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途径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22 13:38
个人信息是关于公民住址、电话、名字等隐私信息的,假如个人信息被不合法走漏的,很简略被别人使用,然后损害到自己的权益。那么,个人信息走漏途径有哪些呢?今日,听讼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现在,个人信息的走漏主要有以下途径:
1.使用互联网查找引擎查找个人信息,聚集成册,并依照必定的价格出售给 需求购买的人;
2.旅馆住宿、保险公司投保、租借公司、银行办证、电信、移动、联通、房地产、 邮政部分等需求身份证件实名挂号的部分、场所,单个人员使用挂号的便当条件,走漏客户个人信息;
3.单个违规打字店、复印店使用复印、打字之便,将个人信息材料存档留底, 装订成册,对外出售;
4.借各种“问卷查询”之名,盗取大众个人信息,他们声称只要在“查询问卷表” 上填写具体联系方式、收入状况、信用卡状况等内容,以及简略的“勾挑式” 查询,就能取得不等奖次的奖品,以此诱使大众填写个人信息;
5.在抽奖券的正副页上填写名字、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走漏;
6.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有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 被人使用了个人信息;
7.超市、商场经过向大众邮递免费资 申办会员卡时把握到的大众信息,通 过单个人向外走漏。
现在,针对个人信息的违法现已形 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中,有专门从事个人信息搜集的泄密源 集体,他们之中包含一些有合法权限的 内部用户自动经过 QQ、互联网、邮件、 移动存储等各类途径走漏信息。还包含 些黑客,经过攻击行为取得企业或个人 据库信息;有专门向泄密源集体购买数据信息中间商集体,他们依据各种不合法需求向泄密源购买数据,作为中间商向 有需求者推销数据,作为中间商生意、同享和传达各种数据库;还有专门从 中间商集体购买个人信息,并施行各种违法的使用人集体,他们是实践使用个人信息损害个人利益的集体。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人在取得个人信息后,会使用个人信息从事五类违法违法活动:
1.电信欺诈、网络欺诈等新式、非触摸式违法。如2012年末,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继发作很多电话欺诈学生家长案子。违法分子使用不合法获取的公民家庭成员信息,向学生家长打电话谎报其在校子女遭绑架或忽然患病,要求紧迫汇款挽救或治疗,以此施行欺诈。
2.直接施行掠夺、敲诈勒索等严峻暴力违法活动。如2012年头,广州发作违法分子依据个人信息材料,假充快递,直接上门掠夺,形成户主一死两伤的恶性案子。
3.施行不合法商业竞赛。不法分子以信息咨询、商务咨询为保护,使用不合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收购客户、镇压竞赛对手。
4.不合法搅扰民事诉讼。不法分子使用购买的公民个人信息,介入婚姻胶葛、财产继承、债务胶葛等民事诉讼,对大众正常日子形成极大困扰。
5.滋扰民众。不法分子取得公民个人信息后,经过网络人肉查找、信息曝光等行为滋扰民众日子。如2011年,北京发作一同案子,因为分手后发作口角,闫某前男友将其个人私密相片在网上曝光,给闫某形成极大困扰。
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有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 被人使用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被走漏的,需求及时更改帐号密码,必要的时分,需求报案。假如你状况比较复杂,听讼网也供给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现在,个人信息的走漏主要有以下途径:
1.使用互联网查找引擎查找个人信息,聚集成册,并依照必定的价格出售给 需求购买的人;
2.旅馆住宿、保险公司投保、租借公司、银行办证、电信、移动、联通、房地产、 邮政部分等需求身份证件实名挂号的部分、场所,单个人员使用挂号的便当条件,走漏客户个人信息;
3.单个违规打字店、复印店使用复印、打字之便,将个人信息材料存档留底, 装订成册,对外出售;
4.借各种“问卷查询”之名,盗取大众个人信息,他们声称只要在“查询问卷表” 上填写具体联系方式、收入状况、信用卡状况等内容,以及简略的“勾挑式” 查询,就能取得不等奖次的奖品,以此诱使大众填写个人信息;
5.在抽奖券的正副页上填写名字、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走漏;
6.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有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 被人使用了个人信息;
7.超市、商场经过向大众邮递免费资 申办会员卡时把握到的大众信息,通 过单个人向外走漏。
现在,针对个人信息的违法现已形 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中,有专门从事个人信息搜集的泄密源 集体,他们之中包含一些有合法权限的 内部用户自动经过 QQ、互联网、邮件、 移动存储等各类途径走漏信息。还包含 些黑客,经过攻击行为取得企业或个人 据库信息;有专门向泄密源集体购买数据信息中间商集体,他们依据各种不合法需求向泄密源购买数据,作为中间商向 有需求者推销数据,作为中间商生意、同享和传达各种数据库;还有专门从 中间商集体购买个人信息,并施行各种违法的使用人集体,他们是实践使用个人信息损害个人利益的集体。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人在取得个人信息后,会使用个人信息从事五类违法违法活动:
1.电信欺诈、网络欺诈等新式、非触摸式违法。如2012年末,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继发作很多电话欺诈学生家长案子。违法分子使用不合法获取的公民家庭成员信息,向学生家长打电话谎报其在校子女遭绑架或忽然患病,要求紧迫汇款挽救或治疗,以此施行欺诈。
2.直接施行掠夺、敲诈勒索等严峻暴力违法活动。如2012年头,广州发作违法分子依据个人信息材料,假充快递,直接上门掠夺,形成户主一死两伤的恶性案子。
3.施行不合法商业竞赛。不法分子以信息咨询、商务咨询为保护,使用不合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收购客户、镇压竞赛对手。
4.不合法搅扰民事诉讼。不法分子使用购买的公民个人信息,介入婚姻胶葛、财产继承、债务胶葛等民事诉讼,对大众正常日子形成极大困扰。
5.滋扰民众。不法分子取得公民个人信息后,经过网络人肉查找、信息曝光等行为滋扰民众日子。如2011年,北京发作一同案子,因为分手后发作口角,闫某前男友将其个人私密相片在网上曝光,给闫某形成极大困扰。
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有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 被人使用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被走漏的,需求及时更改帐号密码,必要的时分,需求报案。假如你状况比较复杂,听讼网也供给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