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的11个法定节假日是那几个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01 18:58我国有法定的节假日,法定节假日是国家规则的放假日子,法字节假日加班应按规则支付三倍薪酬。那么国家规则的11个法定节假日是那几个,关于法定节假日的法律规则有哪些呢?下面,为听讼网小编整理了关于法定节假日的法律知识,供我们学习参阅。
一、国家规则的11个法定节假日
整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新年,放假3天(阴历岁除、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阴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阴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15-34岁的人为青年)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二、节假日薪酬
加班薪酬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对加班人员是一种尊重
法定节假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自己日或小时薪酬的300%支付加班薪酬,日薪酬按均匀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薪酬在日薪酬基础上除以8小时。
例:新年长假日间每日的加班薪酬核算办法为:节假日加班薪酬=加班薪酬的核算基数÷21.75×300% ;休息日加班薪酬=加班薪酬的核算基数÷21.75×200% 。
加班薪酬适用范围
经附和施行概括核算工时作业准则的劳动者,在概括核算工时周期内实践作业时刻逾越法定规范作业时刻的部分,应当视为加班,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劳动者自己小时薪酬规范的150%支付加班薪酬。假设用人单位是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作业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自己日或小时薪酬的300%另行支付加班薪酬。此外,施行不守时工时制的人员,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其作业的,也要按照不低于自己日或小时薪酬的300%另行支付加班薪酬。
三、带薪休假
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作业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日间享受与正常作业期间相同的薪酬收入。
2) 职工累计作业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日。
4)单位确因作业需求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自己附和,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薪酬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薪酬报酬。
5)工会安排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力。
归纳上面的介绍,我国整体公民法定节假日有七个,部分公民法定节假日有四个。信任我们看了上面介绍后,关于法定节假日的法律知识有了必定的了解,假如你还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听讼网律师,他们会为你进行专业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