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对冒充专利行为应该如何处罚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15 23:25
日常日子中,我们对专利权对错常了解的,在社会发展中,不少假充专利侵权等事情频发。那么,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假充专利行为应该怎么处分呢?接下来,听讼网小编为您收拾了相关的法律常识供您阅览,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主席令第八号) 第六十条 未经专利权人答应,施行其专利,即侵略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洽谈处理;不肯洽谈或许洽谈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许好坏关系人能够向人民法院申述,也能够恳求办理专利作业的部分处理。办理专利作业的部分处理时,确定侵权行为建立的,能够责令侵权人当即中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能够自收到处理告诉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申述。第六十三条 假充专利的,除依法承当民事责任外,由办理专利作业的部分责令改正并予布告,没收违法所得,能够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能够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四条 办理专利作业的部分依据现已取得的依据,对涉嫌假充专利行为进行查办时,能够问询有关当事人,查询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状况;对当事人涉嫌违法行为的场所施行现场查看;查阅、仿制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查看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产品,对有依据证明是假充专利的产品,能够查封或许扣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施行细则》第八十四条下列行为归于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则的假充专利的行为:(一)在未被颁发专利权的产品或许其包装上标示专利标识,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许中止后持续在产品或许其包装上标示专利标识,或许未经答应在产品或许产品包装上标示别人的专利号;(二)出售第(一)项所述产品;(三)在产品说明书等资料中将未被颁发专利权的技能或许规划称为专利技能或许专利规划,将专利申请称为专利,或许未经答应运用别人的专利号,使大众将所触及的技能或许规划误认为是专利技能或许专利规划;(四)假造或许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许专利申请文件;(五)其他使大众混杂,将未被颁发专利权的技能或许规划误认为是专利技能或许专利规划的行为。专利权中止前依法在专利产品、按照专利办法直接取得的产品或许其包装上标示专利标识,在专利权中止后承诺出售、出售该产品的,不归于假充专利行为。出售不知道是假充专利的产品,而且能够证明该产品合法来历的,由办理专利作业的部分责令中止出售,但革除罚款的处分。
以上便是听讼网小编为您收拾的有关“对假充专利行为的处分”的相关常识,具体的内容在文中有具体的介绍,期望能够协助到您回答疑问。如有疑问,欢迎在本网进行法律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