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的顺序怎样?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03 00:55
法定承继,遗产依照下列次序承继:
榜首次序:爱人、爸爸妈妈、子女。
第二次序:兄弟姐妹、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
承继开端后,由榜首次序承继人承继,第二次序承继人不承继。没有榜首次序承继人承继的,由第二次序承继人承继。
承继法所说的子女,包含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联系的继子女。爸爸妈妈,包含生爸爸妈妈、养爸爸妈妈和有抚养联系的继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包含同爸爸妈妈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许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联系的继兄弟姐妹。
弥补内容:
一、法定承继的历史渊源
关于法定承继准则在古代罗马法中已有明文规则。因为其时的特定条件,承继人规模除婚姻、血缘联系外,法定承继人还包含解放自由人的旧主人及其子女、降服人的主人。罗马法还清晰规则各种法定承继人的不同承继次序。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一些国家曾长时间实施嫡长子承继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法定承继人的规模及其次序,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则,成为各国承继法的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承继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定承继准则的法令,于1985年4月10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审阅经过经过,1985年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承继法》于1985年10月1日起实施。
二、法定承继的法令特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承继法》规则,法定承继是首要的承继方法。法定承继有以下特征:
榜首,法定承继是遗言承继的弥补。法定承继虽是常见的首要的承继方法,但承继开端后,应先适用遗言承继,只要在不适用遗言承继时才适用法定承继。因而,从效能上说,遗言承继的效能优先于法定承继,法定承继是对遗言承继的弥补。
第二,法定承继是对遗言承继的约束。各国法令虽都供认遗言承继的优先效能,但也无不对遗言承继予以必定的约束。例如,许多国家的法令都规则了法定承继人的特留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承继法》中规则,遗言应当对缺少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承继人保存必要的遗产比例。因而,虽然遗言承继约束了法定承继的适用规模,但一起法定承继也是对遗言承继的必定约束。
第三,法定承继中的承继人是法令根据承继人于被承继人世的亲属联系规则的,而不是由被承继人指定的。从这点上说,法定承继具有以身份联系为根底的特色。
第四,法定承继中法令关于承继人、承继的次序以及遗产的分配准则的规则是强行性的,任何人不得改动。
第五,法定承继具有法定性,法定承继与遗言承继、遗言并存。
榜首次序:爱人、爸爸妈妈、子女。
第二次序:兄弟姐妹、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
承继开端后,由榜首次序承继人承继,第二次序承继人不承继。没有榜首次序承继人承继的,由第二次序承继人承继。
承继法所说的子女,包含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联系的继子女。爸爸妈妈,包含生爸爸妈妈、养爸爸妈妈和有抚养联系的继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包含同爸爸妈妈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许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联系的继兄弟姐妹。
弥补内容:
一、法定承继的历史渊源
关于法定承继准则在古代罗马法中已有明文规则。因为其时的特定条件,承继人规模除婚姻、血缘联系外,法定承继人还包含解放自由人的旧主人及其子女、降服人的主人。罗马法还清晰规则各种法定承继人的不同承继次序。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一些国家曾长时间实施嫡长子承继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法定承继人的规模及其次序,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则,成为各国承继法的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承继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定承继准则的法令,于1985年4月10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审阅经过经过,1985年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承继法》于1985年10月1日起实施。
二、法定承继的法令特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承继法》规则,法定承继是首要的承继方法。法定承继有以下特征:
榜首,法定承继是遗言承继的弥补。法定承继虽是常见的首要的承继方法,但承继开端后,应先适用遗言承继,只要在不适用遗言承继时才适用法定承继。因而,从效能上说,遗言承继的效能优先于法定承继,法定承继是对遗言承继的弥补。
第二,法定承继是对遗言承继的约束。各国法令虽都供认遗言承继的优先效能,但也无不对遗言承继予以必定的约束。例如,许多国家的法令都规则了法定承继人的特留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承继法》中规则,遗言应当对缺少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承继人保存必要的遗产比例。因而,虽然遗言承继约束了法定承继的适用规模,但一起法定承继也是对遗言承继的必定约束。
第三,法定承继中的承继人是法令根据承继人于被承继人世的亲属联系规则的,而不是由被承继人指定的。从这点上说,法定承继具有以身份联系为根底的特色。
第四,法定承继中法令关于承继人、承继的次序以及遗产的分配准则的规则是强行性的,任何人不得改动。
第五,法定承继具有法定性,法定承继与遗言承继、遗言并存。