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缺陷引发上市公司理财黑洞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17 14:15
○不充分的信息发表助长了违规行为○对托付理财行为缺少有用监控,决议计划程序极不完善○大多数托付理财协议存在较大法令危险○受托方的诚信认识缺失使托付理财危险难以操控针对上市公司托付理财地雷会集引爆、黑洞频现的现状,本报就此展开了资本商场专题调研。调研显现,虽然近几年上市公司托付理财金额的绝对值有所下降,但可以从中"全身而退"的公司越来越少,一些公司乃至呈现了巨额亏本,颗粒无收。而这种现象的呈现首要是由于托付理财存在四大"缺点"。记者经过调研发现,上市公司托付理财危险首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榜首,不充分的信息发表助长了托付理财违规行为。现在托付理财"触礁"的上市公司,大多数在信息发表上存有"猫腻",由此扩大了理财危险。第二,对托付理财行为缺少有用的监控,托付理财决议计划程序极不完善。由于不少上市公司管理结构不完善,缺少有用的出资决议计划程序,导致一些公司托付理财行为决议计划草率,上亿元的托付理财经董事长或证券出资部司理大笔一挥就轻松流出上市公司。第三,大多数托付理财协议存在较大的法令危险。许多上市公司与受托公司签定托付理财协议时,加上了"保底"、"保本"等相关条款,认为这样就无忧无虑,殊不知这些"保底"、"保本"条款并不受法令保护。第四,受托方的诚信认识缺失也使得托付理财危险难控。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部门一项上市公司托付理财专题研究报告显现,跟着行情的改变,再加上一些上市公司也认识到托付理财的危险,托付理财的资金规划从2003年开端就现已逐渐削减。但是,托付金额绝对值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托付理财状况的好转。本年上半年在深市触及托付理财的32家上市公司中,只要8家公司有收益,合计1069万元;有5家公司由于托付理财计提12431万元的减值预备;其他公司均无收益。整体来看,这18亿元的托付理财不光颗粒无收,还亏本11362万元,均匀收益率为-1.6%,上市公司托付理财危险正逐渐扩大。针对这些现象,法令专家纷繁主张,应从准则建造和完善层面着手,赶快树立追责机制,以加强托付理财危险的操控和防备,保证商场的健康发展。(记者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