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行政处罚正确应对之律师指导意见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16 06:43
行政处分正确应对之律师辅导定见
工商企业在运营中,不时面临相应行政机关对其是否遵法的监管,该监管也是国家保护商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手法。作为商场中详细的运营个别,对其运营法令标准、监管组织监管事项的偏好认知,是企业合法躲避监管处分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可以正确处理详细行政处分的重要根底。
本律师根据亲自经历,以工商局行政处分为例,谈谈行政处分的应对计划。先来了解下述内容:
工商局行政处分的首要事项;
工商局行政处分的一般做法
工商局行政处分的最佳对策(事例);
一、工商局行政处分的首要事项
纵观工商局的行政处分事项,法令人员在法令中的首要法令处分事项有下面
几个:1.企业过期未年检;2.企业搬迁后未办理公司居处改变;3.食物流通领域(超市、农贸商场)食物安全法的施行;4.企业年检中“货币资金”的真实性;5.企业媒体广告、企业宣扬品(印刷品广告、网站)的虚伪宣扬问题,最近对企业网站宣扬不实的查办比较频频。
处分成果往往伴随着罚款。
二、工商局行政处分的一般做法
工商局行政法令由各工商所的查看人员详细履行。
法令人员查得涉嫌违法的现实后,一般会联络企业,要求企业对违法现实进行阐明,并承认对行政处分的情绪。如企业承认违法现实,承受行政处分,会向企业出具《行政处分奉告书》,三天后,向企业出具《行政处分决议书》和《北京市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也或许直接向企业出具《行政处分决议书》和《北京市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企业交纳罚款后,法令人员将行政处分案子收拾归档,整个行政处分案子完毕。
三、工商局行政处分的最佳对策(事例)及对待行政法令人员的正确情绪
杰出的应对行政处分业务要有檀卷的概念和书面的概念。
檀卷,是指工商所详细行政法令人员要将整个行政处分的进程立卷存档,作为过后工商局内部法令查看的悉数根据。书面,是指在对行政机关的陈说、申辩要以书面的方法进行。被处分人的书面定见是工商局办案檀卷一切资料的一部分。
被处分人的书面定见,详细法令人员会比较注重。注重的原因是,如发作工商局内部法令查看,他要对被处分人的书面定见采用与否予以合法、合理的解说;如发作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该书面定见也是复议案子承办人要点注重的资料之一。工商局内部法令查看和复议案子承办人注重的东西,也是行政法令处分人员注重的东西。所以,提出书面的定见,往往会发作很好的作用。假如被处分人只需口头定见,最少在工商局的内部法令查看中,是不会存在任何问题的。
需求阐明的是,被处分人起争议提起复议/诉讼后,详细处理的部分不是法令人员地点的查看科室,而是分局的法制科/法制办。应当说,该部分人员对法令的了解和运用要比详细的工商所法令人员要高得多,法制科详细担任应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人,会对行政处分详细法令人员的复议事项进行问询,问询内容包含现实根据及法令根据,及对被处分人书面定见的现实核实。详细行政处分法令人员是不肯这样的工作发作的。
对待行政处分的最佳应对时刻是在行政法令人员的开始问询阶段。
也便是向被处分人出具《行政处分奉告书》/《行政处分听证奉告书》之前阶段,更清晰的说,便是对你这件事正式立案之前的阶段。这个阶段,法令人员会有非常大的自在裁量空间,想查下去,就查下去;假如以为该案子简单引起争议,往往做不立案处理。
在该阶段,本律师以为:第一次去面见工商所详细法令人员时,详细了解工商所执人员奉告的要处分的现实和处分违法的详细法令条款就行了。回来后,公司内部核实现实状况,并寻求法令应对。
自己以亲自处理的事例来阐明该怎么处理这种工作。
自己是大昌三昶(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北方区常年法令顾问,担任北京、天津、东北三省、青岛及河北省的法令业务。该公司是大型进出口食物署理商,在大型超市的进出口食物场所,常常能看到他们的产品。一次,一工商所法令查看中,以为我法令顾问署理的一欧洲品牌定型包装食物的英文包装中有注册商标符号“圈R”,但实际上该商标并没有在我国获得注册商标证,确定以非注册商标假充注册商标,要罚款。第一次是法令顾问单位业务人员去谈的话,法令人员把在商场上抄获的详细产品展现给该业务人员,并向其明示了法令规则,奉告,是违法行为,有必要承受罚款。第2次去工商所的时分是业务部分担任人和本律师一同去的,奉告工商所法令人员,该注册商标标识是印刷在原包装上,而原包装在生产国和原包装开始运用国是有注册商标证的,在包装上印刷是合法的。该产品在欧洲完结包装后,或许运到美国出售,也或许运到我国出售,不能因运送的国别不同,而要求国内进口商替换原包装,且该产品的中文标签并没有注册商标标识圈R的标示,如需求,我方出具一份律师定见书作为本处分案子的被处分人的书面定见。最终,该事情没有再发展下去,我也没有出具书面的定见。
还有一次,一工商所法令人员以为该法令顾问的几个产品的中文标签不契合《食物安全法》的中文标签规则,要罚款。法令人员先告诉超市,超市告诉供货商(我法令顾问单位),第一次去的时分,也是业务人员去的,回来后奉告工商局抄获的货品,及要罚款的要求。第2次是我自己和业务去的,我自己先写了一份《法务函》,留给法令人员一份。《法务函》大致说一切进口食物在出海关前都现已过查验检疫局查验过,查验检疫局出具的《卫检证书》中已明示“标签查验合格”,对该国家机关查验检疫局的经过审阅,咱们以为就契合国家规则,由于两个国家机关不能履行两个国家标准,并留了上海方面查验检疫局的查验科的电话。过后,该事情也没有处分。
终上所述,本律师以为,作为企业(包含企业延聘的律师)在面临法令人员行政处分时,不太合适与法令人员互不相让的论争,只需坚持仔细的陈说现实状况、法令根据及处分定见,书面奉告工商局即可。关于处分后是否会提起行政复议,标明坚持的情绪。法令人员在简单引起争议的案子中,往往不予立案处理此事。
假如法令人员现已给你下了《行政处分决议书》,律师应该就事论事、就法论法处理,恳求精确适用法令的情绪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本律师以亲自处理的事例来阐明处理的行政复议事项。
本律师是北京味多美食物有限责任公司的常年法令顾问,其间一个案子,工商法令人员引证的法令根据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确定虚伪宣扬,因有过行政处分记载,本次罚款30000元。本律师署理提起行政复议的理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所述内容仅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现方法的一种,但是否构成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法令机关还需求证明该行为是否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概念所要求的要素。该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则: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运营者违背本法规则,损害其他运营者的合法权益,打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即不光有行为,还要看是否损害了其他运营者的合法权益,是否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我方认可了违法行为,但不认可损害了其他运营者的合法权益,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以为违法行为细微,没有社会损害性,并及时改正。该复议提起后,大约两个星期的时刻,工商分局吊销了《行政处分决议书》,出具给我方一份《吊销行政处分决议书》,内容大致是区工商局在行政法令内部查看中,发现该行政处分法令适用过错,故吊销该行政处分。另一同复议案子也是已工商局出具《吊销行政处分决议书》完毕,理由仍然是在工商局在自己的行政法令内部查看中,发现该《处分决议书》适用法令过错,决议吊销。
四、长于使用《行政处分法》
工商局在详细处分案子中,所出具的《行政处分决议书》都会列明详细的处分法令根据,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公司法》等等。在行政处分业务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6年10月1日出台了一部《行政处分法》,该法令是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分工作中有必要恪守的底子法令。任何行政处分,均受该法令的束缚。但在详细行政动身时,行政机关对此确甚少适用,而这个确是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适用很重要的法令根据。该法第四条规则,“行政处分遵从公正、公正的准则。  设定施行行政处分有必要以现实为根据,与违法行为的现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损害程度适当”;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则“违法行为细微并及时纠正,没有形成损害成果的,不予行政处分。”
第四条首要处理相同的违法现实,处分成果应当相同或附近。同一损害行为的性质是细微仍是严峻,处分应当于损害性质及损害成果相适用。第二十七条的意义,是指有违法行为,并不一定发作行政处分的法令成果。如违法行为细微并及时纠正,没有社会损害性的,法令规则为不予行政处分。
该两法令条文,是被处分人应对行政处分的有力兵器,应倍加注重。
正常的运营公司,不会刻意追求以违法的手法获取经济利益。绝大部分公司受行政处分,都是由于对其施行的违法行为自身的法令性质或法令成果认知不行,或底子没有考虑到违法成果形成的。如事前有充沛的法令成果的认知,绝大部分的违法行为都不会发作。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