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缓刑考验期内犯罪还可以再判缓刑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26 13:59
在缓刑检测期内再违法的违法分子,往往具有较大的片面恶性和较强的人身风险性,因而其社会损害性较之初犯、偶犯来说显着更大。那么假如缓刑检测期内违法还能够再判缓刑吗?听讼网小编用事例为您详细剖析!
【案情】
被告人沈某,男,25岁,2013年11月因犯开设赌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2013年12月底开端,被告人沈某在腾讯QQ上创立赌博群,以“PC蛋蛋”网站的开奖数据(0-27)为依据,使用QQ赌博群招集多人经过财付通转账的方法押巨细、单双或许数字进行投注赌博。经查,被告人沈某创立的QQ赌博群不合法获利20余万元,案发后被告人沈某照实供述自己的罪过,并活跃退赃。法院经审理以为,被告人沈某以盈利为意图,聚众赌博,其行为构成赌博罪;被告人沈某在缓刑检测期内犯新罪,依法应当吊销缓刑,数罪并罚。被告人沈某犯赌博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原犯开设赌场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吊销缓刑,兼并履行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不合】
被告人沈某在缓刑检测期内再犯新罪能否再次适用缓刑?
榜首种观念以为,被告人沈某案发后认罪态度较好,并活跃退赃,且赌博罪属轻刑违法,从罪刑相适应准则动身,能够再次适用缓刑。
第二种观念以为,被告人沈某在缓刑检测期限内又犯新罪,足以标明其社会损害性依然存在,且新罪与前罪均属涉赌型违法,片面成心显着,不能适用缓刑。
【剖析】
笔者附和第二种观念。
榜首,从缓刑的适用条件上来看,缓刑期内又违法的缓刑吊销后不应再适用缓刑。刑法第七十七条榜首款规则缓刑适用的条件之一,有必要是“没有再违法的风险;宣告缓刑对所寓居社区没有严峻不良影响”。缓刑罪犯在缓刑检测期限内又犯新罪,证明其不能饱尝缓刑期间的检测,现已从事实上证明了其再违法的风险,假如仍对其适用缓刑,则显着有“怂恿违法”之嫌,且其所寓居的社区大众亦会对司法公信力发作置疑。对又犯新罪的缓刑罪犯适用缓刑,直接违背了刑法第七十七条关于缓刑适用条件的规则。
第二,从吊销缓刑的法令规则来看,缓刑期内又违法的缓刑吊销后不应再适用缓刑。缓刑检测期内犯新罪的,数罪并罚后有必要是实践履行的惩罚。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则,被宣告缓刑的违法分子,在缓刑检测期限内,违背法令、行政法规或许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则,或许违背人民法院判定中的制止令,情节严峻的,应当吊销缓刑,履行原判惩罚。从该款规则来剖析,缓刑罪犯在缓刑检测期限内只需有违法行为,或许违背法院制止令的行为,且违法情节到达必定严峻程度者就有必要吊销缓刑,履行原判惩罚。举轻以明重,假如在缓刑检测期内又犯了新罪,吊销缓刑,数罪并罚,理所应当不能再适用缓刑。假如对到达违法程度的缓刑罪犯吊销原判缓刑后又判处缓刑,显着是罚不当罪,不符合罪过相适应准则。
第三,从缓刑准则的立法本意来看,缓刑期内又违法的缓刑吊销后再判处其缓刑的,会削弱缓刑准则的履行效能,下降其威慑力。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是以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为条件。对违法人宣告缓刑,既不是无罪判定,也不是革除惩罚,而是以惩罚的强制力为后台,以违法人在缓刑期内不致再损害社会为条件,坚持着履行惩罚的可能性。关于缓刑违法来说,宣告缓刑迫使缓刑犯严厉管制自己,检核自己的行为,避免重落法网,这正是惩罚的威慑力所造成的。因而,缓刑并非是脱离惩罚的强制性而独立存在,而是在坚持原判惩罚效能的影响下才干有效地施行。而缓刑期内又违法的缓刑吊销后再判处其缓刑的,必然削弱惩罚的威慑力量和戒备效果,放纵缓刑犯在必定极限内能够随心所欲。
第四,从本案的实践情况来看,被告人沈某原罪为开设赌场罪,新罪为赌博罪,均为涉赌型的成心违法,可见被告人沈某在认识到损害成果的发作时还放任其发作,标明的不只是消极地不保护法益,而是活跃地对法益持否定态度,期望损害社会的结果发作,具有了再违法的风险并施行了再违法,阐明其毫无悔改之意,片面恶性严峻,只要履行惩罚才干完成惩罚意图。假如在吊销缓刑后再判处其缓刑,既不利于遵循罪过相适应的基本准则并且不利于坚持原判定的稳定性。
司法实践中,有的法院在对缓刑检测期内又违法的被告人依照数罪并罚的准则进行判定时,有时考虑到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好以及退赃、补偿、交纳罚金等情节,依然适用了缓刑,可是详细还要依据实践案情由法官裁量。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