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27 10:17
声誉权是品格权的一种,自古以来,我国就以人为本,非常重视人的声誉。那么,侵略声誉权的行为有哪些呢?侵略声誉权会遭到哪些赏罚呢?今日,听讼网小编收拾了相关内容为您回答疑问,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侵略声誉权的行为方法有哪些
声誉侵权首要有下列几种方法:凌辱,诋毁,走漏别人隐私等。
凌辱:是指用言语(包含书面和口头)或举动,公开危害别人品格、损坏别人声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端下贱,龌龊的言语等方法谩骂、嘲讽别人、使别人的心灵遭受羞耻等。
诋毁:是指伪造并分布某些虚伪的现实,损坏别人声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无中生有地伪造别人风格欠好,并四处张扬、损坏别人声誉,使别人精力遭到很大苦楚。
凌辱、诋毁是常见的声誉侵权行为,民法通则101条明令禁止用凌辱、诋毁的方法危害别人声誉。对法人声誉的危害,首要表现在分布有损法人声誉的虚伪音讯,如虚拟某种现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怎么低质,以图用不合理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危害法人声誉权的侵权行为。
侵略声誉官僚承当的法律责任
人民法院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榜首百二十条和榜首百三十四条的规则,能够责令侵权人中止危害、恢复声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侵权确定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危害别人声誉的现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施行了凌辱、诋毁等行为。所谓凌辱是指以言语或行为公开危害别人品格,损坏别人声誉的行为。凌辱既能够以口头方法进行,也能够以行为方法进行。
2、行为人片面上有差错。
3、被危害的目标应当是特定的人。所谓特定的人是指某个详细的自然人或法人。
4、在结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声誉造成了较严峻的危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平的社会压力或心思担负,精力上遭到摧残,心思上遭受伤口。
声誉权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
1.权力人有权保护其声誉,要求别人对其进行公平客观的点评,使其在社会中取得应有的敬重。
2.权力人有权排挤别人对其声誉的危害,并要求加害人承当相应的民事责任。
以上便是听讼网小编为您收拾的关于侵略声誉权的相关内容。声誉权是人与生俱来的,关乎人庄严的一项权力。如果您的状况比较特别、杂乱,建议您能够咨询律师,咱们听讼网渠道为您供给免费的法律咨询,您能够咨询任何在线的律师。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