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细则的通知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16 08:22

并政发〔2004〕30号 2004年10月15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局、办,各直属组织:《太原市实施〈工伤稳妥法令〉细则》现已市政府赞同,现印发给你们,请依照实行。太原市实施《工伤稳妥法令》细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工伤稳妥法令》(以下简称《法令》)和《山西省实施〈工伤稳妥法令〉试行方法》(以下简称《试行方法》),结合本市实践,拟定本细则。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令》、《试行方法》及本细则的规则参与工伤稳妥,为本单位悉数员工或许雇工(以下称员工)交纳工伤稳妥费。第三条 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担任全市的工伤稳妥作业。市辖清徐、阳曲、娄烦县及古交市(以下称三县一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依照市共同规则,做好本辖区内的工伤稳妥作业;市及三县一市树立工伤稳妥经办组织(以下称经办组织)详细承办工伤稳妥业务。第四条工伤稳妥基金实施全市统筹。工伤稳妥基金悉数归入社会保证基金财务专户,实施出入两条线办理。第五条 树立工伤稳妥储备金,用于统筹区域重大事端的工伤稳妥待遇付出。工伤稳妥储备金按当年基金征缴总额的20%提取。需求动用储备金时,经办组织应当向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陈述,由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会同市财务部分查看提出定见后,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储备金缺乏付出时,由市人民政府垫支。第六条 本市工伤稳妥三类职业的基准费率别离确定为:一类职业为用人单位员工薪酬总额的0.6%;二类职业为用人单位员工薪酬总额的1.2%;三类职业为用人单位员工薪酬总额的2.4%。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经办组织根据用人单位工伤稳妥费运用、工伤发作率、职业病损害程度等要素,一至三年起浮一次缴费费率,详细方法由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会同市财务、卫生、安全出产监督办理部分拟定。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参与工伤稳妥而未参与的;少报员工人数,未给部分员工交纳工伤稳妥费的;未准时交纳工伤稳妥费的,应当补缴工伤稳妥费。未参与工伤稳妥的员工发作工伤或许员工在用人单位欠缴工伤稳妥费期间发作工伤的,由用人单位依照《法令》、《试行方法》和本细则规则的工伤稳妥待遇项目、规范向工伤员工付出费用,工伤稳妥基金不予补支。用人单位未准时交纳工伤稳妥费,欠缴前已由工伤稳妥基金付出工伤员工稳妥待遇的,欠缴期间的工伤稳妥待遇由用人单位付出;补缴后工伤稳妥基金予以补支。第八条 用人单位少报员工薪酬,未足额交纳工伤稳妥费,形成工伤员工应享用的工伤稳妥待遇下降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用人单位足额交纳工伤稳妥费后,从头核定工伤稳妥待遇。从头核定前工伤稳妥待遇的差额,工伤稳妥基金不予补支。第九条 员工发作事端损伤或被确诊、判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用人单位应向有管辖权的市或三县一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提出工伤确定请求。遇特殊情况,期限内不能提出工伤确定请求的,书面报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同意,请求时限能够恰当延伸,但延伸时刻不得超越150日。用人单位未在规则时限内提交工伤确定请求的,此期间发作的契合《法令》规则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担负。第十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则提出工伤确定请求的,工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端损伤发作之日或被确诊、判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市或三县一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提出工伤确定请求。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工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提出工伤确定请求时,应当填写工伤确定请求表,并附员工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提交员工受损伤或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劳作合同文本复印件或树立劳作联系的有用证明,以及医疗组织出具的员工受损伤时初诊确诊证明书或职业病确诊证明书(或职业病确诊判定书)。有下列景象之一的,还应当别离提交相应根据:(一)用人单位未参与工伤稳妥的,提交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工商行政办理部分出具的查询证明;(二)员工逝世的,提交逝世证明;(三)在作业时刻和作业场所内因作业原因遭到事端损伤的,作业时刻前后在作业场所内从事与作业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作业遭到事端损伤的,提交事端的相关根据资料;(四)在作业时刻和作业场所内,因实行作业职责遭到暴力等意外损伤的,提交公安机关的证明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有用证明。(五)因工外出期间,因为作业原因遭到损伤的,提交公安机关证明或其他证明;发作事端下落不明确定因工逝世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逝世的定论;(六)在上下班途中(或非上下班途中但契合本条第三项景象),遭到机动车事端损伤的,提交公安交通办理部分的职责确定书或其他有用证明;(七)在作业时刻和作业岗位,突发疾病逝世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逝世的,提交突发疾病时目睹证人的证明资料及医疗组织的抢救证明;(八)在抢险救灾等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遭到损伤的,依照法律法规规则,提交民政部分或其他相关部分的证明;(九)员工原在戎行执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获得革新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提交《革新伤残军人证》及医疗组织对旧伤复发的确诊证明。第十二条 市或三县一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收到工伤确定请求后,应当在15日内进行查看,契合条件的予以受理;请求资料不完整的,一次性书面奉告请求人需求补证的悉数资料。请求人在30日内补证悉数资料的,应当受理。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参与工伤稳妥或许未给工伤员工交纳工伤稳妥费的,工伤员工的工伤确定调查核实费用由用人单位付出。第十四条 工伤确定请求有下列景象之一的,不予受理:(一)自事端发作之日或被确诊、判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超越一年提出请求的;(二)受损伤人员是用人单位聘任的离退休人员或超越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的;(三)归于《法令》第六十三条、《试行方法》第二十六条规则景象的。对不予受理的工伤确定请求,市或三县一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应当自收到请求之日起15日内书面奉告请求人。第十五条 市或三县一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受理工伤确定请求后,根据审阅需求能够对事端损伤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员工、工会组织、医疗组织以及有关部分应当予以帮忙。员工或其直系亲属以为是工伤,用人单位持相反定见的,用人单位应当承当举证职责,并在接到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举证告诉后15日内提交根据。在规则时限内未提交根据的,劳作保证行政部分能够根据受损伤员工供给的根据依法作出工伤确定定论。第十六条 市或三县一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应当自受理工伤确定请求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确定决议,并在工伤确定决议作出之日起20个作业日内,将工伤确定决议送达确定请求人以及受损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和用人单位,一起抄送经办组织。三县一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作出工伤确定决议后,应及时报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存案。确定为工伤或许视同工伤的,除工亡员工外,应当核发《员工工伤证》,《员工工伤证》由工伤员工自己保管,用人单位不得拘留。第十七条 工伤员工罢工留薪期满或许罢工留薪期内治好的,用人单位、工伤员工或许其直系亲属应当向市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提出劳作能力判定请求,填写《劳作能力判定请求表》并提交工伤确定决议、《员工工伤证》、员工工伤医疗的确诊证明书、查看成果、治疗病历等资料。工伤员工以为工伤直接导致其他疾病的,还应当提交工伤医疗组织出具的相关证明。三县一市辖区内用人单位工伤员工的劳作能力判定,由用人单位、工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向地点县(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提出,县(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按前款规则的资料要求受理后报市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第十八条 市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作能力判定请求之日起60日内作出判定定论。判定触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情况复杂的,判定期限可恰当延伸,但延伸期限不得超越30日。判定过程中,专家组以为需求做进一步查看的,能够要求工伤员工到指定医疗组织进行医学查看。查看时刻不计算在劳作能力判定期限内。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工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对市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的劳作能力判定定论不服的,应当在收到定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请求再次判定,并书面阐明原因;省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的判定定论为终究定论。请求劳作能力再次判定或复查判定的判定定论与原判定定论共同的,判定费用由请求人承当。劳作能力复查判定适用劳作能力判定程序。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工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向经办组织提出工伤稳妥待遇请求,应当填写工伤稳妥待遇请求表并提交下列资料:(一)工伤确定定论;(二)劳作能力判定定论;(三)工伤员工因作业遭受事端损伤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缴费薪酬证明。请求因工逝世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应当供给前款第(一)、(三)项规则的资料及被供养人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被供养人经济状况证明。有下列景象之一的,还应当别离提交相应资料:(一)被供养人归于孤寡老人、孤儿的,提交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二)被供养人归于养父母、养子女的,提交公证书;(三)被供养人归于彻底损失劳作能力的,提交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的劳作能力判定定论。第二十一条 工伤员工因日常日子或工作需求装置、装备辅佐用具的,应当由工伤医疗组织提出主张,经市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承认,到根据《法令》第四十五条签定服务协议的工伤辅佐用具装备组织装置、装备。辅佐用具装置、装备结算的详细规则由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拟定。第二十二条 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复查确定,工伤员工伤残等级、日子自理妨碍等级发作变化的,自作出判定定论次月起,工伤员工伤残补贴、日子护理费相应调整。第二十三条 收取工伤稳妥待遇的人员损失享用条件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证业务所应当及时奉告经办组织。第二十四条 在不合法用工单位遭到事端损伤或患职业病,用人单位运用童工并致伤残,拒不付出一次性补偿的,伤残员工或逝世员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许逝世童工的直系亲属能够向劳作保证监察部分告发。经查验事实的,劳作保证监察部分依法处理。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在参与工伤稳妥社会统筹之前发作的员工工伤,其员工的工伤稳妥待遇由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则担负。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未作规则,但国家、本省已有规则的,从其规则。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由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担任解说。第二十八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
评论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