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医保何时才能实现可跨省异地就医结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20 23:56

我国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变革获得新进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部24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根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作业的辅导定见》,要求到2016年全面完成跨省异地安顿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部分当地没有完成市级统筹,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短少顶层规划
人社部医疗保险司负责人介绍说,我国全民医保已根本完成,保证水平逐渐提高。现在,各地遍及完成了统筹区域内根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处理了参保人员治病先垫付资金、再到医保经办组织报销的问题。全国共有27个省份树立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渠道,其中有22个省份根本完成了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一些当地经过点对点联网结算、托付协作等方法,进行了跨省异地就医的探究。
但是,从全国规模来看,异地就医结算作业推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部分当地没有完成市级统筹,市域规模内还未做到直接结算;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尚不标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短少顶层规划和协调。二是异地安顿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结算存在手续杂乱、垫付压力大等问题。三是异地医疗行为缺少监管,经过假造医疗收据和就医资料等行为诈骗骗得医保基金的状况时有发生。为此,人社部会同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共同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根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作业的辅导定见》。
完善市级统筹、标准省内异地就医,探究树立国家级结算渠道
《定见》提出了分层次推动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的思路:一是完善市级统筹。要求以全面完成市域规模内医疗费用直接结算为方针,做到基金预算、筹资待遇方针、就医办理的一致和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联接,努力做到“同城无异地”。二是标准省内异地就医。各省份要树立完善省级异地就医渠道,经过渠道展开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作业,树立一致的医保技术标准库,标准异地就医结算方法和经办流程。三是跨省医疗费用结算办理。探究树立国家级异地就医结算渠道,逐渐完成跨省异地安顿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并做好异地转诊、异地急诊人群的就医办理。
《定见》也明晰了时间表,即下一年将根本完成市级统筹区内和省内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树立完善国家和省级异地就医结算渠道;2016年全面完成跨省异地安顿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区域能够加速作业节奏,活跃推动。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要点人群确定为异地安顿退休人员。异地安顿退休人员,是指依照户籍方针获得寓居地户籍的长时间居外退休人员,主要是退休后随子女寓居的白叟。他们遍及年纪大、医疗担负重,长时间不回来参保地,异地就医报销时的“跑腿”和“垫付”问题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因而对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需求最为火急。一起,这部分人群边界相对比较明晰,也有利于跨省异地就医作业的保险起步。因而,《定见》明晰以这部分人群作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要点人群。
下一步,结合户籍和寓居证制度变革的推动,有条件的当地将探究把其他跨省异地寓居人员归入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规模,为广阔参保人员供给更好的医保结算服务。
付出规模参照寓居地,付出份额按参保地履行
考虑到现在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还不完善、技术标准尚不一致,为了便于直接结算,《定见》对跨省异地安顿退休人员规则了一些特殊方针,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付出规模原则上能够履行寓居地的“三目录”(药品目录、治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规模)规模。这样有利于异地安顿退休人员寓居地的医师依据平常习气给异地安顿退休人员诊治,也有利于防止因付出规模不同而添加参保人员担负。二是付出份额履行参保地本地就医的付出份额,不履行转外就医付出份额。三是经自己请求,异地安顿退休人员个人账户资金能够划转给个人,供门诊就医、购药时运用。
此前,一些当地呈现了单个不法分子使用异地就医时信息不连通的缝隙,使用虚伪医疗收据骗得医保基金的事情。针对这类问题,《定见》对异地就医的不同类型提出了要求:关于挂号存案的异地安顿退休人员,寓居地社保经办组织将他们归入一致办理,逐渐与本地参保人相同,供给相同医疗保险服务和医疗行为监控。关于异地转诊人员,参保地社保经办组织要树立与就医地之间的协作机制,由就医地经办组织帮忙进行医疗收据核对等作业。关于暂时异地急诊人员,参保地认为有必要对费用真实性进行核对的,就医地社会保险经办组织也要予以帮忙。这位负责人表明,往后,全国规模内医疗保险经办组织的协作将逐渐加强,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在便利广阔参保人员就医结算的一起,将有效地遏止和防备假造医疗收据进行诈骗骗保等行为。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