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拆借市场发展的管理制度改革探讨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01 19:18摘要:本文剖析了同业拆借商场办理准则存在的问题,包含办理体系、运行机制、监管体系等,并对同业拆借商场办理准则的变革提高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同业拆借 办理准则 对策
一、同业拆借商场办理准则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办理体系。1、拆借商场的扩张与缩短缺少内涵调控机制。虽然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效果,但拆借商场仍然在调控机制上存在问题,表现在:经济高涨、资金供给富余时,银行拆借规划便盲目扩展;经济紧缩、资金较严重时各银行都只拆进,而很少有拆出,所以便构成资金有求无供的为难局势,拆借额大大下降。2、商场上行为不标准。首要,同业拆借资金用处不妥。许多金融机构却将拆入的资金用于补偿中长期借款缺口,乃至占为自用,用于炒房,生意股票或扩展借款规划。其次,拆借时限过长。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短期拆借无法处理资金的融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步构成了资金短拆长用的现象。再者,拆借利率有待调整。依据我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同业拆借利率不得高于人民银行对其它银行日拆性借款利率的30%。这样银行挑选筹资才会先从中央银行借入而不肯向商场拆借,然后形成对中央银行钱银供给的“倒逼机制”。此外,拆借商场上融资方法也太单一。
(二)运行机制。1、商场部分主体缺位和发育不全。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商场成员现已涵盖了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办理公司、农村信用社、财政公司等金融机构,但关于外资金融机构却未全面敞开。2、同业拆借商场缺少商场买卖中介组织。因为我国缺少健全的生意准则,所以导致了在一段时间里生意事务和自营事务稠浊,合法生意活动与不合法的经济活动并行,打乱了整个次序。所以政府在1998年吊销了融资中心。吊销融资中心后,因为缺少这类买卖中介组织,带来了商场信息的不疏通和资信问题这两个问题。
(三)监管体系。在商场规划敏捷扩展、商场成员不断添加的情况下,近年来同业拆借中心对买卖系统进行了屡次晋级,买卖和监控功率不断提高。人民银行凭借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对绝大多数同业拆借买卖进行实时监测,有效地防备了违规拆借行为,避免了违规事情发作。1、缺少一支训练有素的监管部队。当时人民银行分支行监管钱银商场的岗位,基本上都设在钱银信贷办理处,专门从事钱银商场作业的人手相对严重。与此同时,银监别离时绝大部分的监管人员被划分到银监会(局),形成专业性监管人员匮乏。2、监管责任不明。突出表现在关于同业拆借商场成员的金融机构,是属地监管,仍是由总行或是同业拆借中心监管,央行没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