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侵犯公司商业秘密怎么赔偿承担什么责任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24 12:30
现在,我国没有拟定独自的《商业隐秘保护法》,其相关法令根据只散见于各部门法中,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别的,各地的地方性法规中也有相关规则。企业商业隐秘被侵略后该采纳什么样的法令办法,首要可追查民事、行政职责,严峻的还可追查其刑事职责。
(一)民事职责可分为侵权职责和违约职责。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了保密协议的情况下,既能够挑选依照侵权也能够挑选依照违约追查劳动者的法令职责。
1、侵权职责的首要职责方式为:
(l)消除风险;
(2)返还产业;
(3)扫除阻碍;
(4)赔札抱歉;
(5)中止危害;
(6)危害补偿
2、违约职责的首要职责方式为:
(1)要求持续实行;
(2)承当违约金;
(3)补偿丢失等。
如一起牵涉到第三方——对信息加以实践使用的一方,这时第三方如是明知是不合法取得依然对该信息加以使用,则应与盗取商业隐秘或乱用合法知悉商业隐秘牟取利益的侵权人一起构成侵权,企业可将该第三方列为一起被告。
3、根据的搜集:
在提起民事诉讼时,企业要非常重视有关根据的搜集和固定,企业从前拟定的内部规章、职工手册、保密协议以及行政机关的处理和危害方的侵权产品等都能够成为企业手头把握的根据,并构成彼此印证的根据链。
4、补偿金额的确认: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则,若经营者违反规则,给被危害的经营者形成危害的,应当承当危害补偿职责,被危害的经营者的丢失难以核算的,补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取得的赢利;并应当承当被危害的经营者因查询该经营者危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付出的合理费用。
(二)行政职责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5条规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依法作出强制性处分,责令中止违法行为,并能够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该规则为处理危害商业隐秘行为供给了法令根据。《关于侵略商业隐秘的若干规则》对此作了进一步规则:侵略商业隐秘行为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确定和处理。所以,当企业商业隐秘遭到危害时,企业应当及时向工商部门检举,并供给相关的危害根据,要求工商机关予以查办。关于因职务行为而触摸企业隐秘的国家公务人员,应当以为保存其所触摸的商业隐秘是其法定的责任,当呈现其危害企业商业隐秘的景象时,企业可向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成果不服的,再提起诉讼;或许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条以及《国家补偿法》的相关规则,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国家补偿。
(三)刑事职责如因侵略商业隐秘给企业形成重大丢失的,企业能够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根据我国《刑法》219条的规则,给商业隐秘的权利人形成丢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归于“给权利人形成重大丢失”,以侵略商业隐秘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分金。给商业隐秘的权利人形成丢失数额达250万元以上的,归于“形成特别严峻后果”,以该罪名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分金。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