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贷款人信息权制度有什么价值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15 03:52

信息在人类日子中的效果愈来愈重要,人们对信息重要性的知道也在不断加深。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经济决议方案、行为监督等方面具有不行忽视的重要价值。在金融范畴,信息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怎么运用信息消除金融危险、保证金融资产安全,成为金融业开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价值剖析视点讨论告贷人的信息权准则,愿能对金融法治有所裨益。
一、告贷人信息权的根本内在及我国相关立法概述
告贷人信息权是指告贷人有权要求告贷人供给与告贷有关的信息。它的主体是告贷人,一般为银行,对象是告贷人(有时还包括担保人),标的是告贷人供给与告贷有关信息的行为,其内容是告贷人要求告贷人供给与告贷有关信息的权力。它是一种对人权、相对权、恳求权,归于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是保证债务得以完成的重要权力。告贷人有权知悉告贷人信息的内容首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告贷合同签定前有关告贷人以往的资信状况、负债状况、运营才能及开展前景等信息;另一类是告贷发放后有关告贷的运用状况、告贷人资产负债状况、归还才能等方面的信息。我国有关法令、法规虽未清晰运用告贷人信息权的概念,可是相关内容均对此有所表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99条规则:“订立告贷合同, 告贷人应当依照告贷人的要求供给与告贷有关的事务活动和财政状况的实在状况。”第202条规则:“告贷人依照约好能够查看、 监督告贷的运用状况。告贷人应当依照约好向告贷人定时供给有关财政管帐报表等材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35条规则:“商业银行告贷,应当对告贷人的告贷用处、归还才能、还款方法等状况进行严厉查看。”第36条规则:“商业银行应当对保证人的归还才能、抵押物、质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完成抵押权、质权的可行性进行严厉查看。”
3.《告贷合同法令》第10条规则:“告贷方有权查看、监督告贷的运用状况,了解告贷方的方案实行、运营管理、财政活动、物资库存等状况。告贷方应供给有关的方案、计算、财政管帐报表及材料。”
4.《告贷公例》第19条规则:“告贷人的责任:一、应当照实供给告贷人要求的材料(法令规则不能供给者在外),应当向告贷人照实供给全部开户行、帐号及存告贷余额状况,合作告贷人的查询、查看和查看;二、应当承受告贷人对其运用信贷资金状况和有关出产运营、财政活动的监督;……六、有危及告贷人债务安全状况时,应当及时告诉告贷人,一起采纳保全办法。”第22条规则:“告贷人的权力:……一、要求告贷人供给与告贷有关的材料;……三、了解告贷人的出产运营活动和财政活动。”
上述诸法令条款都有一个共同点:告贷人有权要求告贷人供给与告贷有关的实在状况、管帐材料,有权了解告贷人的有关运营活动。笔者认为,不管是告贷人的实在状况、管帐材料,仍是告贷人的运营活动状况等,一言以蔽之,都是与告贷有关的告贷人的信息,告贷人对这些信息有要求告贷人供给的权力。这种权力现在尚无一致称谓,有学者称其为知情权、了解权,本文以信息权来概括这种权力。(注:以信息权来称谓明晰、简练而不乏准确、精当。尤其是伴跟着信息年代的降临,信息权的称谓还不乏前瞻性。)关于告贷人的信息权准则,实践操作运用得较多,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理论层次上的研讨则较少,立法理由论述不行充沛,难以从理论层面上令人信服。理论方面没有较好的研讨就难以辅导实践,也晦气于实践向纵深开展,故笔者测验从理论层面对告贷人信息权准则进行价值剖析。
二 告贷人信息权准则的价值剖析
(一)信息的价值浅析
信息论创始人C.E.Shannon在其经典著作(注:Shannon.C. E. &W.Weaver.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Urbana: The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49.)中对信息的原始界说是:“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认性的东西。”在《我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中信息被界说为:“符号、信号或音讯所包括的内容,用来消除对客观事物知道的不确认性。”《我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概括为:“关于信息概念,在科学界尚无一致的、准确的定性界说。在哲学界,……有4种观念:(1)信息是精力实体的特征;(2 )信息是物质的遍及特点;(3)信息是与物质、精力并排的第三种存在;(4)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知道成分的特别结合。”笔者认为,信息是蕴含在事物内部,能消除事物不确认性的无形存在,它往往透过有形载体如文字、图画等表现出来…为人类所知道,它往往和反映事物的常识亲近相关。(注:这里有必要对信息作一区别,即有实在信息和虚伪信息之分。本文为便利表述,除特别指明外,所提信息均指实在信息。)实际日子中信息无处不在。其价值首要表现在:(1)信息是决议方案的根底和根据。 实际国际多资多彩,具有其自身的内部规律性和复杂性。市场主体在寻利过程中的任何决议方案都面对危险,而“危险来自于不确认性,信息的获取能够消除不确认性,然后防止决议方案中的危险性”。(注:黄淳、何伟:《信息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能够说,信息是事前决议方案、事中当令批改决议方案、相机而动的根底和根据:(2)信息自身是一种资源。 因为信息蕴含着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常识,人们掌握了信息也就掌握了事物的实质,然后能为人们所运用。实际国际是一个竞赛的国际,谁具有很多的、正确的信息,谁就能在竞赛中获利,完成利益最大化,质言之,对信息的占有便是对财富的占有。“在未来的经济竞赛中,物质的竞赛将被信息的竞赛所替代,信息将成为未来国际最重要的资源。”(注:闻燕:《试论我国网络年代的经济》,《光明日报》1999年12月3日第6版。)“信息年代人类尽管还将依靠粮食和有形产品而生计和开展,但信息将成为推进社会开展的主体要素。”“常识和信息替代全部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中心,不管个别价值仍是社会价值都将经过对常识和信息的挑选、占有及运用表现出来,常识和信息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衡量标准和标志。”(注:王贵楼:《常识经济的理性反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二)告贷人信息权准则的价值剖析
1.全部权人向债务人的转化:告贷人法令位置弱化
告贷人与告贷人之间发作的是金钱假贷联系。金钱假贷归于一种消费假贷。消费假贷是指当事人约好一方搬运金钱或其他替贷物的全部权于他方,他方以品种、质量、数量相同的物予以返还的民事联系。(注:彭万林:《民法学》,我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6页。 )由此界说可知,告贷人让渡给告贷人的是告贷的全部权,由此换得对告贷人的债务。因为告贷全部权的存续对告贷人并不能发生增殖效果,假如要表现全部权的效果,就必须将全部权转让于别人,在全部权变为恳求权之后才能对全部权人发生经济效应。正如日本民法学界威望我妻荣先生所言:“钱银作为本钱的效果,不在于人有其物,而在于单纯对人恳求。”(注:[日]我妻荣:《债务在近代法中的优胜位置》,王书江等译,我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全部权作为一种彻底物权,不光具有占有、运用、收益、处置等肯定权能,并且具有追及效能和优先效能。物权的追及效能是指物权的标的物不管曲折流入到何人手中,只需标的物的占有者不具备好心获得的条件,物权人都能够向物的不法占有人讨取,恳求其返还原物。物权的优先效能是指物权与其他产业权力并存于同一标的物之上时,物权具有优于其他权力受偿的权力。(注:马俊驹、余能斌:《现代民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53页。)与全部权比较,债务则是一种相对权、恳求权, 不具有追及效能和优先效能,“在债的法令联系中,债务人不得直接分配债务人的产业,其处置应依债务人的意思。”(注:马俊驹、余能斌:《现代民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9页。 )债务人行使债务受制于债务人的片面偿债志愿和客观偿债才能,债务人的赖债动机和还账才能直接影响到债务人债务的完成。跟着告贷人从告贷的全部权人到债务人位置的转化,其权能和在法令上可资采纳的办法也发作了改变,然后告贷人的法令位置呈现弱化的趋势。假如告贷人运营不善,或有意赖债不还,则告贷人的债务必被悬空,不光欲求的利息难以收取,就连本金都难以回收。上述弱化趋势在破产清偿中尤为显着。在各国的破产法中,遍及规则了取回权与破产还账程序。破产企业的产业中,归于全部权人的产业全部权人可直接行使取回权,不用经过破产还账程序即可完成其权力,可见,全部权得到完成的概率高,危险小。而债务人则只能经过墨守成规的破产清偿程序得以清偿,因为清偿率往往不高乃至为零,与全部权人比较,债务人债务完成的危险大增。
2.信息不对称:告贷人经济位置弱化
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维克里和莫里斯指出,在信息化的年代,只需存在利益多元化的条件,那么信息便是非对称的。“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具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具有的信息。”(注: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7页。)多元化利益各方所具有的信息, 不管量上仍是质上都是不一样的。在具有信息的量和质上占优势的一方会显着地得到优点,而他方则居于晦气位置。在假贷联系中,假贷两边经过商洽确认合同的具体内容,以清晰各自的权力责任。假贷合同达到后,告贷人发放告贷,告贷人的合同责任根本实行结束,就等着告贷人依约归还告贷本息。在这个过程中,为便于调查,能够以合同订立…界分为合同前阶段和合同后阶段。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告贷人有两种倾向:合同前机会主义与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