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和稽查是怎样的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21 09:31

  咱们很多人关于标题中说到的问题,其实都不是很清楚,了解的也不是很透彻,但这都是和咱们的日子休戚相关的,有了解的必要,今日听讼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常识,一同往下面看看吧。
一、根本状况:
某房地产公司成立于2007年2月,股东由某投资有限公司、某集团公司构成,随后购得327亩土地的使用权,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开发的楼盘有A、B、C、D等4栋高层高楼。
二、发现问题:
依据稽察计划组织,某地税稽察局于2010年3月对该房地产公司进行稽察,按照常规,稽察人员先是查看该公司的“预收账款”账户,从账面看2007年至2009年该公司预售商品房收取的预收款有1亿元,根本都按照房地产企业交纳营业税的期限交纳了营业税等税金,仅有少量预售售房款以及将“他项权力登记费”、“典当手续费”等代收金钱列入到“其他应付款”科目而少缴了20余万元的营业税及附加,再就是少缴了土地使用税和部分印花税,看上去再没有其他问题了。
现场查看结束后,稽察人员在科室的案情评论会上汇报了上述问题,在汇签到印花税部分时,说到该房地产公司“其他应付款”科目中反映从某机电设备出售公司告贷4320万元,没有按告贷合同税目交纳印花税,据该公司财务人员解说是因公司开发资金不足,就找老板朋友开的某机电设备出售公司分几回借了这4320万元。
从某机电设备出售公司告贷4320万元?科室担任人听到这儿心中登时升起一团疑云,果真如此吗?莫非真的就仅仅印花税的问题?在其时的经济形势下,一个机电设备出售公司竟然能有几千万的资金外借给房地产公司?其间是否有猫腻?所以要求稽察人员次日再去该房地产公司,将这几笔告贷的来龙去脉查清楚。次日,稽察人员再次来到该公司复查,该公司财务人员仍坚持上述说法,并表明他们其时认为这不是从银行贷的款就没有交纳印花税,已然稽察局确定要按告贷合同的税目缴印花税,公司乐意立刻补缴。
三、查办通过:
为了完全查清问题的本相,稽察局决议就此事打开外部查询,按照《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七条、五十九条的规则,向某机电设备出售公司发出了《税务查看通知书(二)》,对该机电设备出售公司与某房地产公司的资金来往状况等进行查看。通过查看发现,该公司确实分几回将累计4320万元“资金借”给了某房地产公司,但奇怪的是,该机电设备出售公司几年来竟然没有一分钱的出售收入,那么其借出去的几千万元资金又是怎样来的呢?再对“其他应付款”科目进行查看,发现其资金是来自于几十个自然人。随后在对公司的注册状况进行查看时又发现,这家机电设备出售公司的大股东与某房地产公司的大股东都是某矿业集团公司。
通过几番曲折总算查明:这家机电设备出售公司与某房地产公司都是某集团公司的部属控股公司,在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楼盘中有一部分是定向出售给某集团公司的员工,其购房款先由机电设备出售公司出面向员工收取并开具收款收据,07-09年共收取售房款4300多万元,再由该机电设备出售公司以来往告贷的名义汇给某房地产公司。某房地产公司在收到上述4320万元售房款后也列在来往款中,而没有作为预收售房款申报交税,少缴营业税等税款240余万元。
四、处理结果:
稽察局依据查验的状况通过研讨和团体审理确定,该房地产公司采纳将收取的售房款挂列来往款、进行虚伪交税申报的手法,少缴税款,已构成偷税,决议责令其期限补缴少缴的营业税等税款并加收滞纳金,一起按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之规则,对其偷税行为处以少缴税款一倍的罚款。
五、经历教训:
在接到稽察局的处理、处分决议书后,该房地产公司如期交纳了税款、滞纳金和罚款,随后,担任人道出了工作的原委:最初他们曾就此事咨询了某税务师业务所的人,为了少付咨询署理费就没有与业务所签定正式署理合同,在支付了几千元劳务费后,业务所以私家帮助的方式帮公司就向集团内部员工出售房子的交税事项进行了谋划,公司依据这个谋划计划进行了如上操作,本认为占了大便宜,没想到因而违背了税法规则,不但要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还被处以了罚款,真实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山寨版的税务谋划形成公司“被偷税”了。
稽察人员听闻后严厉的指出,关于税务署理人违背税收法律、法规,形成交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按照《税务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九十八条的规则清查署理人的职责,但本案中因为该房地产公司没有与业务所签定正式的署理合同,税务机关没有确凿证据来清查署理人的职责,“山寨谋划”引发的违法结果只能由该房地产公司自行承当。
一起,稽察人员也对此案的查办经历进行了简略的总结,来往款科目有可能是藏匿着巨额税款的金库,在税务稽察过程中发现可疑的来往金钱一定要清查究竟,不能放任交税人的解说就完事,更不能有怕麻烦的思维,只要追根溯源,事实本相才干大。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