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计算实例内容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2-31 01:05企业交纳企业所得税是每家企业应尽的法定责任,企业核算所得税是一个杂乱的进程,会涉及到许多数据,要依据企业交税年度的实践运营状况而定。那么详细要怎样核算呢?听讼网经过一个实例为咱们解说。
一、企业所得税核算实例内容
1.某企业为居民企业,2008年发作运营事务如下:
(1)获得产品出售收入4000万元;
(2)发作产品出售本钱2600万元;
(3)发作出售费用770万元(其间广告费650万元);管理费用480万元(其间事务招待费25万元);财务费用60万元;
(4)出售税金160万元(含增值税120万元);
(5)运营外收入80万元,运营外开销50万元(含经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30万元,付出税收滞纳金6万元);
(6)收入本钱、费用中实发薪酬200万元,拨缴工会经费5万元、发作员工福利费31万元、发作员工教育经费7万元。
2.企业所得税核算过程
(1)核算管帐赢利总额
管帐赢利总额=4000 80-2600-770-480-60-40-50=80万元
(2)核算调增所得额
A、广告费和事务宣传费调所得额=650-4000*15%=50万元
B、事务招待费调增所得额=25-min(25*60%,4000*0.5%)=25-15=10万元
C、捐献开销调增所得额=30-80*12%=20.4万元
D、税收滞纳金悉数调增所得额=6万元
E、工会经费调增所得额=5-200*2%=1万元
F、员工福利费调增所得额=31-200*14%=3万元
G、员工教育经费调增所得额=7-200*2.5%=2万元
(3)核算应交税所得额
应交税所得额=80 50 10 20.4 6 1 3 2=172.4万元
(4)核算应缴企业所得税
2008年应缴企业所得税=172.4*25%=43.1万元
二、核算企业所得税留意事项
1、正确把握税款准予扣除限额项意图规模
核算应交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项目,是指与交税人获得的收入有关的本钱、费用、税金和丢失。
本钱,即生产运营本钱,是指交税人为生产运营产品和供给劳务等所发作的各项直接开销和各项直接费用;
费用,即交税人为生产运营产品和供给劳务等所发作的出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税金,即交税人按规则交纳的消费税、运营税、城乡维护建造税、土地增值税及视同税金的教育费附加(在此,必定要留意增值税是价外税,其税款不构成出售收入,所以不能作为交税人所得税前列支税金进行列支);
丢失,则是指交税人生产运营进程中的各项运营外开销,已发作的运营亏本和出资丢失及其它丢失。在详细核算中,咱们应留意以下几个有限制条件的扣除规范:
(1)告贷利息的扣除规范。
(2)交税人薪酬的扣除规范。
(3)员工工会经费、员工福利费、员工教育经费的扣除规范。
(4)公益、救助性捐献的扣除规范。
(5)合理的外交应付费的扣除规范。
(6)保险金的扣除规范。
(7)固定资产租赁费的扣除规范。
2、正确核算境外已交税款的扣除
交税人来源于我国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实践交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交税时,从其应交税额中扣除。但扣除额不得超越其境外所得依照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则的税率和扣除为获得该项所得摊计的本钱、费用、丢失后核算的应交税额。这个应交税额即为扣除限额。扣除限额应当分国不分项核算,其核算公式为:
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核算的应交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境内、境外应税所得总额
交税人来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践交纳的税款,低于扣除限额,可从应交税所得额中按实扣除;超越扣除限额的,其超越部分不能在本年度的应交税额中扣除,也不能列为费用开销,但可用以后年度税额扣除对余额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超越5年。
3、正确核算联营企业分回赢利的应交税款
联营企业生产运营获得的所得,一概先就地征收所得税,然后再进行分配,联营企业的亏本,由联营企业就地按规则进行补偿。
联营企业出资方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赢利,如出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与联营方企业所得税税率相同的,不再征收所得税;如出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低于联营方所得税税率相同的,不交还所得税;如出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联营方所得税税率相同的,出资方分回的税后赢利须按规则补缴所得税。补缴所得税的核算公式为:
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交税所得额=出资方分回的赢利额÷(1—联营企业所得税税率)
应交税所得额=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交税所得额×出资方企业所得税率
税收扣除额=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交税所得额×联营企业分回的税率
应补缴所得税额=应交税所得额—税收扣除额
4、正确进行管帐调整
在核算企业所得税进程中,假如企业的财务、管帐处理方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则有冲突的,要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则核算交纳。但凡不属于法定扣除的规模、禁绝列支的项目和超越法定规范的费用,一概禁绝扣除。企业依照财务管帐制度进行核算得出的管帐赢利,要依照税法的规则作相应调整后,才干作为应交税所得额。用公式表明为:
应交税所得额=赢利总额(管帐赢利)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之所以这样做的规则,是因为财务管帐制度和所得税法的意图和效果各不相同。财务管帐制度是为了实在、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资金活动,规范企业的财务管帐行为,以利于企业从事运营活动,维护出资者的权益,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分配联系;所得税法是依照国家宏观政策的要求,处理国家与交税人的联系。用税法规范所得税前的扣除项目和规范,就有利于维护税基,公正税负,添加财务收人,维护国家利益。
5、补偿企业亏本的正确核算
关于企业在本交税年度发作运营亏本的,能够用下一年交税年度的所得补偿,税务机关按补偿上年亏本后剩下的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下一交税年度的所得缺乏补偿的,能够逐年接连补偿,但接连补偿期最长不得超越五年。五年内不管盈余或亏本,都作为实践补偿期限核算。企业亏本额需经主管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则核实。
亏本补偿的意义有两个:
一是应自亏本年度的下一个年度起接连五年不问断地核算,
二是接连发作年度亏本,也有必要从第一个亏本年度算起,先亏先补,按规则接连核算亏本补偿期,不得将每个亏本年度的接连补偿期相加,不得断开核算。
年度亏本补偿,是世界各国遍及选用的一种一般做法,是国家给交税人的一种特殊照顾,也是国家协助企业赶快战胜暂时的运营困难,维护税源的一种办法。
以上便是听讼网小编收拾的一个企业所得税核算实例,企业所得税核算要先核算赢利,然后扣除各种费用,依据调整后的金额核算所得税。假如读者有涉及到所得税征收的法律问题,能够咨询听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