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4-23 06:18
非钱银性财物,指钱银性财物以外的财物,包含存货、固定财物、无形财物、股权出资以及不预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出资等。下面听讼网小编来为你回答,期望对你有所协助。
选用账面价值形式核算的非钱银性财物交流处理思路:
换入财物的入账价值承认原理:以换出财物的账面价值加上付出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财物的入账价值。
假如触及到补价,付出补价方,将付出的补价计入换入财物的入账价值;收到补价方,获得的换入财物入账价值在承认时要扣除补价。
假如交流两边触及到存货,会触及到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问题,也依照上面的思路处理。
(一)不触及补价情况下的管帐处理
甲公司以其运送产品的货运轿车与乙公司作为运送工具的货运轿车进行交流。甲公司换出货运轿车的账面原价为120000元,已提折旧为20000元,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10000元。为此项交流,甲公司以银行存款付出了设备收拾费用100元;乙公司换出货运轿车的账面原价为140000元,已提折旧为30000元,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10000元。假定甲公司换入的货运轿车依然作为运送公司产品所用,并作为固定财物办理。甲公司未对换出设备计提减值预备。
本例中,甲公司以其运送产品的货运轿车换入乙公司相同作为运送工具的货运轿车,在这项买卖中,因为交流的非钱银性财物均为货运轿车,其性质、用处均相同,换入财物与换出财物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也相同。因而,该项买卖不具有商业本质。一起,该项买卖不触及补价,因而,归于不触及补价的非钱银性财物交流。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答案】
(1)将固定财物净值转入固定财物收拾
借:固定财物收拾 100000
累计折旧 20000
贷:固定财物 120000
(2)付出收拾费用
借:固定财物收拾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3)换入货运轿车的入账价值=100000 100=100100(元)
借:固定财物 100100
贷:固定财物收拾 100100
从上述比如可见,甲公司换入的货运轿车按换出货运轿车的账面价值加上付出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的货运轿车的入账价值(即本钱)。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
借:固定财物收拾 110000
累计折旧 30000
贷:固定财物 140000
(2)
借:固定财物 110000
贷:固定财物收拾 110000
相关链接:
非钱银性财物的界定
非钱银性财物交流总的处理准则和思路
具有商业本质且公允价值能够牢靠计量的非钱银性财物交流的管帐处理
不具有商业本质且公允价值不能牢靠计量非钱银性财物交流的管帐处理
非钱银性财物交流中触及多项财物交流的管帐处理
(二)触及补价情况下的管帐处理
1.付出补价的,按换出财物账面价值加上付出的补价和应付出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财物的入账价值;
2.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财物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应付出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财物的入账价值。
甲公司以其离首要生产基地较远的库房与离甲公司首要生产基地较近的乙公司的办公楼交流。甲公司换出库房的账面原价为3800000元,已提折旧为500000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4500000元,已计提折旧为800000元。甲公司另付出现金100000元给乙公司。假定甲公司换入的办公楼作为办公用房,其换入和换出财物的公允价值不能牢靠计量,甲公司未对换出固定财物计提减值预备,甲公司换出财物交纳相关税费为50000元。
处理思路:
首要,依据标题要求本题没有给出非钱银性财物的公允价值,不符合选用公允价值形式核算的条件,应该依照账面价值进行核算;
其次,触及的相关税费加到换入财物的入账价值中;
再次,触及的补价,甲公司在进行账务处理,应该是贷固定财物收拾,贷银行存款(补价)和应交税费。
(留意:非钱银性财物交流依照账面价值进行核算不承认损益)
据此,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答案】
(1)将固定财物净值转入固定财物收拾
借:固定财物收拾 3300000
累计折旧 500000
贷:固定财物 3800000
(2)付出补价
借:固定财物收拾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3)交纳营业税等
借:固定财物收拾 50000
贷:应交税费 50000
(4)换入办公楼的入账价值为3450000元
借:固定财物 3450000
贷:固定财物收拾 3450000
关于上面付出的补价和交纳的营业税等,能够不经过“固定财物收拾”科目核算,那账务处理应该是:
借:固定财物 3450000
贷:固定财物收拾 3300000
银行存款 100000
应交税费 50000
乙公司的管帐处理:
(1)
借:固定财物收拾 3700000
累计折旧 800000
贷:固定财物 4500000
(2)
借:固定财物 3600000
银行存款 100000
贷:固定财物收拾 3700000
以上就是小编为我们收拾的相关常识,信任我们经过以上常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假如您还遇到什么较为杂乱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听讼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选用账面价值形式核算的非钱银性财物交流处理思路:
换入财物的入账价值承认原理:以换出财物的账面价值加上付出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财物的入账价值。
假如触及到补价,付出补价方,将付出的补价计入换入财物的入账价值;收到补价方,获得的换入财物入账价值在承认时要扣除补价。
假如交流两边触及到存货,会触及到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问题,也依照上面的思路处理。
(一)不触及补价情况下的管帐处理
甲公司以其运送产品的货运轿车与乙公司作为运送工具的货运轿车进行交流。甲公司换出货运轿车的账面原价为120000元,已提折旧为20000元,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10000元。为此项交流,甲公司以银行存款付出了设备收拾费用100元;乙公司换出货运轿车的账面原价为140000元,已提折旧为30000元,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10000元。假定甲公司换入的货运轿车依然作为运送公司产品所用,并作为固定财物办理。甲公司未对换出设备计提减值预备。
本例中,甲公司以其运送产品的货运轿车换入乙公司相同作为运送工具的货运轿车,在这项买卖中,因为交流的非钱银性财物均为货运轿车,其性质、用处均相同,换入财物与换出财物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也相同。因而,该项买卖不具有商业本质。一起,该项买卖不触及补价,因而,归于不触及补价的非钱银性财物交流。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答案】
(1)将固定财物净值转入固定财物收拾
借:固定财物收拾 100000
累计折旧 20000
贷:固定财物 120000
(2)付出收拾费用
借:固定财物收拾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3)换入货运轿车的入账价值=100000 100=100100(元)
借:固定财物 100100
贷:固定财物收拾 100100
从上述比如可见,甲公司换入的货运轿车按换出货运轿车的账面价值加上付出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的货运轿车的入账价值(即本钱)。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
借:固定财物收拾 110000
累计折旧 30000
贷:固定财物 140000
(2)
借:固定财物 110000
贷:固定财物收拾 110000
相关链接:
非钱银性财物的界定
非钱银性财物交流总的处理准则和思路
具有商业本质且公允价值能够牢靠计量的非钱银性财物交流的管帐处理
不具有商业本质且公允价值不能牢靠计量非钱银性财物交流的管帐处理
非钱银性财物交流中触及多项财物交流的管帐处理
(二)触及补价情况下的管帐处理
1.付出补价的,按换出财物账面价值加上付出的补价和应付出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财物的入账价值;
2.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财物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应付出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财物的入账价值。
甲公司以其离首要生产基地较远的库房与离甲公司首要生产基地较近的乙公司的办公楼交流。甲公司换出库房的账面原价为3800000元,已提折旧为500000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4500000元,已计提折旧为800000元。甲公司另付出现金100000元给乙公司。假定甲公司换入的办公楼作为办公用房,其换入和换出财物的公允价值不能牢靠计量,甲公司未对换出固定财物计提减值预备,甲公司换出财物交纳相关税费为50000元。
处理思路:
首要,依据标题要求本题没有给出非钱银性财物的公允价值,不符合选用公允价值形式核算的条件,应该依照账面价值进行核算;
其次,触及的相关税费加到换入财物的入账价值中;
再次,触及的补价,甲公司在进行账务处理,应该是贷固定财物收拾,贷银行存款(补价)和应交税费。
(留意:非钱银性财物交流依照账面价值进行核算不承认损益)
据此,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答案】
(1)将固定财物净值转入固定财物收拾
借:固定财物收拾 3300000
累计折旧 500000
贷:固定财物 3800000
(2)付出补价
借:固定财物收拾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3)交纳营业税等
借:固定财物收拾 50000
贷:应交税费 50000
(4)换入办公楼的入账价值为3450000元
借:固定财物 3450000
贷:固定财物收拾 3450000
关于上面付出的补价和交纳的营业税等,能够不经过“固定财物收拾”科目核算,那账务处理应该是:
借:固定财物 3450000
贷:固定财物收拾 3300000
银行存款 100000
应交税费 50000
乙公司的管帐处理:
(1)
借:固定财物收拾 3700000
累计折旧 800000
贷:固定财物 4500000
(2)
借:固定财物 3600000
银行存款 100000
贷:固定财物收拾 3700000
以上就是小编为我们收拾的相关常识,信任我们经过以上常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假如您还遇到什么较为杂乱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听讼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