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不同人员社保转移后养老金分别如何计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21 15:29

在我国,养老金也被称做退休金、退休费,是参与社保人员退休后的养老“保命钱”。其实,我国的根本社会保证状况比较复杂,别离有公务员、工作单位人员、乡镇员工、乡镇居民、农人等类别,不同类别交纳的社保保险费差异很大,休后享用的保证力度也不同,而在同一类别里,不同区域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养老金“双轨制”在我国长期存在,使得不同团体不能公平地享用社会展开所带来的福利。
不过,跟着社保变革的加快,不同团体间的差异将逐步缩小。现在,乡镇居民(“城居保”)和农人(“新农保”)的社保开端并轨,工作单位人员也从7月1日开端向乡镇员工的社保形式挨近。
那么,不同团体的社保养老金的核算方法是怎样的?特别是,交了那么多年的社保,很多人还不知道养老金的核算方法。下面,以北京为例,咱们无妨来算一算自己的“保命钱”有多少。
乡镇员工:一分“耕耘”一分“收成”
社保交纳方法:企业 个人养老金收取:根底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人员享用)代替率:50%左右
交纳
关于乡镇员工来说,参与社保无需自己操心,企业都会一致处理。可是,关于每个月薪酬条上扣除的社保金额,很多人却看不懂。
其实,社保缴费的多少由各地的缴费基数和缴费份额来决议。在我国的不同区域,员工社保的交纳和收取状况是不一样的,例如,根本养老保险中的单位交纳份额,上海为21%,北京为20%,深圳为13%,差异很大。
关于缴费基数的确认,因为员工薪酬水平距离很大,所以法律规则了以上一年社会均匀薪酬的60%-300%作为缴费基数,员工缴费薪酬高于地点地上年度社会均匀薪酬300%的,以地点地上年度社会均匀薪酬的300%为缴费基数;员工缴费薪酬低于地点地上年度社会均匀薪酬60%的,以地点地上年度社会均匀薪酬的60%为缴费基数。
以北京为例,现在北京的乡镇员工养老保险,依照上年度员工均匀薪酬核算,企业交纳20%,个人交纳8%,若个人薪酬收入低于社会均匀薪酬40%的,依照40%核定缴费基数;高于社会均匀薪酬40%的,按实践薪酬收入核定缴费基数,但最高不得高于社会均匀薪酬的300%。
2013年度北京市员工年均匀薪酬为69521元,月均匀薪酬为5793元。2014年度北京市对乡镇员工的根本养老保险缴费规范作出调整,以上一年员工月均匀薪酬作为缴费基数的,其缴费薪酬基数为5793元;以上一年员工月均匀薪酬的40%作为缴费基数的,其缴费薪酬基数为2317元(5793×40%);上一年员工月均匀薪酬收入超越本市上一年员工月均匀薪酬300%的,其缴费薪酬基数为17379(5793×300%)。其他各份额缴费基数以此类推。
以北京某单位员工小王为例,作为高收入的“金领”一族,其2013年月均匀薪酬收入到达3万多元,依照规则,在养老保险缴费方面,单位将依照北京市上一年员工月均匀薪酬的300%为其交纳2014年的养老保险,单位每月交纳20%,即3475.8元,进入统筹账户;个人每月交纳8%,即1390.32元,进入个人账户。
收取
现在,我国社会根本养老金(即个人退休时收取的金额)由根底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一起构成。
首要,咱们来看根底养老金,也叫社会性养老金。当参与根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乡镇员工到达国家规则的退休年纪,实践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到达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根底养老金。
根据新的计发方法,根底养老金是以员工退休时上年度地点区域在岗员工月均匀薪酬与自己指数化月均匀缴费薪酬之和的均匀值(即两个数之和的一半)作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1年(含视同缴费年限,核算到月)发给1%。
根底养老金=(地点地上年度在岗员工月均匀薪酬 自己指数化月均匀缴费薪酬)÷2×缴费年限×1%=地点地上年度在岗员工月均匀薪酬×(1 自己均匀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从上述公式能够看出,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条件下,收取根底养老金的凹凸取决于个人的均匀缴费指数。该指数则为个人实践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均匀薪酬之比的历年均匀值,最低为0.6,最高为3。因而,个人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退休后的根底养老金就越高。
假设,家住北京的张先生将在2014年退休,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依照北京市发布的2013年度员工月均匀薪酬来核算张先生退休时收取的根底养老金:
当个人均匀缴费指数为0.6时,根底养老金=5793×(1 0.6)÷2×15×1%=695.16
当个人均匀缴费指数为1.0时,根底养老金=5793×(1 1.0)÷2×15×1%=868.95
当个人均匀缴费指数为3.0时,根底养老金=5793×(1 3.0)÷2×15×1%=1737.9别的,当其他条件不变,假设张先生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在以上三种个人均匀缴费指数的状况下,根底养老金将别离到达1853.76元、2317.2元和4634.4元。
其次,咱们再来看看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贮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是根据文件规则,依照每名退休人员退休时的年纪而定,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咱们仍以上述张先生为例,当他在年纪为55岁时退休,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累计金额为25万元,其退休时能够每月从个人账户养老金中收取到1470.59元,个人账户里的养老金将分170个月(14年零2个月)悉数发放;当他退休时年纪为60岁,则能够每月从个人账户养老金中收取到1798.56元,悉数发放完的时刻为139个月(11年零7个月)。
跟着退休年纪的推后,养老金计发月数呈现递减。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内金额必定的状况下,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每月相应收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就越高。
其实,这能够了解成:早退休意味着少交几年养老保险,早领几年养老金,每个月少领一些;晚退休则意味着多交几年养老保险,晚领几年养老金,每个月多领一些。
归纳来看,当张先生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个人均匀缴费指数为1.0时,其60岁退休时收取的根本养老金为2667.51元(868.95 1798.56)。假设张先生逝世时未把个人账户里的养老金领完,剩下部分(不包含政府补助的部分)则可依法承继。
最终,咱们来看看过渡性养老金的状况。望文生义,这部分养老金便是为了处理“统账结合”准则安排之前参与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即“中人”)的养老问题。因为在“统账结合”准则安排前,这部分人员没有养老金个人账户,所以他们退休时不能简单用根底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来核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期间的养老金。
当然,这由此就产生了个人账户“空转”,以及怎么做实等问题。不过,这也是社保变革有必要阅历的阶段。过渡性养老金=个人指数化月均匀缴费薪酬×Rד中人”临界点之前的自己缴费年限其间:R为计发系数,其值在1%-1.4%之间,由各地测算后确认;个人指数化月均匀缴费薪酬=某“中人”退休时地点地上年员工均匀薪酬×个人均匀缴费指数;“自己缴费年限”则为“中人”地点地施行“统账结合”、树立个人账户之前的自己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代替率偏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要清楚自己的养老保险交纳和养老金收取的状况外,咱们还需求知道自己的养老金代替率,即退休后养老金的收取金额与退休前薪酬数额的比率。
以上述张先生为例,假设他退休前的月收入为5793元,退休后收取的养老金为2667.51元,那么他的养老金代替率便是46%。
根据《我国养老金展开陈述2012》的数据,我国乡镇员工养老保险代替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尔后一向下降,2011年为50.3%。而根据世界银行[微博]的主张,要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代替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安排主张养老金代替率最低规范为55%。
根据我国养老保险的准则规划,社会根本养老金的代替率需求到达58%。不过,据某专家测算,假设要到达准则规划的58%的代替率,则要求根底养老金完成代替率34%,个人账户养老金完成24%。就根底养老金而言,有必要按社会均匀薪酬100%的缴费基数继续缴费34年才干完成34%的代替率。
对个人账户而言,则需求满意三个条件:榜首,按100%薪酬基数缴费40年;第二,个人账户收益率等于薪酬添加率;第三,退休年纪为6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除以准则设定的最小除数,即139个月。
机关工作单位:“蛋糕”行将消失社保交纳方法:不交纳或许交纳很少一部分养老金来历:财务大部分乃至全额拨付退休金代替率:70%左右
在我国养老问题上,机关工作单位是比较特别的一类,也是我国社保准则变革的难点之一。现在,机关工作单位人员不需求交纳养老保险,或许交纳的份额很低,可是退休后拿到的退休金的代替率在70%左右,远远高于一般乡镇员工退休后养老金50%左右的代替率。
能够说,一向以来,这部分团体都在享用方针盈利的“蛋糕”。不过,跟着社保变革的推动,机关工作单位的变革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免费的“蛋糕”将逐步消失。
对公务员团体而言,社保变革无疑是一柄最为牵动神经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跟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关于“社保准则碎片化坏处”、“双轨制引发社会不公”等问题构成高度一致的变革一致,“社保并轨”也从以往的“引而不发”日益呈现出“不得不发”的态势。
其实,依照国务院的工作部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部已从2012年开端展开养老保险顶层规划,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别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陈述也明确指出:机关工作单位养老金并轨。
当时,工作单位的养老变革现已迈出了一大步。7月1日,《工作单位人事管理法令》正式施行,将在全国铺开,其间关于工作单位养老变革的规则让呼吁多年的“养老金并轨”总算落地了。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养老金并轨”怎样并?资金从哪来?这次的变革法令并没有触及。不过,这次工作单位养老变革触及了全国111万个工作单位、3153万工作编制人员,把这部分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问题交给社保,将对现有的社保准则提出很大的应战,而其间社保资金的来历问题将成为各方重视的焦点。
其实,早在几年前,广东、上海、浙江、山西、重庆等5省市就现已开端试点工作单位养老保险革,但都呈现了“推动难”的问题,只需广东推动得略微快一些。下面,咱们来看看深圳关于工作单位养老变革的状况。《深圳市工作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证试行方法》规则,新聘工作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证根本与聘任制公务员养老保证规范相同,包含三部分:根本养老保险、当地弥补养老保险及工作年金。其间,根本养老保险的规范为缴费薪酬的18%,单位缴10%,个人缴8%;购买当地弥补养老保险,缴费份额为缴费薪酬的1%,由单位交纳;查核合格的,由财务每月按月薪酬总额的8%(超越社会均匀薪酬3倍的按9%)交工作年金,待退休后收取。
依照上述缴费份额测算,新聘工作单位工作人员的月度养老金约为缴费薪酬的28%。
当时,尽管工作单位养老变革正在快速推动,可是其作用怎么、各方利益怎么平衡还有待变革的深化。不过,这为下一步公务员团体的养老变革供给了经历,至于未来将怎么变革,咱们将拭目而待。
城乡居民:广掩盖、低保证
社保交纳方法:个人
养老金收取:根底养老金(政府确认规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与乡镇员工相似)
特色:多缴多得、金额偏低
根据国家计算局发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展开计算公报》,到2013年年末,全国参与城乡居民根本养老保险的总人数为4.98亿,其间2399万为乡镇非从业居民。而这一次的城乡养老并轨,将惠及在城乡之间活动的农人工及其家族,以及乡镇非从业居民。
依照《定见》的要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仍实施个人缴费、团体补助、政府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方法。个人缴费规范将由本来新农保(每年缴费规范从100元到500元共5档)和城居保(从100元到1000元共10档)的别离设置一致归并和调整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和2000元共12个层次。其间,最终两个层次的缴费规范为新添加的。关于城乡居民来说,这一次变革赋予了他们更相等的挑选权。只需有志愿和才能,其就能够在12档规范里自主挑选,多缴多得。
一起,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还能够根据实践状况增设缴费层次,最高缴费层次规范原则上不超越当地灵敏工作人员参与员工根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部也将会同财务部根据城乡居民收入添加等状况当令调整缴费层次规范。
在团体补助方面,《定见》鼓舞有条件的社区将团体补助归入社区公益工作资金筹措规模,一起还鼓舞其他社会经济安排、公益慈悲安排、个人为参保人缴费供给赞助。
而在政府补助方面,《定见》规则,政府对契合收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付出根底养老金,其间,中心财务对中西部区域按中心确认的根底养老金规范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区域给予50%的补助。
而对挑选最低层次规范缴费的,当地政府的补助规范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挑选较高层次规范缴费的,恰当添加补助金额;对挑选500元及以上层次规范缴费的,补助规范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
关于养老金的收取额度,由根底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根底养老金的最低规范由中心确认,当地政府可根据实践状况进步规范。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规范为个人账户悉数贮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员工根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逝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依法承继。以一位年满60周岁、个人账户资金贮存额为10万元的老人为例,假设根底养老金为每月收取55元,那么养老金每月收取的金额为774.42元。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