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受遗赠权与遗嘱继承权二者区别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2-10 10:38
一个人享有处置自己产业的权力,也享有承受或许回绝别人赠与的权力,这些都能够自己自由选择,只需出自实在意思即可。那么,受遗赠权与遗言承继权二者差异是什么呢?下面,听讼网小编具体介绍。
受遗赠权与遗言承继权二者差异
受遗赠权是根据被承继人逝世这一法令现实的呈现而当然获得。在被承继人逝世曾经,这种权力仅仅被承继人在遗言中所设定的权力,尚不具有法令的履行效能,受遗赠人无权提出获得遗赠产业的恳求,是一种等待中的权力。从被承继人逝世时起,受遗赠人承受死者遗产的权力,成为一种既得的权力。由于从被承继人逝世时起,受遗赠人能够获得受遗赠的产业。此种受遗赠权受法令保护,别人不得侵略,若被人侵略,受遗赠人能够提出恳求康复其被侵略了的受遗赠权。因而,受遗赠权在被承继人逝世曾经是一种遗赠等待权,而在被承继人身后才是一种遗赠既得权。
首要差异如下:
1.主体不同
这是承继权和受遗赠权的底子差异地点。在我国,遗言承继权的主体仅限于法定承继人,而受遗赠权的主体则是法定承继人以外的公民、国家、团体安排,简言之,法定承继人依照被承继人生前所立的遗言承继遗产的权力,便是遗言承继权;法定承继人以外的人(包含国家、团体安排)依照遗言获得死者遗产的权力,便是受遗赠权。
2.表明承受、抛弃的方式不同
我国承继法规则,承继人抛弃承继权的,应当在承继开端后,至遗产处理前,作出抛弃承继的表明,没有表明,视为承受承继,而受遗赠人承受或许抛弃受遗赠权的,应当在承继开端后两个月内作出,到期没有作出的,视为抛弃受遗赠。
3.在适用范围上不同
承继权包含两部分,一是法定承继权,二是遗言承继权。因而,它既适用于法定承继,又适用于遗言承继。而受遗赠权仅适用于遗言承继,不适用于法定承继。由于只要在遗言承继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受遗赠权的问题。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