案也选上了CD.
87.黄某系全国人大代表,因正常实行职务遭到诬害,被某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依据我国宪法和法令,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
A.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答应
B.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答应
C.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当即向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或许全国人大常委会陈述
D.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当即向最高公民查看院陈述
答案:C
解析:依据《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安排法》第44条第2款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代表假如由于是现行犯被拘留,实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当即向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许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陈述。据此,C选项是正确的。依据《宪法》第74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公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答应,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非经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答应,不受拘捕或许刑事审判。据此,只要拘捕和刑事审判才需求事前获得答应。
(2002年)
85.下列有关宪法的指引效果的表述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宪法指引的主体包含国家安排、社会安排和个人
B.宪法指引的规模触及政治、经济、文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C.宪法指引的效能具有最高性
D.宪法的指引贯穿戴民主的根本精力
答案:ABCD
解析:指引效果是指法令标准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的导向、引路效果。宪法的位置和内容抉择了宪法的指引效果具有本身的特色:榜首,指引的主体既包含国家机关、社会安排,也包含公民个人;第二,指引的规模触及政治、经济、文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第三,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指引的效能具有最高性;第四,宪法是民主的法令化,是公民权利的保证书,其指引贯穿戴民主的根本精力。
86.某选区共有选民13679人,高先生是数位提名人之一。请问依据现行宪法和推举法令,在下列何种状况下,高先生能够中选?
A.参与投票的人数为6835人,高获得选票6831张
B.参与投票的人数为6841人,高获得选票3421张
C.参与投票的人数为13643人,高获得选票6749张
D.参与投票的人数为13685人,高获得选票13073张
答案:B
解析:《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公民代表大会推举法》第40条规则:“每次推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许少于投票人数的有用。”第41条第1款规则:“在选民直接推举公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整体选民的过半数参与投票,推举有用。代表提名人获得参与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中选。”本题中该选区共有选民13679人,过半数至少为6840人。依据上述规则,A项中参与投票人数未过半数,推举无效。B项中参与投票人数过半,推举有用,高获得选票最低中选票数为3421票,依法得中选。C项中推举有用,但最低中选票数应为6822票,高未达到此数,依法不得中选。D项中参与投票人数乃至多于选民人数,推举当然无效。
87.依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令,下列哪些人能够具有我国国籍?
A.赵某,出世于我国大陆,父亲为美国公民,母亲为我国公民
B.钱某,出世于法国,父亲为我国公民,母亲为日本公民
C.孙某,出世于柏林,爸爸妈妈两边均为我国公民,1980年移民德国,久居柏林(德国选用出世地主义的国籍准则)
D.李某,出世于我国,父亲为无国籍人,母亲也国籍不明
答案:ABD
解析:《国籍法》第4条规则:“爸爸妈妈两边或一方为我国公民,自己出世在我国,具有我国国籍。”第5条规则:“爸爸妈妈两边或一方为我国公民,自己出世在外国,具有我国国籍;但爸爸妈妈两边或一方为我国公民并久居在外国,自己出世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我国国籍。”第6条规则:“爸爸妈妈无国籍或国籍不明,久居在我国,自己出世在我国,具有我国国籍。”所以ABD是正确的。至于C项,由于德国选用出世地主义国籍准则,所以孙某出世的时分就获得了德国国籍,而《国籍法》第9条规则:“久居外国的我国公民,自愿参加或获得外国国籍的,即主动损失我国国籍。”所以孙某不会有我国国籍,所以C不选。
88.依据宪法和法令,下列有关国家安排职权的表述中哪些是过错的?
A.全国公民代表大会无权抉择树立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B.国务院有权抉择自治州的树立
C.自治区公民代表大会委员会有权抉择民族乡的树立
D.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抉择大赦
答案:ACD
解析:《国务院安排法》第8条规则:“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树立、吊销或许兼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公民代表大会抉择;在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结束会议期间,由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抉择。”《宪法》第67条规则:“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七)抉择特赦;……”《宪法》第89条规则:“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十五)同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区分,同意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制与区域区分;……”《宪法》第107条第3款规则:“省、直辖市的公民政府抉择乡、民族乡、镇的建制与区域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