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可行性分析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11 06:34

一、问题的提出
? 安稳推动利率商场化是我国金融变革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商场、银行间债券商场,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商场等在内的货币商场利率以及国债商场、金融债券商场和企业债券商场等在内的我国的悉数债券商场的利率已根本完成了商场化。2004年10月28日,央行宣告实施“借款利率管住下限,铺开上限;存款利率管住上限,铺开下限”的方针,根本铺开了银行借款利率,使国内利率商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也便是现在在我国,除银行存款利率外的其他利率都已根本铺开,行政干涉为主的宏观调控方法已渐行渐远,央行有必要挑选一种商场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基准利率。但是,长期以来,银行存借款利率一直发挥着基准利率的人物,而银行存借款利率做基准利率,对货币商场资金供求毫无灵敏性可言。依据世界经历,应当挑选一种恰当的货币商场利率做基准利率。笔者以为现在同业拆借利率已逐步显示出其作为基准利率的主要特征,能够测验性地挑选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商场基准利率。但要使其充分发挥基准利率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深化和金融变革。
? 二、同业拆借利率的商场相关性剖析
? (一)买卖主体与买卖量的剖析
? 依据利率商场化世界经历,基准利率都是来源于买卖量比较大、金融组织特别是商业银行最为倚重的货币商场。我国同业拆借商场在1999年曾经的买卖主体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其他非银行金融组织的参加遭到很大约束。1999年变革后,拆借商场中的非银行金融组织逐步增多,特别是2002年4月实施准入备案制之后,证券公司和基金大幅度介入商场,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财政公司等金融组织的参加数量也敏捷添加。现在,同业拆借商场已经成为包括银行、非银行等各类金融组织的短期资金分配商场,根本满意了基准利率入市买卖组织多样化,掩盖面广的要求。从买卖量来看,1999年以来我国同业拆借商场得到了迅猛地开展。2003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商场累计成交2.4万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1.2万亿元,增加了99.2%,比2001年增加近2倍。但2004年成交量呈现大幅萎缩,这主要是受央行宏观调控的影响。整体来看,拆借商场开展态势杰出。
? (二)与其他商场利率的相关性剖析
? 利率商场化后,基准利率的改变将导致其它利率的改变,其水平的凹凸亦将决议其他利率水平的凹凸。因而,调查基准利率与其他利率的相关性含义严重。银行间同业拆借商场利率是整个金融商场利率的根底。1996年6月1日,央行铺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商场利率,完成由拆借两边依据商场资金供求情况自主确认拆借利率,同业拆借利率与其他利率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