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未成年人满足自首或立功的条件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24 11:21
在违法嫌疑人进行违法违法之后假如主动投案自首的话会减轻处分,假如还有建功体现那么处分就会更轻。违法处分关于未成年来说处分也是比较轻的,那么未成年是否满意自首的条件。北京律师经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期望对你有协助。
未成年人满意自首或建功的条件吗
未成年人能够自首或建功。
(一)一般自首
一般自首,是指违法今后主动投案,照实供述自己的罪过的行为。其建立条件是:
1.违法今后主动投案。
主动投案,一般是指违法现实或许违法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许虽被发觉但违法嫌疑人没有遭到讯问、未被采纳强制措施时,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许人民法院投案,然后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合法操控下,承受司法机关的查看与裁判的行为。依据自首准则的立法精力与有关司法解释,下列景象也应视为主动投案:(1)违法嫌疑人向所在单位、城乡基层安排或许其他有关担任人员投案的;(2)违法嫌疑人因病、伤或许为了减轻违法成果托付别人先代为投案的,或许先以信、电投案的;(3)罪过没有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安排查询或许司法机关盘查、教育后,主动告知自己的罪过的; (4)违法后逃跑,在通缉、追捕的过程中,主动投案的;(5)经查实违法嫌疑人确已预备投案,或许正在投案途中,被司法机关捕获的;(6)并非出于违法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朋奉劝、伴随投案的;(7)司法机关告诉违法嫌疑人的亲朋,或许亲朋主动报案后,将违法嫌疑人送去投案的。
违法人的投案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出于诚心悔悟,有的是为了争夺宽大处理,有的是因为亲朋劝说,有的是因为逃跑后日子所迫。主动投案意味着违法人自己主动投案,但任何投案都必定依据必定的原因,不要将引起违法人投案的原因看成是违法人被逼的成果,不要因为出于争夺宽大处理或日子所迫的动机而否定投案的主动性。可是,下列景象不能视为主动投案:(1)违法嫌疑人先投案告知罪过后,又逃跑的;(2)以不署名或化名将非法所得寄给司法机关或报刊、杂志社的。
2.照实供述自己的罪过。即违法嫌疑人主动投案后,照实告知自己所犯的悉数罪过。“照实”的本质是既不缩小也不扩展自己的罪过。
在确认“照实供述自己的罪过”时,应留意以下几点:(1)犯稀有罪的违法嫌疑人仅照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违法的,只对照实供述部分违法的行为,确以为自首。(2)在一起违法案件中,作为一般一起违法成员的违法人,假如要照实供述自己的罪过,就必须告知自己所知的同案犯的罪过,不然对“自己的罪过”的供述不可能“照实”;一起违法中的主犯,尤其是集团违法中的首要分子,假如要照实供述自己的罪过,就必须告知整个一起违法的悉数罪过,不然其对“自己的罪过”的供述也不可能“照实”。特别要留意的是,有的违法人出于保护其他共监犯意图,有预谋地投案包办一起违法的悉数职责的,不能视为照实供述自己的罪过。(3)违法嫌疑人主动投案照实供述自己的罪过后又翻供的,不能确以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定前又能照实供述的,应当确以为自首。(4)因为客观因素,不能悉数告知一切的违法现实,但照实供述自己的首要违法现实的,也应归于照实供述自己的罪过。但假如隐秘首要违法现实,或许以告知轻罪到达掩盖重罪的意图的,就不是照实供述自己的罪过。(5)违法人主动投案照实供述自己的罪过后,为自己进行辩解,提出上诉,或许更正、弥补某些现实的,应当答应,不能将这些行为视为没有照实供述自己的罪过。
(二)特别自首
特别自首,也称准自首,是指被采纳强制措施的违法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照实供述司法机关没有把握的自己其他罪过的行为。刑法第67条明文规定,对这种状况“以自首论”。依据司法解释,其间的“司法机关没有把握的自己其他罪过”,是指与司法机关把握的或许判定确认的罪过属不同种罪过。假如照实供述司法机关没有把握的罪过,与司法机关已把握或许判定确认的罪过属同种罪过的,能够酌情从轻处分;照实供述的同种罪过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分。此外,有的行为人在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期间,照实供述了司法机关没有把握的自己其他罪过。尽管其在供述时不归于被采纳强制措施的违法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但依据罪刑法定准则的精力,也能够视为特别自首。也有观念以为,对此可直接确以为一般自首。
未成年人是满意自首和建功体现的条件的,自首一般状况有两种,一种是违法之后立马自首没有被查看机关发现的,有的是被发现之后自首的,无论是前者仍是后者都会减轻遭到的相应处分,以上便是相关答复,假如有其他法律问题你能够咨询听讼网的律师。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