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精神病人监护权纠纷怎么解决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27 11:37
关于未成年人,是需求有监护人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其实关于精神病人,也是无民事行为才能人或许约束民事行为才能人,也是需求有监护人来监督和维护其产业的。那么,精神病人监护权胶葛怎样处理?下面,听讼网小编具体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则,对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许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乡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则,对担任无民事行为才能或许约束民事行为才能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许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乡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这儿指的近亲属包含:爱人、爸爸妈妈、子女、兄弟姐妹、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孙子女、外孙子女。对有关单位指定监护人不服,或许指定其他近亲属为监护人不服的,能够向人民法院申述。由人民法院按特别程序进行审理,确认监护人。
人民法院能够将《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二款和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则视为指定监护人的次序。前一次序监护人无监护才能或许对被监护人显着晦气的,人民法院可根据后一次序监护人监护才能的强弱、行为、道德状况,依照对被监护人有利的准则择优确认。这种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有关部门或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的做法,在民法上叫做指定监护。
【相关常识】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要应当由其爸爸妈妈担任,如爸爸妈妈逝世或许无监护才能的,按下列次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②成年的兄、姐;③未成年人爸爸妈妈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乡民委员或许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依照下列次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爱人;②爸爸妈妈;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许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乡民委员会。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乐意担任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赞同的,出能够担任监护人。
3、未成年人或许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规模的近亲属或近亲属损失监护才能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能够从乐意承当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关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作争议时,有关单位、安排能够进行调停并从他们中心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责任部分或悉数托付别人承当。受托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托付监护人。在此景象下,除有特别规则之外,被监护人致人危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当,但托付监护人对此确有差错的,应承当连带责任。
要是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地,无妨向咱们听讼网的律师进行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