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侵犯肖像权的阻却事由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17 10:37
作为公民,咱们享受着各种权益,其中就包含肖像权。肖像权是受法令保护的,别人一旦侵略,就会遭到法令的处分。可是也会有阻却事由。那么侵略肖像权的阻却事由有哪些呢?下面听讼网的小编就给我们介绍一下,期望对我们有所协助。
侵略肖像权的阻却事由
1、为社会公共利益而运用肖像的行为,如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而运用犯罪嫌疑人的肖像,司法人员为司法依据意图而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摄影;参与游行、示威和揭穿讲演的人,因其活动意图具有公共性,而不得对立别人对上述活动的摄影;
2、为公民自己利益而运用肖像的行为,如公民因亲人迷路对外发布寻人启事而运用肖像;
3、为社会新闻报道而运用肖像的行为,有特别新闻价值的人,不得对立记者的好心摄影,如为宏扬社会正气或揭穿社会丑恶现象而运用公民肖像,还有特别幸运者或特别不幸者、重大事件的当事人或许在场人等,均归于这种状况;
4、好心运用政治家及社会明星肖像的行为,政治家、影视和体育明星以及其他公共人士,在揭穿出面时,不得对立别人摄影。
怎么确定侵略肖像权的行为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则,“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自己赞同,不得以盈利为意图运用公民的肖像。”
由此可见,构成侵略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一般应具有两个要件:
一是未经自己赞同;
二是以盈利为意图。
常见的侵略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自己赞同、以盈利为意图运用别人肖像做商业广告、产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关于侵略肖像权行为,受害人可自力阻止,例如恳求交出所拍胶卷,除掉揭穿陈设肖像等,也能够依法恳求加害人中止危害、扫除阻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赔偿损失恳求权,不以产业危害为要件。一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定见第139条规则:以获利为意图,未经公民赞同运用其肖像作广告、商标、装修橱窗等,应当确定为侵略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除此之外,歹意毁损、玷污、美化公民的肖像,或运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归于危害肖像权的行为。
为公民自己利益而运用肖像的行为,或是为社会新闻报道而运用肖像的行为,有特别新闻价值的人,不得对立别人好心摄影,如为宏扬社会正气或揭穿社会丑恶现象而运用公民肖像。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咨询听讼网的免费法令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