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彩电反倾销经典案例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28 23:53

在我国企业遭受的反推销查询中,美国对华彩电反推销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事例。该案还有一个特色,便是案子终裁之后,传出了一家我国企业与对手暗地买卖的音讯,然后引发一场抓“内鬼”闹剧。
彩电案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反推销事例,我国企业从中学习、反思的经验教训许多。可是,这个案子究竟有没有“内鬼”。假如有,是谁。假如没有,是谁造的谣,他究竟想干什么。这个问题假如不剖析清楚,咱们就无法对本案子进行正常的概括总结。
2004年5月14日,该案终裁,我国产品危害建立,涉案企业被征收最高78.45%的反推销税。其间,厦华被征收的反推销税只要5.22%,成为最大的赢家。
在案子终裁之后,一家网站发布了惊人的音讯。该音讯宣称我国单个企业与该案申述方美国五河公司有暗地买卖,然后加快了我国企业的败诉脚步。该音讯暗示,这个“内鬼”便是厦华。
这显然是个爆炸性的新闻,可是,由于音讯来源没有供给依据,这个新闻反而招来了媒体的严厉批评,由于我国彩电业根深柢固的不团结和相互攻讦让人讨厌。
直到9月11日,依据总算呈现。国内一家媒体报道,在五河公司申述两个月后,2003年7月24日,厦华与五河公司达成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为:五河公司将从厦华取得彩电订单;假如五河公司赢了,合同收效,不然合同不收效。
据此,该音讯来源剖析说,“依照美方的逻辑,假如取得订单,就标明没有遭到危害;假如没有拿到订单,就标明遭到了危害。美国人正是用这种互为因果的逻辑,确定有危害存在。”
关于媒体曝光的这份协议,厦华方面没有作出任何反响,看起来或许是存在的。可是,假如据此就判别出:是厦华与五河公司的协议,导致了彩电案的失利,从逻辑上讲,是彻底不通的。原因有三。
榜首,该案查询的是2002年7月至12月期间,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彩电是否推销。厦华与五河公司的协议,是反推销查询之后,在时刻上与案子没有关系。
第二,美国的法制建设非常健全。两大查询组织的官员和控辩两边延聘的律师,不但在一个信息非常通明的环境下作业,并且相互控制。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份与查询期毫无相关的协议,绝对不或许对案子的判决产生影响。
第三,厦华在终裁中取得的最低税率,是五河公司不愿意看到的。由于依据协议,我国企业败诉了,厦华就要向五河下订单。也便是说,厦华被裁决的推销税率越高,就越有求于五河公司,给五河公司的订单就越多。但成果不是这样,厦华的税率最低,乃至低到能够持续在我国制作。这样一来,厦华即便实行协议,向五河下订单,数量也会很少。这当然是五河不乐见的。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