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继承法意见中继承时间的规定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24 09:30
承继法是我国遗产承继规则的指导性法令,一切的承继的履行按承继法的要求履行,例如法令承继人的次序、被承继遗产的分配等的问题,那么承继法定见中承继时刻的规则是怎么的?下面由听讼网小编为读者进行回答。
一、承继法定见中承继时刻的规则
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承继法》若干问题的定见
1、承继从被承继人生理逝世或被宣告逝世时开端.
失踪人被宣告逝世的,以法院判定中确认的失踪人的逝世日期,为承继开端的时刻。
二、我国承继的方法有哪些
我国遗产承继的方法有哪些
在我国,遗产承继的方法分为如下四种:
1、遗言承继,即被承继人在生前缔结遗言,指定承继人承继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承继人生前缔结遗言,将遗产赠与国家、团体,或许法定承继人以外的人。
3、遗赠抚养协议,即被承继人与抚养人缔结协议,由抚养人担负被承继人生养死葬的责任,被承继人的悉数或部分产业在其死后转归抚养人一切。该方法首要出现在白叟无人奉养的状况下。
4、法定承继,即在上面三种状况都不存在的状况下,法令依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认的遗产分配次序。
三、怎么区别法定承继与遗言承继
1、承继的依据不同。
法定承继是指按法令规则的承继人规模、承继次序和遗产分配准则进行的承继。遗言承继是指按被承继人生前所立遗言中指定的承继人承继其遗产所进行的承继。法定承继是按法令规则的规模、次序来进行的。而遗言承继则是按产业一切人生前的意思来承继的。
2、确认承继比例的规范不同。
法定承继人的承继比例是依据一切法定承继人的状况和奉养抚养状况来确认的。遗言承继人的承继比例是产业一切人在遗言中确认的。
3、承继人的规模不同。
遗言承继人有必要是归于法定承继人规模内的人,而法定承继人不一定都是遗言承继人。由于在遗言承继中,依据产业一切人的生前志愿,遗言承继人既可所以法定承继人中的一人,也可所以法定承继人中的若干人。哪些法定承继人可以承继遗产,这要取决于遗言的内容。
4、承继的优先性不同。
我国实施遗言承继优先于法定承继的准则。也就是说,对公民个人遗产的承继,假如产业一切权人生前立有遗言,只需该遗言是合法有用的,有必要按遗言承继,而不能按法定承继。
假如读者需求法令方面的协助,欢迎到听讼网进行法令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